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考古发现:15 万年前人类已在非洲热带雨林生活
创始人
2025-08-25 09:05:02
0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引发考古学界震动。来自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团队发现,早在 15 万年前,人类就已在非洲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生活,这一发现大幅改写了人类与热带雨林环境关联的历史认知。

研究聚焦于科特迪瓦南部的 Bété I 遗址,该遗址位于现今热带雨林区域。此前,尽管人类约 30 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但热带森林在人类演化进程中的角色一直模糊不清。在亚洲和大洋洲,人类早在 4.5 万年前就已在热带雨林生活,而非洲地区此前的最早证据仅可追溯至 1.8 万年前。

此次研究运用了光释光(OS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对遗址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été I 遗址人类居住时间可追溯至约 15 万年前的海洋同位素阶段 6(MIS 6)。其中,样本 ANY20 - 08 的测年结果尤为关键,它为该遗址人类活动提供了约 15 万年前的最早证据。

为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研究团队还对沉积物开展了植物蜡生物标志物、稳定同位素、植硅体和花粉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源于 C3 植物,与现代非洲雨林环境相符。植物蜡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湿地植物对遗址贡献显著,同时陆地植物也有参与。植硅体分析发现,样本中木本植物植硅体占主导,证明当时森林覆盖率高。花粉分析则识别出多种典型的西非雨林、河岸林和沼泽林花粉类型,进一步证实了当地热带雨林的生态特征。

Bété I 遗址 D 单元的石器组合,包含大型工具和小型工具,与湿润森林环境相关。这不仅挑战了非洲森林曾是人类迁徙和生存障碍的传统观点,还为研究人类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推测,该区域可能在干旱期充当雨林避难所,对研究人类演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意义重大。

不过,由于西非地区考古研究相对薄弱,Bété I 遗址 D 单元石器组合的分类仍需深入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发现确认了人类演化与热带森林之间的深层联系,开启了人类历史研究的新篇章,表明人类早在 15 万年前就具备在茂密热带雨林生存的能力,为人类演化的泛非模型提供了有力证据。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探索这一地区,有望揭开更多人类早期生活的神秘面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萧... 一、刀光下的血色黎明:韩信三族之殇 公元前196年,长安城的晨雾中弥漫着血腥气。长乐宫的钟声尚未敲...
原创 白... 一提到白起,很多人便会心有余悸。他既是战争的奇才,也是嗜血的屠夫。梁启超曾考证:战国时期战场上死亡的...
原创 直... 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在自己别墅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
访谈︱葛承雍:历史研究要有考古... 【编者按】大唐王朝的国库位于首都长安皇城之内,它由朝廷独立管理全国财赋税收的太府寺负责,高高的皇城墙...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讲述君王和臣子的关系,生死一瞬间就是帝王的意思,在中国5...
原创 赵... 公元前260年深秋,太行山脉的寒风掠过长平战场,45万赵国精锐大军的鲜血,染红在丹水两岸,一片凄惨。...
原创 朱... 说到朱元璋起家,很多野史演义和影视剧集里面,都会把很大一部分功劳归于郭子兴。在这些演义的叙述里,朱元...
为何北魏孝文帝不惜杀死儿子,也... 当我们回顾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时,民族之间的交融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 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
汉文帝刘恒对周勃罢相下狱太狠看... 大家都说周勃他们这些有功的大臣打倒了吕家的独裁,把刘邦的儿子刘恒扶上了皇位。可后来刘恒把周勃撤了相位...
雪后日光东照宫:一场历史与自然... 在日本枥木县的北部,隐匿于群山之中的日光市,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日光东照宫。作为德川幕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