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布
话说,自古以来只要中原王朝一乱,那么边夷战乱必定四起!在我国的北、西、南都有很多蛮族,但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势力则是北方的游牧蛮族。
我国历代为了压制这些蛮族,都会耗资巨大,甚至还有些王朝因为不敌他们最终被灭。不过,至于这样的情形大多都是发生在王朝末期,王朝在处于和平稳定期间,蛮夷们还是非常忌惮的。
那么,在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打成了一锅粥,为何蛮族却不敢入侵中原,趁虚而入呢?
三国时期,中原内乱,战乱不断,这等天机对于蛮族而言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内乱所以致使中原王朝元气大伤,军力一弱了,正是蛮族入侵中原抢夺资源的大好时机!
所以说,面对这样的天机他们不是没有入侵中原的打算,而是因为他们确实是打不过,至于那些入侵的蛮族人,他们不仅未能入侵成功,而且还被魏蜀吴三国给胖揍了一顿!
刘备集团在西南地区,那边的蛮族不算少,而且还经常袭杀派过去的官吏,尤其是夷陵之战战败后,这些蛮族更是制造了大量动乱。
刘备逝世蜀汉集团人心惶惶,暂时对蛮族无暇顾及,在诸葛亮统一蜀汉内部后,就开始整合军力准备讨伐蛮族。
要说蜀汉在三国中属于最弱的势力,但军事实力却不容小觑,再加上这次征讨蛮夷是诸葛亮亲征,更是将西南蛮族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不得不臣服于诸葛亮,诸葛亮对这些蛮族也没有赶尽杀绝,毕竟当时蜀汉极缺人口。
于是,诸葛亮对这些蛮族采取手段,并派大将镇守蛮族地区,让这些蛮族每年上供各类资源与人口,蜀汉曾组建的无当飞军,就是从这些蛮族子弟中精心挑选的。
再说东吴,东吴擅长水战,陆军并不如魏蜀,曾经一个合肥之战就足以让东吴数十万步军望城兴叹。
但尽管这样,东吴对付蛮族还是绰绰有余,论人口、资源,孙权都不如北方曹操,所以孙权为了弥补这些便想出一招:命令手下向南扩张,一路掠夺或招抚蛮族人口来扩充兵源与生产资料,直接将这些蛮族当成了“存钱罐”。
平心而论,当时在蜀汉与东吴附近的那些蛮族过得还是挺惨的,他们原本认为能借中原王朝内乱好好地掠夺一把,但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们再来看曹魏,曹魏势力最大割据中原,北方与游牧民族接壤,在当时,中国最强的蛮夷则是北方游牧民族。
自古以来,他们也是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不过,在史实资料中,我们也未曾发现北方蛮族趁乱入侵成功的记载,这是为何?
其简单来说,不是他们不想南下入侵,而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曹魏势力更为强大罢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北方游牧民族就想趁机入侵中原,毕竟中原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巨大的肥肉。
当时的北方乌桓已经非常强大,早有入侵中原的打算,于是,曹操为了去除北方的心头大患就派曹彰与田豫征讨,结果,主帅技不如人中了乌桓的埋伏陷于被动。
危难关头田豫急中生智依据地形,命战车围成圆形战阵,并安排弓弩手向外射箭,这样就直接压制了乌桓的军队,僵持许久,乌桓人便知攻不进去,遂退军。乌桓一退军,田豫直接下令追击,最终大败乌桓,不久鲜卑军过来驰援,也相继被田豫击败,自此,北方平定。
击败乌桓后田豫留下镇守北疆,在田豫镇守北方的时候,曾用计多次离间胡人关系,让他们貌合神离,不仅如此,田豫还多多次亲征胡人,率众冲杀乌丸部落斩杀乌丸王骨进,这样一来,胡人被吓破胆,再也不敢有叛逆之心。
本文参考资料:《三国志白话文》,《品三国》,《百度百科相关词条——三国演义,魏蜀吴是如何平叛蛮夷部族的,乌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