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红军主力就改编为了八路军,形成了三师六旅十二团的建制,继而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之中。虽然随着抗日战争的持续发展,八路军兵力人数的增长,部队建制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大体上仍以三个师为主。不过,当时八路军除了三个师之外,在陕甘宁边区还设立了一个兵团建制,它就是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那么,陕甘宁留守兵团是由哪些部队组成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设立的时间,要晚于三个主力师,是于1937年12月在三个师留守处的基础上设立的。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八路军三个师先后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但为了确保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每个师都留下了一部分部队,称之为师留守处。后来,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到了1937年12月,三个师留守处部队就被整编为了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
当时,在陕甘宁留守兵团的建制之下,有八个警备团、一个正规团及部分地方武装,总兵力约有九千余人。其中,警备第一团是由第120师辎重营、炮兵营改编而成;警备第二团是由第129师特务营改编而成;警备第三团是由第129师炮兵营改编而成;警备第四团是由第115师辎重营、炮兵营改编而成;警备第五团是由第120师特务营改编而成;警备第六团是由第120师工兵营改编而成;警备第七团是由第129师工兵营改编而成;警备第八团是由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改编而成。
除了以上部队改编的八个警备团之外,当时第129师第385旅第770团也被划归到了陕甘宁留守兵团序列。当时,担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的是肖劲光,他是湖南长沙人,此前的职务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肖劲光还先后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在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大将军衔。
1942年5月间,为加强保卫边区的力量和统一陕甘宁、晋绥两个区域的军事指挥和军事建设,陕甘宁留守兵团与第120师、晋西北新军等部队一起,被整编为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联防军司令员是贺龙,他是湖南桑植人,此前的职务是第120师师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改称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1949年2月整编为了西北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