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蒙冤千年,历史上的他被严重低估,外国史学家称其为“黄祸”
创始人
2024-12-06 21:01:45
0

原标题:李治蒙冤千年,历史上的他被严重低估,外国史学家称其为“黄祸”

煌煌大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绕不开的一个王朝,二百余年,出了不少后世名垂青史的帝王,个个在后世耳熟能详,如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等,都引领了一代风骚。

不过,其中有个承前启后、继承“贞观之治”遗产的关键性帝王,在历史上却评价不高,名声远远不及他的父辈和孙辈,他就是唐高宗李治。

或许是受后世的各种演义和影视剧的影响,李治给人们的影响大多是懦弱无能、平庸普通、怕老婆。

可实际李治却是被世人严重低估的一位杰出人主,他的历史地位也相当高,乃至于被国外的史书大大的夸赞,那真实的李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捡漏捡来的皇位?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嫡三子,贞观2年(公元628年)出生于长安东宫丽正殿,贞观5年被封为晋王。

本来他是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因为他前面还有2个哥哥,李承乾和李泰,且都比他大。

其中李承乾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太子,从小被父亲李世民安排大儒悉心教导,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但是到了贞观十六年,一切发生了改变。

太子因为不满二弟李泰,阴谋暗杀他,计划失败后,索性召集自己的党羽趁机发难,企图效仿自己的父亲,逼宫皇城直接上位,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唐太宗爱子深切,不忍诛杀自己的儿子,只能将他废黜幽居,为了避免二儿子李泰上位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争斗,他于是改立小儿子李治为太子。

所以世人认为李治这个皇位完全是捡来的,他在下面什么都没做,静看两个哥哥斗来斗去,谁知道最后皇冠落在了他的头上。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李治登上皇位,成为大唐王朝第三任皇帝,也开启了唐王朝更绚丽多彩的篇章。

躺平躺来的盛世?

翻开史书,“永徽之治”也是一段大唐王朝绕不开的盛世华章。

但因为在它之前的“贞观之治”和在它之后的“开元盛世”太过有名,以至于完全遮蔽了属于它的光辉。

其实李治统治的“永徽之治”可以比肩汉朝的“文景之治”,两者的地位差不多,历史评价却迥然不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承汉制,同样是大一统王朝,立国之初的帝王自然也都是野心勃勃、雄才武略不输前人的。

比如唐太宗就仿造汉时光武帝刘秀设立的“云台二十八将”,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功臣像”。

后来,唐高宗李治效仿汉武帝,击破突厥后,封禅泰山,更是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赫赫武功和盛世宣言。

事实上,李治统治时期的唐王朝,在疆域面积上达到了历史以来最高峰,甚至超过了汉武帝时期。

而正是这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铸就了大唐铁骑的无敌之姿,让天皇帝的名号响彻寰宇,震慑四方。

在日本人记载的历史中,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东起朝鲜,西至里海,威慑力辐射地中海。

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雄视南太平洋。北江口战役,唐朝大军将日军打得心服口服,此后千年都不敢再进犯中华,直到明朝中叶倭寇泛滥。

曾被唐兵短暂攻占的地方,日本人不以为耻,反而改名称为九州。

并且因为极度崇拜大唐皇帝李治,所以偷偷将“天皇”的名号按在自己的君主头上,并世代流传下来。

在西方,突厥人被唐朝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西迁至高加索平原,并且在很多年后成为灭亡罗马帝国的主力,从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因此李治也被欧洲的史学家们称为“黄祸”,可见李治和他的大唐王朝有着多么强大的恐怖统治力。

更别说李治时期的唐王朝吏治清明、国泰民安;良臣将相、充盈于朝,可谓是大治之世。

他还改革科举制度,大力打击门阀贵族,让底层寒门有了上升途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这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

但是,有人说其实李治一朝,他其实只是个傀儡,那些英明决策都是他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一手操盘的,李治不过是坐享其成,实际上真是如此么?

怕老婆的天皇帝?

作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然是很巨大的,乃至后世无数的演义和描绘下,连唐高宗李治都彻底沦为了背景板,成为工具人一样的存在。

深思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在古代皇权社会里,女性天然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是被整个男权社会警惕和鄙夷的。

正因如此,才凸显出武则天的难得和可贵,但特例就是特例,不能说明全部,而且在放大效应下,夸大事实也在所难免。

其实细数武则天的上位史,可以发现她这一路几乎都是李治在背后推动的。

太宗时期,武则天就和李治相识,后来太宗驾崩,生为才人的武则天依后宫惯例入感业寺为尼。

永徽元年,两人重聚。二年后,高宗孝期一满,就将她接入宫中,立为昭仪。随后对她恩宠不断,武则天的地位也飞速上升。

至永徽六年,李治更是不顾群臣反对,废黜王皇后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在后宫,皇帝的恩宠就是最大的助力,所以武则天能在三千佳丽中异军突起,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后宫之首,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后世过分夸大了武则天的心计和城府,那只是为了剧情需要,当不得真。

李治之所以火速提拔武则天上位,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欠佳有很大的关系。

他有严重的眼疾和晕眩,所以出来政务相当吃力,但他又不信任宦官和文官,于是只能借助自己的妻子。

宦官不能干政很好理解,历朝帝王都很警惕,尤其是开国之初。

文官呢,因为李治很清楚,那时的文官集团基本上是勋贵集团的代言人。如关陇集团,代表人物就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但他就是由这些老臣扶持上位的,为了不背负上刻薄寡恩的名头,他只能躲在幕后,而由站在前台的武后出手。

通过各种方式打击那些世家大阀,而他在控制大局或者收拾残局即可。

就这样,在两夫妻的配合下,永徽六年诸遂良病死,随后长孙无忌自杀,朝臣们在武后的淫威下瑟瑟发抖,却不知李治躲在幕后笑的很开心。

而且李治并不是完全放手,决定权始终在他手里。

在位期间,他也始终压制着武氏家族的人,就连武则天的哥哥想封候,都一直没有批准。

可见李治和武则天两人之间,还是李治占据着主导权,一直到他去世。

震慑的余威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代帝王中,唯一谥号中带有“大帝”字号的皇帝,李治的文治武功无疑得到了所有臣民的认可,他并没有后人认为的那样懦弱无能。

对内,他强刷吏治,打击豪强,哪怕亲舅舅也能毫不留情地除去,说他软弱,谁信?

对外,他指挥将军们灭国无数,强迁徙高丽人三万八千二百户于江、淮一带,这手笔后世几人能做到?

让日本人崇拜如神,千年不敢进犯;他还帮助波斯王子复国,驱赶突厥人西迁,从让欧洲的帝王们恐惧颤栗、不远万里前来朝贡,称之为英明神武、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相关内容

南京熙南里首届茶文化游园会...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熙南里街区举...
2025-04-04 19:04:12
沉浸式体验 激发文旅融合新...
  穿上古装,在景区里体验一场“穿越之旅”,沉浸感受盛唐的繁华美景...
2025-04-03 21:33:03
曲阜孔庙西路正式开放:千年...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日讯 为传承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
2025-04-03 19:32:51
浙江黄岩:千年梨花村 花开...
来源:中国新闻网原标题:浙江黄岩:千年梨花村 花开盛如雪近日,一场...
2025-04-02 10:02:50
《琴键上的和平宣言》:波兰...
3月31日,《琴键上的和平宣言》——肖邦诞辰与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
2025-04-02 06:02:41
海口源博物馆正式开放 带您...
南海网4月1日消息(记者 陈望 实习生 刘馨阳)近日,位于海口骑楼...
2025-04-01 22:02:18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
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 原标题: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听琴辨杀机,因一声叹息丧命 众所周知,...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