原创 明十三陵里规模最大帝陵,考古队挖掘三天后主动撤离,原因很意外
创始人
2025-08-30 01:03:04
0

在明朝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其皇家陵园共有四处,分别是:埋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埋葬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埋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埋葬朱棣等13位皇帝的北京十三陵。在这四座陵园中,以北京十三陵规模最大,具体来说十三陵的组成是:分别是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其中,有三座陵墓规制比较大,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二是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众所周知,1956年5月考古人员对定陵进行了发掘,当然这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个惨痛的教训。然而可能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发掘皇陵的报道里写的皇陵,并不是定陵而是朱棣的长陵,为何最终长陵没有被发掘呢?

长陵是朱棣与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徐皇后在南京病逝后,朱棣命礼部尚书等人在北京风水宝地建陵,最后选定了昌平县的黄土山,并且依朱元璋南京孝陵规制建陵。永乐七年五月动工,整个长陵耗时七年时间最终得以完工。永乐二十二年(1422年),朱棣病逝于从内蒙古北征回师途中,当年十二月葬于长陵,地宫遂永久封死。

由于长陵是十三陵的守陵,其陪葬品极为丰富,而且又没有被盗掘的记录,所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于1955年10月13日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一信,提出发掘长陵。吴晗在信中这样写道,“郭老,发掘长陵事,和各方面谈,都表示赞成。拟一报国务院稿。可否用请斟酌改正。请你领衔,范文澜、沈雁冰、邓拓、张苏都会签名赞成的。”

吴晗的提议很快得到郭沫若等人的赞成,于是长陵的发掘势在必行。不仅如此,当时“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的夏鼐负责发掘的具体技术指导。为了做好长陵发掘的准备工作,夏鼐让自己的学生,即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的赵其昌作前期调研。

自己老师布置了任务,赵其昌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很快带领探宫工赵同海等人去长陵探测。当时恰逢北京大雪,一连三天大家都没能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而且还有人因在外工作时间长生病了,最后大家向夏鼐等人汇报了情况,并提出可以先试发掘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的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

可是就在大家准备发掘献陵时,吴晗和夏鼐又改了主意。认为发掘献陵的意义不大,即使开启了献陵,也不可能给长陵的发掘带来多少有价值的参考。在多方面考虑之后,大家最终把目光选择在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古代,人口增长是很困难的,从汉代到明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十分缓慢的。 然而,在清朝前中期不过百余...
夏朝第一世皇帝竟然是他?传位竟... 治水奠基——从罪臣之子到天下共主 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黄河水泛滥得厉害,到处都是水患。尧帝先是派了鲧...
宋朝之前没有棉花,古代穷人冬天... 每当到了冬天,从南到北居住的人们都在想尽办法抵御着各种各样的寒冷,北方冬天常年冰雪,在东北地区最低气...
原创 八... 引言: 我们一直以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自豪,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里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没有消亡中断。 ...
原创 历...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混乱时期,各国君主都是黄袍加身而成,弑君篡位、拥兵逼宫等事变早已是家常便饭,一朝天...
原创 路... “朕即国家”,每一个对法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一定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它出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口,是法国...
原创 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自古以来忠君报国者都是名垂青史的,而历史中能够数得上的忠...
原创 蓝... 蓝玉真的被“剥皮实草”了吗? 长久以来有这么个说法,说蓝玉案发生后,蓝玉被老朱剥皮了,皮还送到了成都...
原创 晚... 【城墙下的骆驼商队】北京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空中看整体呈现“凸”字型布局,周长24公里,墙基宽2...
原创 克... 作为前苏联国家安全机关的名称,克格勃在过去几十年间,似乎比克里姆林宫、红军的 AK-47 冲锋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