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泸定桥铁索重达40多吨,历经300年屹立不倒,古人是如何建造的?
创始人
2025-08-27 05:02:20
0

1935年5月29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红军们冒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了桥头,后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意义非凡。也因为这场战役,很多人认识了泸定桥。

泸定桥是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座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两边各有2根铁链,桥面有9根铁链,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相扣构成,总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

全桥的铁件总重40多吨,其中铁链重量21吨,平均每根铁链重1.6吨;1根横向卧龙桩和7根纵向地龙桩累计用铁量20余吨。

大渡河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也是中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212处,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

因此在大渡河建造石桥或木桥几乎不太可能,而且船只渡河也不容易,这使得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有时并不能及时渡河,因此导致两岸货物常堆积如山,一些山珍海味、肉菜等鲜活食品也因为无法过河而腐烂,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军队也在这里频繁调动,建桥一事刻不容缓。

后来康熙皇帝为了统一以及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桥梁,皇帝都下令,桥肯定是会出现的。不能修石桥和木桥,就有人出主意说修建一座铁链桥。

但当时泸定县并不产铁,工人们只能在荥经县铸造铁索,而荥经县距离泸定县又有很长一段距离,运送铁链都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将铁链运过来后,又怎么将沉重的铁链横跨在大渡河河上?

工人们曾意图用羊皮筏子或船只将铁索运过去,但并没有成功,然而这便没有完全难住工人们,他们利用了“索渡原理”,先是将粗竹索牢固在两岸,而每根竹索上都穿上10多个短竹筒,再将铁链系于竹筒上,最后再从对岸拉动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于是铁链就横跨在河面上了。

那铁索又是如何固定在两岸的?工人们又利用了大块条石修建坚固的桥头,并且在两端桥头内挖深井,再在井底用生铁浇铸横向卧龙桩和纵向地龙桩,最后所有的铁链与地龙桩相连,然后再铁链上铺木板。

因为大渡河的旧称是“沫水”,康熙帝则以为是“泸水”,取“泸水”中的“泸”字,“定”的含义为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故名“泸定桥”,泸定县也因此得名。

如今泸定桥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依然横跨在大渡河之上,让人讶异,也佩服古人的智慧,并且铁链还没有生锈,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对泸定桥也进行过大修复,1974年与1975年时还都曾断裂过3根铁链,现今桥环上铸有生产工匠所在的铁匠铺和工匠的标记,就是该桥维护的监督机制。

泸定桥铁索重达40多吨,历经300年屹立不倒,古人是如何建造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社会,封建等级森严,人们被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高贵的自然是皇帝。随着朝代更替,不同民族的...
原创 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
原创 曾... 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独立之后,现状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担忧。 一、蒙古国 蒙古国的国土...
原创 魏... 魏国失郭嘉,蜀国失庞统,吴国失周瑜,哪一位的死对各自国家影响最深远?相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战力相当强悍。不仅如此,在袁绍阵营时,他便与颜良...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为什么坚决要杀掉华佗?多年以后才发现,他当初的决定竟然是正确的。这段历史事件中的权谋博弈和...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姜维在临终时设计了一计,导致三国的统一推迟了数十年,许多人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而更为鲜为...
原创 曹...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常常被拿来比较。例如,东吴四英...
原创 美... 近期,美国高调地宣称会“保卫钓鱼岛”,这种直白的保护姿态让人不禁想深究其背后的战略意图。然而,更戏剧...
原创 曹...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了太尉的职务,并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