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即位时国家摇摇欲坠,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南唐衰弱,他只能尊宋为正统,年年朝贡。赵匡胤灭除南汉之后,他去除国号,自称为“江南国主”。开宝八年,他在与宋朝的战斗中,兵败被俘,南唐自此灭绝。
清朝的最后一任帝王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后的经历十分的坎坷,晚年时期在北京一座植物园工作。因为前半生没有过真正的自由,也没有和社会有过什么接触,晚年的他因为和社会的脱节,还闹出一些笑话,比如第一次进理发店,因为好奇对理发师问出一个问题,让在场众人捧腹大笑。
1912年,隆裕太后签署下《退位诏书》后,清朝宣告终结,中国维系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也泯灭在历史当中。清朝虽然消失在历史当中,可是却给国家留下了很多的疮痍。乾隆二十一年颁布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与外界脱节,跟不上世界的发展,结果清朝后期,国力远远落后他国,只能被列强欺负。
到末期的时候,国家被奢靡的慈禧掌握在手中,她一点都不关心国家个百姓的命运,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享乐,清朝的朝政更加的腐败。光绪34年,溥仪被带进宫中,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继承人,他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清朝灭亡的见证者。身为皇帝的他并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是皇帝该有的待遇并没有少,那几年他过得丰衣足食。
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并没有像其他亡国之君一样被囚禁或者杀害。隆裕太后在签署《退位诏书》的时候,还与袁世凯签订了一份《清室优待条件》的文书,因此他还是可以在皇宫中生活。这样的生活维持到1924年,冯玉祥发兵赶走他,其后,他与皇后婉容生活在天津。
1931年,日军制造“918事变”,至此他们的野心暴露无遗,他们使用武力,野蛮地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还在此处建立伪满洲政权,溥仪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日军让他以“皇帝”的名义签署割让土地的文件。这样的傀儡皇帝一直当到1945年日军投降,他被苏联当作战俘带走关押。
当他再一次地站上中国的土地时,已经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长期的监狱生活让他和现实社会产生严重的脱节。他回到北京,在自己的妹妹那里短暂地居住过一段时间,之后搬到旅馆居住,在国家的人文关怀下,成为北京植物园的员工。并且还和自己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结识,二人喜结连理,度过余生。
其实一开始是准备安排他到故宫工作,但是考虑到他身份的特殊性,可能会引起游客的好奇和混乱,也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去植物园比较适合。但是他对植物并没有什么了解,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工作闲暇的时刻,他还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在《我的前半生》这本自传中。
这本书是他写来自省的,里面记录的大多数都是他的不好,不过还是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比如里面就有关于他第一次去理发店时发生的趣事,他刚刚坐上椅子,就看到一个不认识东西正在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好奇地问一句那是什么,有什么用,师傅回答他:吹风。接着他问出一个问题让大家哭笑不得:“是先吹风还是先理发”?
这句话成功让现场的人笑了起来。不过也实属正常,在皇宫时,他的头发都是有专人打理的,理发设备相对要落后很多。抗战结束后,他一直在苏联的监狱待着,刚刚回国对很多新奇的事物都不了解,吹风机那时刚发明出来不久,他自然不认识。他一生奔波,但始终没有自由,前半辈子都被困在皇宫当中,后来被困在日本人手中,接着又是苏联的监狱。
只有晚年的时候,虽然待在植物园中,身边没有众多的人服侍,可这时的他可以不被监视,不被摆布,不需要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只是和社会长久的脱节让他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这也提醒人们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必须要个社会有交际,否则很容易脱离社会。
参考资料: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