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崇祯杀袁崇焕自毁长城,是清朝以后才有的说法,实际上当时的明朝人,没人这么认为。
为什么清朝会有这个说法呢?这是个复杂的故事。
清朝入关的时候,打的并不是征服中原的旗号,而是——为崇祯皇帝报仇!
说来滑稽,清廷跟崇祯打了十几年。打的风生水起海枯石烂,末了崇祯一上吊,清朝突然成了崇祯的好朋友了。因为清朝入关打李自成,没有什么好借口,最好的借口莫过于团结明朝遗老,说为崇祯报仇。
既然是为崇祯报仇,那自然要塑造崇祯的好形象,什么励精图治啊,什么勤勤恳恳啊。后来顺治去给崇祯上坟的时候,还叫了两声大哥:“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
可是后来李自成平定了,南明消灭了,清朝回过味了。
崇祯皇帝怎么说也是汉人,是大明朝最后一个老大,咱们这么吹前朝的末代皇帝真的好吗??
可是庙号也上了。追悼会也开了,这时候想翻案,就有点打自己脸了。所以清朝的史官们想了想办法,既然不能否定一个人,就否定他做的事儿吧,否定的这件事儿,就是杀袁崇焕。
只要把袁崇焕吹上天,吹成明朝的万里长城,有他就有明朝,没他明朝就完了——然后他被崇祯杀了,那你崇祯活该完蛋,我大清天命所在。
就是这个意思。
客观来讲,袁崇焕能打吗?能打。忠心吗?忠心。是个好臣子,可是他有致命的缺点——不懂政治!
当了辽东督师,未经允许杀了朝廷的一品武官毛文龙。在北京跟皇上吹牛,说五年消灭皇太极,结果一年不到人家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了。他袁崇焕居然带着边防军擅自来到北京,来了也不好好打,在北京城外跟八旗军绕圈子,搞得满城风雨——你究竟想没想过皇帝是怎么想的?
所以最后杀袁崇焕的时候,凌迟,北京市民争相买袁崇焕的肉。生吃,边吃边骂,狠的牙痒痒。
没有袁崇焕,明朝能救回来吗?
袁崇焕最大的作用是——守辽东,打皇太极。可是我们看到,他的工作并不出色,他主政的时候皇太极打到了北京来。而他死了以后呢,他负责防御的辽东也没有被敌人突破,他死前死后没啥太大区别。
而明朝的心腹大患不是清廷,而是农民军,是泛滥天下的起义军。镇压这些起义军靠的是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当时袁崇焕已经死了,估计就算活着,也顶多就是这个级别,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吧。
对待历史还是要批判的吸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