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9年,陈毅到面馆吃饭,看到一老农后拍桌大怒:叫你们老板过来
创始人
2025-07-09 09:32:40
0

快给我把你们老板喊过来!

陈毅朝着面馆的伙计发火吼道。

1949 年,陈毅忙完工作后带着警卫员走进面馆吃饭。

没一会儿就端上来两碗面,这两碗面不光量多,而且色、香、味都特别好,两个人立马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接着有个老农走进面馆,陈毅瞅见后一下子火冒三丈,责骂伙计。

陈毅咋看到老农就那么生气?这老农到底是谁呢?

【解放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

三大战役打完以后,江南地区的城市大多都解放了,就剩最繁华的那个城市——上海没解放。老蒋在上海安排了几十万大军,让上海守备司令汤恩伯管着。

面对气势汹汹的三野解放军,汤恩伯瞎吹牛:不管解放军来多少人,自己都能把上海守住!可实际上,汤恩伯别说守三个月了,他反倒是最先逃跑的那个。

实际上老蒋组织的那几十万大军,差不多都是临时凑到一块儿的,跟解放军的战斗力压根没法比。不过考虑到上海的经济价值,毛主席讲:“解放上海,得文打,不能武打。”

所以啊,就算我军各个方面都有绝对优势,也不能随便开火。三野军队商量之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们安排解放军分成两路,一路搞战后经济恢复,由陈毅指挥;另一路跟国民党打仗对抗,由粟裕负责。

两人分开行事,粟裕按照中央的指示,把进攻的地方从上海改成吴淞口。1949 年 5 月,上海战役彻底打响,国民党军朝着我军阵地猛炸,可因为要减少上海的损失,战士们不用重武器,直接拿着炸药包跟敌人拼命。

经过这一仗,敌军差不多伤亡了九千人,咱们解放军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不过解放军完成了中央下达的命令,把上海的损失控制到了最小,总体来讲还是收获更多。

经过十天的激烈战斗,我军把上海外围拿下了,在 23 日对上海发起总攻。我军又打又劝,让国民党守军的副司令投降了。

1949 年 5 月底,解放军把上海解放了。解放上海的时候,上海居民的吃穿住行跟以前没啥两样,没被战火干扰。

上海完全解放以后,咱们的军队马上着手准备进城的相关事宜。

【陈毅入城,绝不能拿百姓一丝一毫】

在还没进上海的时候,陈毅就给军队立了“规矩”。他专门弄了一本《入城守则》,用来管着军队的行为,让军队一分一毫都不能拿人民的。

解放军进城后严格依照《入城法则》,露天睡地,绝不打扰居民。好多热心群众给他们送吃的,可都被解放军拒绝了。

群众基础广泛,咱党的工作开展得特别顺溜。没多久,中央就任命陈毅当上海市市长。陈毅也铁了心,准备在上海好好干一番。

上海特别繁荣,一来处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好;二来呢,上海工业产值可高了,在全国那是占主导的。另外,好多欧美商人在这儿投资,让上海经济发展得更好。

不过啥事儿都有两面,上海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也冒出不少毛病。这些问题存在很久了,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所以对陈毅来讲是个大难题。

【叫你们老板过来】

陈毅上任之后,天天都不闲着,一边体察民情,一边寻找上海存在的问题。这天,陈毅完成视察工作,路过一家面馆时,肚子咕咕叫了。

所以,陈毅叫上身边的警卫员一块进去吃碗面。刚走进面馆,伙计就把他们打量了一通,瞧他们穿着不错,像干部,马上笑着迎过来,热情地问:“二位想吃啥?”

陈毅瞅见伙计对客人这般热情,心里特高兴,笑着讲:“来两碗阳春面,多搁点辣椒!”接着,伙计朝后厨喊:“一十,两碗阳春面,多放辣椒!”

伙计领着他们坐下,还把桌子擦干净。没多久,面就端来了。陈毅瞅瞅面前的阳春面,不光量足,色香味也都不错,面条上有青菜,还有鲜艳的辣椒点缀着呢。

陈毅拿起筷子,大口吃着面条,还跟身旁的警卫员讲:“这面馆挺好的,服务态度没得说,阳春面做得也美味。”

吃得正起劲儿的时候,陈毅瞅见一个衣服破破烂烂的老农进了面馆。他在门口站了老半天,都没有伙计搭理,老农只能自己寻个位子坐下。

老农朝着伙计挥挥手说:“伙计,给我一碗阳春面。”可伙计没搭理他,还在招待别的客人。

老人觉着自己声音小,伙计没听见,就把嗓门抬高喊道:“伙计,我来一碗阳春面。”

伙计这会扭过身,很不耐烦地讲:“晓得了,你喊那么大声干啥?没瞅见别人正在吃饭么?”老农吓得低了头,怯生生地坐到凳子上。

伙计瞅了老农一眼,朝后厨叫嚷:“十一,一碗阳春面。”这让陈毅留了心,他自己进店的时候,伙计喊的是“一十”,给老农喊的却是“十一”,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老农的面给端上来了,陈毅瞅了一眼,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

老农的这碗面跟自己那碗差老远了,量特别少,青菜和辣椒都没放,瞅着一点让人想吃的欲望都没有。

但陈毅还是使劲压住心里的火气,把伙计叫过来问:“伙计,你喊的‘一十’和‘十一’是啥意思呀?”

这是面馆的暗语,伙计当然不会跟他讲,只跟陈毅讲是自己刚才说错话,才导致他误会了。可陈毅哪能被这种小把戏给骗住。

陈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跟伙计讲:“我是陈毅,你给我把‘一十’和‘十一’到底啥意思讲明白!”

在整个上海,就没有谁不知道陈毅的。伙计不再藏着掖着了,害怕地说:“‘一十’凑一块是‘干’字,说的是干部;‘十一’凑一块是‘土’字,指的是乡下人。”

听完之后,陈毅猛地一拍饭桌大声吼道:“快把你们老板给我叫出来!”那伙计不敢耽搁,赶忙把老板找来了。

陈毅心里挺来气,不过他没发脾气,而是平和地跟面馆老板讲:“新中国主张人人平等,你们咋能这样区别对待人呢?要是没有农民种粮食,你这面打哪儿来?”

老板认了错,发誓绝对改好,不再犯啦。陈毅见老板态度挺诚恳,就跟老板讲:“那我就给您个改正的机会,在座的各位一块儿监督,往后他们要是再犯错,你们就去政府告他们。”

在场的客人瞧完心里很有感触,一起给陈毅市长鼓掌。

但这事儿没完,他马上让相关部门对服务行业展开调查,把看人行事这类不正风气好好教育批评一番。

过了一阵子,上海的服务行业清晰敞亮了,不良风气完全没了。

【维护秩序刚中带柔】

陈毅的贡献可不只这点,上海的情况特别复杂,里边有国民党特务呢。有好几次,那些不法分子直接把装着子弹的恐吓信寄给陈毅。

陈毅根本没搭理这事儿,也没被吓倒,当场就下令得狠狠打击这群不法分子。一年里,警备军法处逮住六千多不法分子,端掉五十多个特务据点。

陈毅没有处决他们,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他着实不忍心。教育过后,陈毅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

有一阵子,一些坏蛋搞起了银元投机的事儿。上海的金融市场受到极大冲击,陈毅立刻下令抓人。

那时候好多百姓都买不着粮,陈毅就跟中央申请运粮食过来。新运到的粮食价钱比市场上的低,百姓生活上的需求这才解决了。

有一回,法国的记者问陈毅:“您这辈子,啥时候最让您兴奋?”

陈毅自豪地讲:“我最激动的那阵儿,就是进上海的时候。”

那时候,陈毅元帅满脸都是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当顺治帝年仅六岁登基时,他在朝堂上并没有实质的话语权。实际上,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他的母亲孝庄和皇叔多尔...
原创 如...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蜀国还是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反倒是诸葛亮的北伐一定程度延缓了蜀国的灭亡。...
参观广富林文化遗址、体验文物修... 7月21日,“沪滇携手促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走进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102名沪滇...
原创 七...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曾经意图借助七星灯给自己续命,但是没能成功。诸葛亮六出祁山心血耗尽,知道自...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索... 他身故五年后,皇帝诛其二子,并对群臣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到底是何缘由让康熙在他身死五年后...
原创 东... 云台二十八将,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为缅怀其父亲,弄出来的一个大将功臣榜,相比于麒麟阁十一功...
原创 郑... 郑和,小时候的名字是马三宝,他是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他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
靖康二年赵宋宗室南迁历史由来与... 宗室南迁,指的是靖康之难后,宋朝宗室的一次南迁过程。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日,徽宗的第...
原创 为... 韩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才能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事才能举世无双,大汉江山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