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为啥不直接说是刘邦之后,非要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呢?
创始人
2025-08-27 07:32:53
0

刘备为何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直接说是刘邦之后呢?

有人说那是因为刘胜的儿子比较多,更容易冒充!事实真的如此吗?

影视剧刘备

首先,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你们别听营销号的,说什么正史没记载,正史也是确确实实记载了的。

比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记载了:“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后面又通过大臣上书的内容再次进行了强调:“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

中山靖王刘胜

陈寿生活在三国末期,他治学也比较严谨的,他不确定的东西,宁可不写也不会乱写。因此,既然陈寿都多次在《三国志》中提到刘备为中山靖王之后,至少在当时的社会上,这种说法应该是一种主流说法!

后世《资治通鉴》也记载了:“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

陈寿写三国志

那么,记载归记载,刘备自己有没有说过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呢?

那肯定是说过的,毕竟家族没落了,早年家贫,没什么背景,事业刚起步,必须得自我营销。中山靖王之后这块招牌,那必须得亮出来,必须得广而告之。

所以,刘备逢人便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在逻辑上没什么问题。否则你自己不说,当时的社会也不会广为流传,史官们也不会信誓旦旦地记载下来。

影视剧刘备早年形象

弄清楚这个问题,淮下书生带大家再回到开头,刘备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刘邦之后,而要说是名声不太好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呢?

因为在古代礼法中,祭祀祖先要按照世系和封地来确定,不能越级祭祀。有资格祭祀刘邦的,那必须是皇帝这一脉的大宗。而庶出的宗族后代,不能直接祭祀嫡系先祖,只能以自己这一分支的始受封之人作为祭祀之人。

当刘胜始受封于中山国,成为第一代中山王之后,有了自己的封地和子嗣,等于他这个小宗从刘氏皇族大宗分出去了,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宗。那么,后代刘备只能祭祀刘胜及其以下的父祖。

别子为祖

刘备的出生地涿郡涿县,正好在西汉的中山国之内,这里是刘胜后人聚居地也符合情理。

因此,在刘胜这一支没有出现更高地位之人时,只能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不能越礼,不能不提中山靖王刘胜而直接称呼自己为汉高祖刘邦之后。

今天,我们每年还有祭祖的习惯,每一个姓氏宗族,会有一个堂号,这个堂号就代表你从哪里来的,那是你的根。即便族谱逸散了,你也要记住自己的堂号。

你比如刘氏家族中,有以中山为堂号的,有以彭城为堂号的,有以沛郡为堂号的,也有以汉里为堂号的等等,这个以中山堂为堂号的刘氏之祖,就是中山靖王刘胜。

彭城堂

而当刘备称帝之后,他的地位又超过了中山靖王刘胜,形成了新的宗庙祭祀体系。

那么,刘备的后代再出来装13的时候,他可以说,吾乃昭烈皇帝之后。只不过刘备的季汉二世而亡,没辉煌多久,风头并没有完全盖过中山靖王。

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从相同情况下的其他人的介绍中得到印证。

你比如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

光武帝刘秀

这里同样以长沙定王刘发为划分点,是因为长沙定王刘发和中山靖王刘胜一样,始受封于长沙国,开启了他自己的大宗祭祀体系。

再比如《后汉书·刘表传》记载:“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

鲁恭王刘余,也是汉景帝之子,原本封为淮阳王,七国之乱平定后,改封为鲁王,他的后人刘表自然以他为祖。

而在《三国志·刘焉传》里介绍刘焉时,也说他是“汉鲁恭王之后裔”。

刘焉

《三国志·刘晔传》记载:“刘晔字子扬,淮南成惪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阜陵王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初封淮阳王,后因有反意而迁为阜陵王,后人刘晔自然以阜陵王刘延后裔自居。

《后汉书·刘虞传》李贤引《谢承书》曰:“虞父舒,丹阳太守。虞通《五经》,东海恭王之后。”

影视剧废太子刘彊

东海恭王是光武帝著名的废太子刘彊,母亲郭圣通被废后,他主动把太子之位让贤给弟弟汉章帝刘庄,最后被降封为东海王,他的后人刘虞同样也是以他为祖。

所以啊,刘备以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居,并不是因为刘胜儿子多好冒充,而是因为这原本就是介绍一个人出身的正规流程。哪怕刘胜声色犬马,名声不好,也要说自己是刘胜之后。

当然了,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刘胜之后,或者刘胜到底是不是刘邦之后,这个我们可以单独再讨论,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社会,封建等级森严,人们被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高贵的自然是皇帝。随着朝代更替,不同民族的...
原创 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
原创 曾... 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独立之后,现状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担忧。 一、蒙古国 蒙古国的国土...
原创 魏... 魏国失郭嘉,蜀国失庞统,吴国失周瑜,哪一位的死对各自国家影响最深远?相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战力相当强悍。不仅如此,在袁绍阵营时,他便与颜良...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为什么坚决要杀掉华佗?多年以后才发现,他当初的决定竟然是正确的。这段历史事件中的权谋博弈和...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姜维在临终时设计了一计,导致三国的统一推迟了数十年,许多人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而更为鲜为...
原创 曹...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常常被拿来比较。例如,东吴四英...
原创 美... 近期,美国高调地宣称会“保卫钓鱼岛”,这种直白的保护姿态让人不禁想深究其背后的战略意图。然而,更戏剧...
原创 曹...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了太尉的职务,并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