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魏三公分别是谁?他们都有什么功绩?
创始人
2025-11-25 02:31:21
0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了太尉的职务,并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同为曹操时期的知名大臣。一次,曹丕在退朝后对旁人感慨道:这三位公职,都是一时英杰,恐怕后人很难再有能与之比肩者了!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对此做出了评价,他写道:钟繇为人深思熟虑,华歆为人纯洁高尚,王朗博学多才,三人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在魏国初立之时,他们三人作为三公,实在是人才辈出,盛极一时!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了解曹魏三公的生平和他们的主要功绩。

一、钟繇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出生于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他出自钟氏家族,东汉末年通过举孝廉的考试步入仕途,曾先后担任尚书郎和黄门侍郎等职务。公元196年,钟繇协助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并因此被封为东武亭侯。后来,曹操掌握实权后,钟繇获得重用,担任了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并在这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声望与萧何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曹操与袁绍的对抗中,钟繇成功稳住了关中的局势,并且还通过马腾等人的帮助,使曹操得以发动进攻,逐步打破了袁绍集团的力量,为曹操统一河北奠定了基础。因此,当曹操自封魏王时,钟繇被任命为魏国的大理卿和相国等要职。魏国建立后,钟繇一度担任廷尉卿,并最终升任太尉,成为三公之首。 在魏明帝曹叡登基后,钟繇被晋升为太傅,并被封为定陵县侯。虽然太傅并不掌握实权,但其地位却高于三公。钟繇于太和四年(230年)去世,享年79岁,死后被追谥为成。在三国时期的书法领域,钟繇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擅长篆书、隶书、真书、行书和草书,尤其在楷书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尊他为楷书鼻祖。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

二、华歆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出生于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和卢植、郑玄、管宁等人同为学友。众所周知,卢植曾是刘备的老师,因此华歆实际上也可以算是刘备的师叔。华歆在汉灵帝时期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初任郎中,但因病辞职。后来,华歆在大将军何进的召唤下,重新出仕,担任了尚书郎,之后又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广受民众爱戴。

在孙策平定江东时,华歆曾归顺于孙策,并得到对方的尊重。当官渡之战爆发时,华歆投身曹操麾下,先后担任议郎、司空参军等职务。随着曹操逐渐掌握权力,华歆被升任尚书令、侍中等职务,并在曹操争夺王位期间,积极支持曹丕的继位,最终被封为魏国相国,并晋封安乐乡侯。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为帝,华歆被任命为司徒,并参与了曹丕篡汉的仪式,向其献上了皇帝的玺绶,证明他在礼仪和文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华歆升任太尉,并晋封博平县侯。华歆于太和五年(232年)病逝,享年75岁,追谥为敬。此外,华歆还著有三十卷的文集,虽然大部分已失传,但《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和《奏讨孙吴》等文献仍被保存在《全三国文》一书中。

三、王朗 由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王朗的名气可能超出了钟繇和华歆。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王朗年轻时师从太尉杨赐,因其博学多才,早早被任命为郎中。陶谦执掌徐州时,举荐王朗为茂才,并任命其为徐州治中从事。

后来,王朗升任会稽太守,任内深受百姓喜爱。建安元年(196年),王朗率军抵抗孙策,虽然败给了勇猛的孙策,但他坚决拒绝为孙策效力,因此被曹操征召入麾下。经过几年的辗转,王朗终于抵达许都,并被任命为谏议大夫。随着曹操建立魏国,王朗担任了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等职务,负责管理魏国的后方事务。 曹丕即位后,王朗先后担任了御史大夫和司空,并晋封为乐平乡侯。魏明帝曹叡继位后,王朗接替华歆,成为司徒,也因此被称为王司徒。尽管在《三国演义》中有描写王朗被诸葛亮气死的情节,但根据史实,王朗并未参与蜀汉的北伐战役。他于太和二年(228年)去世,享年约七十岁,死后谥号成。 王朗的孙女王元姬嫁给了晋文帝司马昭,生下了晋武帝司马炎和齐献王司马攸,王朗的家族在晋朝得以延续并兴盛。此外,王朗学识渊博,和他的儿子王肃一样,是经学大家。他撰写了《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和《周官传》等经典著作,文集有三十四卷,虽然多已失传。正因为三公们的学识渊博,才得到了曹丕的高度评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刚刚成立了新中国。但像美国等西方强国对我们的压制从未间断。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些...
原创 它... 如今提到江南省,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特别的印象,甚至有人误以为它是韩国的一个地方。其实,江南省曾是我国一...
原创 淞... 1937年8月7日,国民党政府的军政高层被迫齐聚南京,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国防联席会议。会议的核心议...
原创 清... 在古代社会,封建等级森严,人们被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高贵的自然是皇帝。随着朝代更替,不同民族的...
原创 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
原创 曾... 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独立之后,现状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担忧。 一、蒙古国 蒙古国的国土...
原创 魏... 魏国失郭嘉,蜀国失庞统,吴国失周瑜,哪一位的死对各自国家影响最深远?相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战力相当强悍。不仅如此,在袁绍阵营时,他便与颜良...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为什么坚决要杀掉华佗?多年以后才发现,他当初的决定竟然是正确的。这段历史事件中的权谋博弈和...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姜维在临终时设计了一计,导致三国的统一推迟了数十年,许多人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而更为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