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引发考古学界震动。来自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团队发现,早在 15 万年前,人类就已在非洲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生活,这一发现大幅改写了人类与热带雨林环境关联的历史认知。
研究聚焦于科特迪瓦南部的 Bété I 遗址,该遗址位于现今热带雨林区域。此前,尽管人类约 30 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但热带森林在人类演化进程中的角色一直模糊不清。在亚洲和大洋洲,人类早在 4.5 万年前就已在热带雨林生活,而非洲地区此前的最早证据仅可追溯至 1.8 万年前。
此次研究运用了光释光(OS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对遗址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été I 遗址人类居住时间可追溯至约 15 万年前的海洋同位素阶段 6(MIS 6)。其中,样本 ANY20 - 08 的测年结果尤为关键,它为该遗址人类活动提供了约 15 万年前的最早证据。
为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研究团队还对沉积物开展了植物蜡生物标志物、稳定同位素、植硅体和花粉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源于 C3 植物,与现代非洲雨林环境相符。植物蜡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湿地植物对遗址贡献显著,同时陆地植物也有参与。植硅体分析发现,样本中木本植物植硅体占主导,证明当时森林覆盖率高。花粉分析则识别出多种典型的西非雨林、河岸林和沼泽林花粉类型,进一步证实了当地热带雨林的生态特征。
Bété I 遗址 D 单元的石器组合,包含大型工具和小型工具,与湿润森林环境相关。这不仅挑战了非洲森林曾是人类迁徙和生存障碍的传统观点,还为研究人类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推测,该区域可能在干旱期充当雨林避难所,对研究人类演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意义重大。
不过,由于西非地区考古研究相对薄弱,Bété I 遗址 D 单元石器组合的分类仍需深入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发现确认了人类演化与热带森林之间的深层联系,开启了人类历史研究的新篇章,表明人类早在 15 万年前就具备在茂密热带雨林生存的能力,为人类演化的泛非模型提供了有力证据。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探索这一地区,有望揭开更多人类早期生活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