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汗国奉元朝为正朔,元朝灭亡时他们为何没有出兵救援
创始人
2024-11-26 09:11:59
0

原标题:四大汗国奉元朝为正朔,元朝灭亡时他们为何没有出兵救援

引言

元朝是我国一个统治时间,比较短的大一统王朝。在其统治末期,眼看农民起义越来越壮大,甚至已经成为推翻王朝的决定性力量。为何曾经本为一体的其他四大汗国,会见死不救而坐视元朝灭亡呢?这其中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是元朝这个宗主国没有威慑力?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得从汗国的历史传承脉络来说。自蒙古帝国成立,成吉思汗划分四大汗国后,彼此之间还是能够维持一体的。只是后来随着各自体系之间,争夺领导权问题,而最终出现流血事件。

导致彼此的后代出现利益纠纷,变得不可调和,最终成为彼此敌视的关系。再经历几代人的各自经营,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就不是那么紧密,各自为政而互不干扰,成为陌生的独立政权。

蒙古帝国的崛起与分裂

自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之后,在斡难河称帝,并把蒙古变为一个军事集团。开始了自己的对外扩张之路,经过一系列的西征、东伐、南攻,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横空出世。

面临如何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成吉思汗鉴于蒙古族的数量限制,开始设立四大汗国。以金帐汗国汗国为核心,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尔汗国三个汗国为辅助,分别统治各自区域的事务。

血脉为纽带的不可靠性

利用自己的直系血脉为纽带,进行政治统治。这种形式在成吉思汗在世时,还有一定的威慑力。因为成吉思汗在蒙古人的地位不一般,他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把蒙古族彻底统一。并打散原有部落编制,重新建立一个非常紧密的机动军事集团。

使得蒙古帝国成为一个战争机器,不但摆脱分裂的状态,还带领蒙古族走向历史上的高峰。

只是成吉思汗死后,余威还能震慑一时。只是血脉维持的汗国关系却是开始出现裂痕,皇权经历几次变动后,四大汗国之间的联络也出现一定的矛盾。尤其是所统治的区域,彼此之间的联络开始出现间断性。

皇位的变动,带来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变弱。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同为黄金家族的四大汗国,开始出现分裂。

为稳定政权的被动融合

为了更加有效地维持各自汗国在各自领地的统治权与政权稳定,开始逐渐本地化。如元帝国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地区,开始逐步接受儒家文化的洗礼,逐渐汉化。

而其他三大汗国,则因为地处东欧、中亚、西亚,而逐步与当地的民族文明融合,逐步开始接受突厥化的洗礼,这就造成蒙古帝国的文明与统治分化。

最终只能维持一个形式上的一统,而实际上则是各自成为一体。彼此之间,成为互不隶属的政权组织。被逐步同化的四大汗国之间,由于人口基数有限,逐步沦为当地的少数人群,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

由原来的征服者,变为各自地区文明的守护者。这一形势也导致四大汗国的联系,逐渐若即若离,成为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曾经的蒙古帝国也因此出现隔阂,并形成事实上的分裂。

领导权之争

帝国的分裂直接原因就是领导权之争,也就是领导权的继承。起初是由窝阔台继承,后来经过激烈争夺,又由托雷系的蒙哥与忽必烈继承。但是权力的交接并不是很顺利,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夺。

领导权的每一次变动,都在加剧帝国内部四大汗国的分裂进程。直到蒙哥死后,领导权之争由原来的军功制,开始变为武力争夺。尤其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在蒙古草原的一战,虽然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帝位。

各支脉之间的争夺

可是却直接成为帝国分裂的直接原因,相对于其他三大汗国因为地缘关系而领土互相联系,彼此之间的感情,相对元帝国而言,还是比较紧密的。

从传承来看,都是接受突厥化的族群。而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帝国,则与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时候的蒙古帝国之间的四大汗国,其实已经是各自为政。

隔代关系的疏远

血缘关系的控制,会随着几代人的变换,而逐步陌生化与区别化。尤其是在为争夺正统地位的领导权时,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同时对元帝国发难,其中的首领就是海都。

企图重新把蒙古族各部统一,形成一体的蒙古帝国。只不过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废置蒙古帝国的称号时,就已经宣告蒙古帝国的事实灭亡。

元帝国的冲突

为何忽必烈会如此做法,也是与当时的大环境而言。从汗位继承顺序上来看,忽必烈并不占任何优势。纯粹是靠当时手中的南征部队,才用武力夺得皇位。而他这一做法,并没有赢得其他汗国与部族元老的认同。

实质上只是军事胜利,而没有赢得政治胜利。同时蒙哥也没有明确汗位的人选,这就让其他三大汗国没有参与感,加剧彼此之间的分化。

忽必烈打破规则限制

而军事上的胜利,带来的是其他汗国的排斥与敌视。为此双方进行激烈的战争冲突。尤其是海都的进攻,以两个汗国的兵力与实力,对元帝国进行攻伐。

彼此之间进行长期的战争,一度让元朝很被动。忽必烈死后,继任者又与其继续作战,这场持续三十多年的战争,虽然最终以元帝国的胜利结束。

只是代价也很惨重。通过分化、瓦解与军事恐吓,元朝的底蕴与国力,在这场持久战逐步确立优势,最终灭掉窝阔台汗国。而察合台汗国最后也反戈一击,背叛联盟,向元朝臣服,最终两者瓜分窝阔台汗国的领土。

政治失衡的后续争端

而这次战争造成的后果,直接使得元帝国没有了话语权。只能实行名义上的称号,而实际就是各管各的,谁也不干涉谁。同时轻易废除一汗国,也导致汗国与元朝的关系出现更大的裂痕。元朝的军事行动征服,虽然赢得了战争,却彻底失去了盟友。

同时没有意识到严重政治后果的元朝,又与察合台汗国之间爆发冲突,相互之间又打了五年多,直到其屈服后,才终止战争。

这场围绕正统继承权与宗主权的战争,虽然以元朝的武力威胁取得一定的成功。可是事实上却是元朝彻底与其他三大汗国的决裂。即使伊尔汗国的统治者旭烈兀,是其同胞弟弟,但改变不了事实上的分裂与联系的中断。

矛盾之后的互不干涉

只是名义上的服从,却不是实质上的帮助。元朝事实上是被其他三大汗国所孤立,同时蒙古族也出现三级分化,一方面是元朝的汉化,一方面是伊尔汗国的基督化,以及金帐汗国的伊斯兰化。夹在他们之间的察合台汗国,由于地处中亚,又与元朝有冲突,也在逐步伊斯兰化。

最终族群被分化为三个群体,成为彼此陌生的存在,曾经庞大一体的蒙古帝国,正式分裂,彼此之间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矛盾冲突不断。

三大汗国的内斗

四大汗国因为一个窝阔台汗国挑战元朝的合法性而被灭掉外,其他三大汗国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十分稳定。甚至是矛盾重重,彼此之间战争不断。三大汗国之间的内斗也是很激烈的,这一内斗,也造成很严重的内耗。

伊尔汗国曾进行第三次西征,也是最后的一次征途。因为元朝的变故,以及与金帐汗国的冲突。虽然攻克巴格达,但也是因此而导致西征作废。

内部之间的纷争

开始了内部之间的冲突,期间战争不断,直至两大汗国的国力耗尽。而察合台汗国也是不消停,期间不止与元朝进行战争。还与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也是战争不断,最终伊尔汗国由于自身的体量问题,不断被虚弱,提前退出与其他三国的冲突,开始自己的内政休养。

各自征战与内耗,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内部统治的不稳,以及对于周边势力控制的失衡。最终这三大汗国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危机,而彼此之间的冲突,也因为这种巨变,而不得不继续停止消耗战。

见死不救的无奈

直到元朝内部,也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时,甚至面临国内起义已经成势。元朝不可避免要被驱逐中原,丧失统治权时。

其他三大汗国的处境也并不好。其中金帐汗国也就是钦察汗国,面临着帖木儿帝国与莫斯科公国的侵蚀,自身内部统治也是危机重重,最终被逐步弱化为多个分裂的政权。

而察合台汗国更是直接分裂,被莫卧儿帝国覆灭。

剩下的伊尔汗国,也是唯一还算是支持元朝的汗国,也被帖木儿帝国侵略,最终内部分裂,原来的汗国不复存在。这些汗国因为自身也面临着统治危机,对于元朝的事也是无能为力。

结语

事实上元朝的覆灭与其他三大汗国即将覆灭相比,时间间隔并不是很大。即使元朝求救也不可能成功,而且本身他们之间就是矛盾冲突不断。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黄金家族统治权集体崩溃的时间。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古帝国,也因为彼此之间的内耗,以及内部的民族处理问题而最终导致集体大崩溃的局面。都是自身难保而自救,别说支援,就是自身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4... 快给我把你们老板喊过来! 陈毅朝着面馆的伙计发火吼道。 1949 年,陈毅忙完工作后带着警卫员走进面...
原创 为... 历史上的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后,大多数人认为慈安的作用并不明显,慈禧太后是较之更为强大的一方。大权在握,...
原创 蒙... 成吉思汗一手缔造了蒙古帝国,他征服四方,将“上帝之鞭”伸向了华夏大地以外的众多国家,使得蒙古帝国在全...
原创 司... 司马懿后代被屠戮殆尽,无一幸免全民诛杀,他们到底得罪了谁? 东汉末年以来战乱不断,军阀割据,各自为政...
原创 秦... 始皇帝是我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秦国,“车同轨、书同文”,抗击外族,被人称...
红色故事润心田,合川碑下续传承 在晨曦微露的温柔中,“革命薪火·合川寻”宣讲团,一群怀揣着对红色历史无限敬仰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
原创 没... 1986年有两位老人出版了一本书叫《周恩来传略》,此书一经问世,风靡全球。但其中的很多段落,让人读起...
原创 唐... 唐俭也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他在晚年时,担任民部尚书却怠政,导致了他被贬官。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还要把他...
原创 探... 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总有一些文物和历史事件让我们感动而流泪,这件亚长青铜钺便是其中之一,仔细看这件...
原创 驴... 摘要:曾业英在《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上发表《蔡锷<军事计画>问题三议》一文,认为《军事计画》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