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常常被拿来比较。例如,东吴四英指的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蜀汉四相则是诸葛亮、蒋琬、费祎和董允,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曹魏四聪是指魏国四位杰出的能人。那么,这些人物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一、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3月27日),字泰初(《三国志》作太初),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大臣、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曹爽的表弟。 作为曹魏四聪之一,夏侯玄自少年时期就有很高的声望,仪表堂堂,时人称他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封为昌陵乡侯。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夏侯玄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等重要职务。后来,随着少帝曹芳即位,夏侯玄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和中护军,负责皇宫的安全。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在任内参与策划了骆谷之役,但最终失败,导致民心丧失。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曹爽被杀,夏侯玄也被剥夺了兵权,转任大鸿胪、太常卿等职务。到了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外戚张缉密谋暗杀司马师,企图让夏侯玄执政,但事情暴露后,夏侯玄被杀,并且连带家族三族遭到满门抄斩。夏侯玄死时年仅四十六岁,他的文集有三卷,今天已失传。 二、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4月10日),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他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然而,与诸葛亮不同,诸葛诞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 诸葛诞的仕途多次波动。嘉平三年(251年),他被任命为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并被封为山阳亭侯。在东吴与曹魏的战斗中,他曾指挥军队参与东兴之战,遗憾的是,他在这场战斗中败给了东吴。之后,诸葛诞协助大将军司马师平定了毌丘俭、文钦的叛乱,并击败了东吴的支援部队,因此得到封赏,升为高平侯,转任征东大将军,威名在淮南地区非常显赫,许多人愿意为他效命。 曹魏后期,司马懿父子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诸葛诞原本并不打算与司马氏对抗,但在得知夏侯玄和邓飏被杀的消息后,他感到十分不安,于是决定起兵反抗司马昭,讨伐司马氏。在东吴权臣孙綝的支持下,诸葛诞开始了这一行动。然而,最终他在258年4月10日的战斗中失败,被杀害,家族三族也遭到满门抄斩。他麾下的数百名部下,也都拒绝投降并被一并处决。 三、邓飏 邓飏(?-249年2月9日),字玄茂,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曹魏时期的大臣。他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裔,也是权臣曹爽的亲信之一。尽管他是魏国四聪之一,但由于为人贪财好色,他的名声远不如夏侯玄和诸葛诞。 邓飏曾在曹魏后期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尚书郎、洛阳县令等。当时,魏少帝曹芳在位,而曹爽作为摄政大臣,曾任命邓飏为侍中和尚书。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和曹芳一同前往高平陵扫墓,期间,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了洛阳,并成功抓捕了曹爽和中护军曹羲等人。 面对司马懿的强大势力,曹爽兄弟最终选择投降。之后,曹爽被控谋反,邓飏等与曹爽关系密切的党羽也一同被捕,邓飏被指控与曹爽共谋。不久后,邓飏被杀,家族也被夷灭三族。 四、田畴 田畴(169年或170年-214年或216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人。田畴不仅擅长文艺,也有过人的武艺。在东汉末年,他曾受刘虞的派遣前往长安,呈交了针对公孙瓒的奏章,得到汉献帝的赏识,封为骑都尉。不过,田畴并未接受这个职位。在他携带诏书返回时,刘虞已被公孙瓒击败并杀害。面对公孙瓒的威胁,田畴拒绝投降,回到家乡后,他带领家族和随从数百人隐居在徐无山。 隐居期间,田畴致力于农业发展,并使得当地的居民生活富足。数年间,他的村落从原本的小村扩展到五千多户。田畴还制定了一些法条,兴办学校,使得当地的民风淳朴。甚至连乌桓、鲜卑等部落也纷纷与他结为盟友。汉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时,田畴主动请缨,成为曹军的向导。凭借着田畴的帮助,曹操大获全胜,随后曹操四次封赏他,但田畴始终坚决辞谢,最终被拜为议郎。田畴一直未接受曹操的任何封赏,直到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他去世,享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