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觉得周总理同样重要
创始人
2025-07-09 09:32:30
0

1986年有两位老人出版了一本书叫《周恩来传略》,此书一经问世,风靡全球。但其中的很多段落,让人读起来感到不适。

比如:

周恩来和毛泽东共事40年之久,他对毛泽东的长处和弱点可以说一清二楚,不过有时候他对毛泽东有失直率,太轻易对毛泽东做出让步,违心地屈从了。

读完这几段,我十分怀疑,这两位老人描写的这些话到底有无历史可能,我还是始终觉得这些话缺乏依据,甚至不太公正客观。

实际上,周总理说话向来是实事求是的,比如有一次他在一次报告中说到毛主席,说,“毛泽东开始也是迷信的,甚至有些思想是落后的,他妈妈生病的时候,他还去求神拜佛。”

这句话其实没有任何攻击毛主席的意思,而是客观地说了毛主席在小时候确实是有过信佛的过程,那是在走出韶山前,受到了母亲的性格影响,而且毛主席在1936年接受斯诺采访时,也坦然说过此事。

另外周总理还在报告中说:“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是读过古书的,刚革命也注重城市。”言外之意就是,毛主席也有过片面性。

其实这也是客观事实,发生在革命早期。对于这点,我记得在《建军大业》中,有这么一段。青年周恩来和毛泽东在交流,周恩来就很发愁说,蒋介石要枪有枪,要人有人,我们什么都没有。毛泽东就说:“我们有百万大军、”周恩来诧异:“在哪里?“”毛泽东说:“中国什么最多?农民最多!那就是遍地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子,就是熊熊大火。”

从时间上看,正是1927年,当时青年毛泽东即将发起秋收起义。

所以,客观来说,周总理对毛主席的这些介绍,都是事实,没有刻意去批评的意思。因为他和毛主席的关系从来都是非常好的,这一点坚决不容置疑。

1975年3月,已经确诊癌症很久的周总理收到毛主席的信件,得知毛主席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为了不让毛主席担心,周总理专门写了700多字的回信,解除毛主席的担心。

其中写道:

主席,最近四年,我大便偶有潜血出现……膀胱癌经过两次开刀,三次电烧,已稍稍控制。另外我大肠内还有一肿瘤,位置就是40年前我在沙窝会以后得的肝脓疡病治好的地方……

周总理当时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这封信中的每个字都十分认真,为了不让毛主席担心,他写了“潜血”“已控制”等字眼,为了让毛主席不担心,周总理专门提到40年前,以说明自己记忆力很清晰。

这一切,就是因为周总理知道,毛主席此时也身体不好,不能让毛主席因为担心战友而有恙。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毛主席的秘书担心毛主席得知后会受不了,专门把这个消息夹杂在其他新闻中。毛主席得知后,眼神空洞,似乎没有什么神情。因为他从医生的口中早就得知,周总理的病情严重,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对此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是等到下午工作人员把讣告送来,毛主席看到后,突然失声痛哭,83岁高龄的他再也受不了最亲密的战友去世的消息。

那种感情,似乎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

因为毛主席知道,他和周总理的感情,从革命初期开始,已经紧紧地拴在了一起,甚至说,他们二人就是彼此的知己。

多年来,有人曾不怀好意地说,周恩来明智地认为自己是相才,比如写了周恩来从延安乘车去重庆,路过留坝苗台子镇看张良庙,到成都不看别处偏看武侯祠。

这些事实证明什么呢?证明周恩来认为自己是相才不是帅才?这些完全是胡说。

遵义会议前,周恩来确实是中央在军事上的最高领导人和决策者,但是随着革命的继续,周恩来敏锐地发现,毛泽东是个奇才,不仅在军事上有能力,在政治上也有独特的眼光。

所以周恩来意识到,似乎毛泽东更适合来领导全局。而且从性格上看,毛泽东更适合做统帅的工作,而周恩来自己的性格,适合去做具体的事务。

所以在遵义会议时,周恩来不假思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要让毛主席来领导全局,自己来辅助毛主席。

此后,毛主席正式登上最高统帅地位,从炎炎夏日到凌冽寒冬,从川西到陕北,毛主席带着战士们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在党内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都在担当一个“辅助”的二把手角色,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这些年里,周恩来干的相当出色。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周恩来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他确实非常了解毛主席,他也当然知道,只有跟着毛主席才能取得革命胜利,只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人民才会幸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在三国时期,士族之间的联姻是司空见惯的事。若因手下将领和其他势力存在亲属关系而将其开除,那刘备手下众...
原创 武... 引言 狄仁杰是一位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为唐朝政治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即使在今天,狄...
原创 回... 在旧中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牢牢地压在人民身上,让国人直不起腰杆、看不到前途,生活...
原创 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赋予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他的智谋和算计无疑是小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然而,...
原创 杀... 引言 秦国能在诸侯国中逐渐强大,最后能够统一七国,其主要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诸子百家在战国时期你方唱罢...
原创 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许真的有轮回之说,历史从一个起点开始,经过一个轮回,又到一个新的起点,如此周而...
原创 古... 精忠报国的第一句“狼烟起江山北望”,一下子渲染出了战场的萧杀和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 而其中的狼烟也就...
原创 蒙... 话说,当年蒙古人杀光了金朝的皇族,可见其对金朝的仇恨。但是他灭掉了南宋朝代之后,却保留了南宋的皇室。...
原创 开... 新中国第一次用电动杆子升国旗,这个看似简单的流程,却难倒了所有专家小组。在平时排练的时候,各路专家不...
原创 她... 在紫禁城东六宫承乾宫,有两位清朝皇后曾经居住,一位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同时也是康熙的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