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日本政府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们到底还有什么底牌?中方直接通知192国:如果揍日本谁也别管?封海超300小时,局势骤然升级……
自高市早苗发布错误涉台言论后,她一直都在死不认账,甚至还把事情闹到了南非的G20峰会。
观察者网消息显示,在参加峰会期间,她公开表示,愿意与中方沟通,但同时也会坚决捍卫“应该捍卫”的事情。
高市明知道中方早已表明如果不撤回错误言论并道歉,这件事就完不了,但她还是说这样的话,这意思很直接了:如果和谈不了,那日本就要硬刚到底。
紧接着,高市手下的官员直接又添了“第二把火”。

日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近日跑到了距台300公里的石垣岛和距台110公里的与那国岛视察军事基地,他一边强调日本对台立场“没变”,寻求缓和局势,另一边又宣称要“加强应对地区危机的威慑力”,还执意要部署导弹。
这话基本就是高市的翻版,意思大差不差,就差把“干涉台海”四个字刻在脑门上了吧。
那么,如果谈不成,日本究竟会采取什么行动?
根据日媒《东京新闻》透露可知,日本早在2021年就偷偷制定了三套针对台海的夺岛作战方案,如今随着军事部署加速,这些计划逐渐浮出水面。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核心作战思路可以概括为“闪击夺岛—两栖强攻—导弹压制”三步走。
第一计是所谓“水陆机动团闪击战”。
这支专门负责夺岛的特种部队已扩编至3000人,计划依靠“大隅”级运输舰、“出云”级轻型航母等载具,用直升机与气垫船实施快速登陆。
听起来很科幻?但现实是,在没有制空权的前提下,这些运载工具无异于活靶子。

冲绳嘉手纳、那霸等核心机场全在远程火力覆盖范围内——战时连起飞都是奢望。
第二计是大规模两栖作战。
日本计划到2027年组建10艘运输舰组成的“海上运输群”,并于2026年新建特种作战旅。
但现代战争早过了“堆人数”的阶段。若失去海空掩护,再庞大的舰队也只会成为导弹的练习目标。
更何况,台海区域的反介入体系早已织成天罗地网,日本舰船连靠近岛屿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第三计:导弹火力压制。
日本寄希望于增程型12式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企图用火力覆盖为登陆部队开路。但这类导弹本质是上世纪90年代技术的修修补补,飞行速度慢、突防能力弱,面对分层防空系统几乎寸步难行。
相比之下,区域大国的导弹体系已实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立体组合,射程、精度、突防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日本这三条计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无法弥补的短板:制空权的彻底丧失;远程火力的绝对劣势。
说到底,远程打击能力依赖完整工业体系和侦察预警网络,日本在这两方面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全靠美国施舍,真动起手来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但从日本最新的民调来看,仍有74%年轻人支持高市,右翼倾向十分严重,所以,中方的反制也在持续升级。
央视新闻报道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近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再次就高市涉台错误言论一事阐明立场。
中方提交的文件中,详细列举了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言行,并罕见援引《联合国宪章》第107条“敌国条款”,强调如果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将依法行使自卫权。
该函将作为正式文件,散发至190多个会员国,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最后通牒”。
与此同时,外交部的警告也上升到了最高层级。

中国王毅外长在与中亚三国外长战略对话后,面对媒体大篇幅的谈到了当前的中日摩擦,核心就是告诉大家:为什么中国必须要坚决反制高市的错误涉台言论。
讲话中,五段核心论述层层递进,清晰展现了中方的底线:
其一,将台湾问题与历史责任挂钩,强调“遵规守矩”是日本唯一选择。
其二,直指高市早苗言论“令人震惊”,揭露日方“越线”本质。此前日本政府试图以“个别官员观点”搪塞,但王毅以“现职领导人”定性,封堵模糊空间。
其三,定义反制为“捍卫战后成果与国际正义”。此处的“战后成果”暗指《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就是要将争端提升至多边层面,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约束日本。
其四,援引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法律效力,强调“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世”。
其五,发出“历史再清算”的终极警告。这一措辞在近年中日交锋中罕见,暗示若日本继续冒险,可能面临多国联合反制。

而王毅的三重身份——前驻日大使、资深日本问题专家、中国首席外交官——让此次警告更加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当然了,除了警告之外,军事和经济的反制也在不断持续。
王毅发言同日,中国海事局连续发布渤海、黄海等多海域军事禁航令,累计禁航超300小时。
而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前出黄海,更被视作对日方“击沉福建舰”妄言的直接回应。分析指出,此次演习聚焦“区域拒止”能力验证,模拟台海冲突时封锁关键水道、阻截外部干预的场景。
经济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投资合作的审批;旅游示警,截至目前,12条中日航线取消全部航班;限制水产品、牛肉出口等等。
如果中国继续实施相关举措,那影响必然会进一步扩大,辐射到更广的领域。
更让高市早苗头疼的是,美国的支持远不如表面看起来坚定。

尽管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和美驻日大使近期重申“对日防卫承诺”,但特朗普政府正因贸易谈判有求于中国,短期内不可能为日本与中国彻底翻脸。这也使得高市早苗的“倚美制华”战略充满变数。
1945年日本因侵略战争遭到国际社会审判,如今若重走军事扩张老路,必将再次付出惨痛代价。
对中国而言,高市早苗的挑衅反而提供了一个“杀鸡儆猴”的契机——通过压制日本右翼,向所有干涉中国内政的势力发出警告:“一切后果将由日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