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0年,李德生匆忙回京,中央:任命你为北京军区司令员
创始人
2025-07-30 13:32:29
0

1970年12月,正在安徽工作的李德生匆匆忙忙赶回了中央。

就在不久前,李德生接到了来自中央的命令,让他立刻回到北京,有重要的事情和他商量。

李德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这份通知来得很急,必然不是寻常的事。一路上,李德生心里七上八下。到了北京一下飞机,李德生立刻赶到中南海,面见毛主席。

重要任务

毛主席见到李德生非常高兴,问他在安徽的工作怎么样?李德生如同往常一样对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点点头。接着主席就告诉了李德生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要让李德生担任北京军区新的司令员。

虽然在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这个决定还是让李德生倍感意外,军区的司令员,这不是普通的职务,怎么自己突然就要上任了呢?而且李德生现在已经身兼数职,别的不说,总政治部那边的工作还需要他负责,现在又来了一个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工作,这身上的担子可真是比别人重好几倍呀!

前几天,因为总政治部的工作太忙,李德生还想着要不要和主席开口辞掉一部分工作,没想到现在主席反而把一个更重要的工作交到了他手上,李德生不敢怠慢,但是心中也忐忑,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辜负了主席的信任。

而且李德生心里也隐隐担忧,为什么这一次中央的命令这么着急呢?当他对主席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主席却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问他:“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这是一部军事地理的参考书,要找来看看。”

李德生知道,这是主席在和自己强调北京地位之重要性,北京是首都,政治、文化,经济意义自然不必多说。何况又是一个军事重镇,北京军区司令员手底下管辖的部队,可以说是各大军区之中最多的一个,而且还要面临着北方苏联的威胁,这份工作听起来风光,可背后的压力真是不小呢。

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毛主席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让李德生来,也是因为他值得信任,现在北京军区的形势并不能说一片祥和,很多人蠢蠢欲动,一定要找李德生这样信得过的人来管理,弹压歪风邪气,保障首都安全。在所有的将领之中,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致认为最适合担当这个任务的就是李德生。

危机之下

毛主席早就已经仔细地考察过李德生这个人,李德生这个人戎马半生,立下过赫赫战功,在带兵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政治工作方面,李德生也非常突出。

1969年,毛主席就曾经和周总理讨论过李德生这个人,当时李德生还在安徽工作,不过即将调来北京。毛主席看了几份李德生交上来的工作报告,就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做工作细致,而且也能抓住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等李德生正式调来北京之后,毛主席又特意点名要见他,李德生来了之后,毛主席先问他今年多少岁?李德生则回答自己五十三岁。

听到这个年龄,毛主席更加满意了,5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中央干部而言,53岁这个年纪还算年轻,是值得托付的,也是能够长期担任重要工作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毛主席就有意地培养李德生,等着将来他能够接手更加重要的工作,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关于北京军区的一系列事务,作为首都军区,北京军区的一系列工作,主席往往都要亲自过问,虽然多年来北京军区没有出过大乱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陈年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主席为此非常担忧,而且当时主席和总理都已经年事已高,毛主席实在放心不下,怕将来如果自己和总理都已经不在了,会有人在北京城中作乱,所以非得要一个能力极强的人,趁现在就把北京军区管理的井井有条,才能让大家放心。1970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商定,正式让李德生回到北京,接任北京军区总司令员这一重要的职务。

锐意改革

在李德生离开中南海之后,周总理立刻通知他,让他于次日参加军事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北京军区的大小干部,包括很多中央干部都位列其中,众人的讨论十分激烈,甚至有大吵一架的趋势,这也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北京军区的管理问题,各方人员的意见是非常不统一的。

而新上任的北京军区总司令李德生并没有发表太多的意见,但是他心中却忧心忡忡,他意识到军区急需进行一场改革。军事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再次召见李德生,询问他的想法。

李德生对主席非常直接地表示,现在军区内部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长期以来人员不流通,导致大小干部有拉帮结派,立山头的危险,另外思想建设抓得不够严谨,以至于很多人思想松散纪律乱成一团,如果放任他们这样下去,将来首都的安全恐怕不敢保证。最后是军中形式主义盛行,众人表面工夫做得好,对于办实事的热情却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风气。

毛主席听了李德生的汇报,心里很满意,认为他已经抓住了北京军区的工作重点,于是毛主席对李德生说,让他放开胆子,好好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给北京军区好好治治病。

在得到毛主席的允许之后,李德生立刻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建设,很快就让北京军区内部的风气焕然一新,毛主席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直言自己找对了人。李德生对于北京军区的这番改造可谓刮骨疗毒,及时扭转了北京军区的风气,避免军中陋习进一步恶化,也保证了北京军区继续健康平稳的运行下去。

今日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先见之明,佩服李德生当改则改的勇气,正因当年的果断,才保障了长治久安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可以说不管是曹丕,还是曹睿,他们任何一人如果不早逝,司马家都没有任何机会建立晋朝。 在曹丕时代,一...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民间帮派里青帮在现在老百姓心里是名头最响的,因为青帮的核心势力在上海,而影视题材反映当时上...
原创 江... 曹操与吕布在阜阳鏖战,因为秋季蝗虫十进河谷后,双方绝粮,不得不暂且罢兵。就此阜阳大战暂告一段落,而此...
颐和园是人类的景观,也是鸟的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银喉长尾山雀。张传辉摄 颐和园西堤,小太平鸟从金银木枝头飞过。胡 葳摄 ...
原创 秦... 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他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皇子。在秦始皇的众多皇子中,胡亥的才德没有丝毫突出之处...
原创 为... 在明朝,宗室王爷的名字中出现许多特别少见的生僻字,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朱元璋建...
原创 世... 世界四大闻名于世的陵墓,个个堪称奇迹,永生的国王是它! 一、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
原创 西...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的发展也开始步入正轨,在国家建设以及地方治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土地开发或...
原创 人... 曾国藩是清朝著名大儒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官员,在君子之道和世俗官场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很多人为此困惑,...
原创 前...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翻开世界地图,将视线移到亚洲地区,想必大家一眼看到的就是我国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