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韩信背水结阵大败陈馀,“背水一战”的奥妙你真的看懂了吗?
创始人
2025-08-27 05:02:22
0

刘邦手下有三大将领帮着他打天下,英布我们以前都说过了,今天来讲一讲韩信。秦汉之际如果非要选出来两个最会打仗的人,那非项羽和韩信莫属了。这两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但他们打仗的方法手段是不一样的。项羽好比是正宗的少林派,常规的套路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而韩信则像是武林怪侠,不按套路出牌,但身负鬼才。韩信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战例,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经典战例都不是常规的打法,里面都有奇思妙计。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韩信导演的一场经典战斗,很多人熟知这个战例,但大部分人都认识不到其中的精髓。因为很多人关注的点都在背水结阵这个环节上,兵法上讲好的排兵布阵最好是靠山面水。但韩信打破常规,让军队背靠水来安营扎寨,在兵法上违反常规。后来韩信就这样打胜了此仗,他手下的将领们也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韩信

韩信说:你们都知道看兵法上的靠山面水,却忽略了后面一句话“陷于死地而后生”。人都是这样的,只有在绝境里才会迸发强大的能量。如果留有余地有退路,那在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万一打不过敌人的话,那将士们想到的肯定是逃跑啊。如果背水而战,你跑到水里也是淹死,还不如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将领们听完韩信的话,都觉得他用兵如神十分厉害,纷纷叹服。

韩信与将领

按照韩信的解释,是不是“背水一战”的精华就明晰了呢?其实远远没有,这一战的精华恰恰不在这,很多精髓的点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研究史学的专家也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们从头来捋一捋。

赤旗骑兵

当时韩信与张耳一同带军队,前去剿灭不肯顺服的陈馀。战场大概就在太行山的东麓,也就是河北地区的西部。韩信带军队到达井陉口,这里是突破太行山脉向东进入河北的重要关塞,乃兵家必争之地,是天下九大要塞之一。在井陉口以西三十里地韩信停了下来,他开始在半夜调兵遣将。首先,韩信选出两千名精锐骑兵,让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两面赤红色的旗帜,绕道潜伏在赵军驻扎地边的小山坡上。并且告诉他们,明天我率军像陈馀挑战,引诱他们出战追逐我。等陈馀的军队跑出军营以后,你们赶紧下山什么都别管,跑进陈馀军营拔掉他们的旗子,把我给你们的旗帜插在陈馀的军营。

韩信

安排完这个以后,韩信把将领们召集在一起说:咱们先稍微吃点填填肚子,等天亮以后发动攻击,打败陈馀以后在饱餐一顿。可将领们半信半疑,他们心说你一上午就能打败二十万以逸待劳的陈馀大军吗?虽然将领们心中打鼓,但也不好直接反驳主帅的部署,只好勉强答应了。

安营扎寨

接着韩信做了第二个部署,派一万人作为先遣部队驻扎在井陉关边上的一条河边,这就是背水一战的那一支部队。等他们驻扎完毕,天已经蒙蒙亮了。这时陈馀的军队已经能看到韩信的部队了,他们很疑惑韩信为什么背水扎营,看来韩信是个草包什么都不懂。第三个安排,自古道“擒贼先擒王”,如果能把对方的主帅拿下,那将士必然会不攻自破,陈馀一方也是这样想的。而韩信则反其道而行,大张旗鼓的打出自己的帅旗,让人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就这样招摇的出了井陉关。

陈馀

陈馀部队看到韩信非常激动,打开寨门蜂拥而出,想要生擒韩信。 韩信早有准备,他指挥军队大战,一段时间以后韩信假装不敌,丢弃了自己的帅旗仓皇逃跑,他往哪里跑呢?原来韩信直接逃到了背水扎营的营地里了,陈馀军队一看,呵呵你自己走进绝境里送死了,所以他们更加兴奋全力扑上来。不过这些都是韩信事先设计好的,陈馀军队果然倾巢而出,而韩信事先安排的两千骑兵这时上场了,他们抓住时机快速冲下山坡,轻松地进入陈馀的军营,拔掉他们的旗子换上了代表汉军的赤红旗子。

大战

另一方面,韩信背水而战拼命抵抗陈馀,汉军将士没有退路显得十分勇猛。陈馀部队强攻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要想打赢韩信似乎不那么容易。这时陈馀部队中很多人回头看到了自己营地的旗帜都换成了汉军旗子了,立刻陈馀的将士都心里没底了,心想坏了我们的大本营被敌人占领了。要知道,古代行军打仗很多将士都带着家属,就算不带家属也会有些财物放在营地。再一个这些将士们心里在想,大本营已经插上了汉旗,那是不是说部队里的那些将军比如陈馀等人已经被抓了呢?如果是这样那还打什么打?于是大部分将士的心理已经开始动摇了。韩信看准时机,催动汉军加急反攻,而插完旗子的那一支两千人的骑兵也反过来冲击陈馀的部队,于是形成了前后夹击的局面,打败了陈馀。

背水一战

这就是“背水一战”的全部,如果你全盘分析,韩信之所以能够胜利他的关键在哪里呢?背水结阵的那一支部队的确发挥了作用,发挥了拖延时间的作用。那他们是为谁腾出空间,为谁留出余地呢?其实就是为给那两千骑兵制造机会。这样他们就能顺利的把旗子插到敌人硬盘,让敌人心理崩溃。很多时候我们读到一些历史故事,往往没能理解透彻,就喜欢以史为鉴或者卖弄观点,其实这是危险的、可笑的。好比韩信的这一仗,他能背水结营取得胜利,不是表面上的你看到的样子,如果你读不透韩信的技巧,却盲目的跟着他学,也学他背水结营,弄不好会死无全尸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社会,封建等级森严,人们被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高贵的自然是皇帝。随着朝代更替,不同民族的...
原创 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
原创 曾... 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独立之后,现状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担忧。 一、蒙古国 蒙古国的国土...
原创 魏... 魏国失郭嘉,蜀国失庞统,吴国失周瑜,哪一位的死对各自国家影响最深远?相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战力相当强悍。不仅如此,在袁绍阵营时,他便与颜良...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为什么坚决要杀掉华佗?多年以后才发现,他当初的决定竟然是正确的。这段历史事件中的权谋博弈和...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姜维在临终时设计了一计,导致三国的统一推迟了数十年,许多人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而更为鲜为...
原创 曹...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常常被拿来比较。例如,东吴四英...
原创 美... 近期,美国高调地宣称会“保卫钓鱼岛”,这种直白的保护姿态让人不禁想深究其背后的战略意图。然而,更戏剧...
原创 曹...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了太尉的职务,并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