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雍正王朝》:才懂太子借国库钱,而胤禛和胤禩没有借的隐情
创始人
2024-11-26 08:15:00
0

原标题:重温《雍正王朝》:才懂太子借国库钱,而胤禛和胤禩没有借的隐情

邬思道感慨道:万里江山,有朝一日都是太子的,为甚还要借国库银两,为甚今一座宅院,明一处庄园,难不成还要营造私巢?

《雍正王朝》中,在追缴国库时,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两位是真正夺嫡高手,身边的谋士都会运筹帷幄,教他们大斗术智,而太子身为储君挪借国库银子,身边养一些饭桶谋士,只教他投机取巧,卖弄小聪明,结果不仅让他丢了江山,还被终身圈禁!

要说国库银子主要是用来赈灾、筑造堤坝、修理河道等地方作用,为何官员要挪借国库银子呢?其实,国库的钱款之所以能够被外借,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康熙默许的结果。

康熙时期,官员俸禄低,家中老小要养,外面大小随礼不断,有些官员又没灰色收入,也只能开始挪借国库的钱,加上康熙大部分时间都属于打仗,平三藩、收台湾、讨伐噶尔丹,驱逐沙俄、平西北叛乱,要完成这些文治武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两样:人和钱粮。有钱就有人为朝廷效力!

而且康熙也有私心,康熙对于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老臣挪借国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阻拦。

因为康熙对于这些老臣的生存状况心知肚明,除了那些敢于中饱私囊、贪赃枉法的官员,老实的基本上都靠那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无奈之下,只好向国库伸手借钱。为了稳定官员管理阶层,康熙只好默许他们这种行为。

久而久之,连那些不缺钱的官员,甚至皇室宗亲,都跟风向国库借钱,国库借款的现象越发泛滥,长此以往,国库自然就被搬空了。

康熙晚年,官员风气败坏,政治生态失衡,置国家、百姓利益于不顾。康熙不得不出手整治,命四阿哥胤禛大张旗鼓,追比国库欠款,康熙认为国库的钱追不追回来是另一回事,但这种风气必须要杀一杀!

借用邬思道的金口分析三种人挪用国库:一是真正没钱的人,不得已为之;二是不安分的人,爱面子充当胖子为之;三是贪得无厌的人,靠借钱投资走发财路为之。

显然,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条,但他们两人的目的却不一样,一个走贤王路线,一个走孤臣路线!那么太子胤礽借国库银两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太子胤礽国库欠款是不得已为之

太子作为储君,虽然康熙给的东西很多,但是又没直接给银子,他要监国,在民间基层没有根基,既不敢结党营私,也不敢收受贿赂,除了俸禄,就是向国库借是主要来源之一。

再说,身为储君,可谓是万众瞩目,向私人借钱有损自己身份,而要靠他的一年四万俸禄根本不够花销,从他师傅王掞口中就知道,太子胤礽平时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所以对于太子来说,他的那点微薄的俸禄根本无法填补他日常生活的窟窿。

太子倒也想搞外快,但有那么多少只眼睛瞩目着自己,同样康熙也时刻关注着他,他只能小心翼翼的活着,他要是不借国库银两,按照正常日子过,也就跟四阿哥胤禛在潜邸时天天白菜加清汤,而一向生活奢靡的太子咋可能受得了这种节俭的生活!

说明什么?说明作为皇子没有灰色收入,过得也相当拮据,要说太子一年的俸禄估计都不如老九门下任伯安一年日常吃喝开销多!而老臣魏东亭也只因康熙几次下江南住在他家,搞得他倾家荡产不止,还欠国库三十多万两,这也直接要了魏东亭的老命!

而太子身份特殊,本身就是一棵大树,赏赐手下就是常有的事,而且门下的人要是有困难,他多少都要接济,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王掞最清楚太子的难处,就他主动将钱偷偷夹在书本里,给太子还“饥荒”!

三阿哥胤祉也有欠款,三阿哥是文人,他借钱是为了在康熙面前表现,做个好标杆,赢得圣心,他门下养着一些文人客卿风花雪月、写书、编书,光靠平时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自然也向国库借钱了。但可别小瞧三阿哥,他门下都是文人,随随便便卖一幅字画都有钱,所以在四阿哥胤禛找他时,他很快就把三十万两银子还清了。

而太子胤礽面对欠款五十万两银子,没有任何主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自己师父王掞的私房钱都拿出给他还账。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铤而走险,放了六个肥缺当官来获取不义之财,刚弄到50万两,却被八阿哥胤禩和大阿哥胤禔放了暗箭。

说来太子胤礽还是有点憋屈,刚出手搞点“灰色收入”就直接被抓住辫子,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诸兄弟对他的位置垂涎欲滴不说,还时时被康熙压制着,能好过吗?

就连十阿哥胤?这种普通的皇子都要比太子胤礽富裕,老十也有欠国库银两,但他有家当卖啊!

在八爷党的设定中,老八是核心灵魂人物,老九是智囊加财神爷,老十则是打酱油加、打冲锋者!十阿哥胤?借钱主要是不安分,跟风。十阿哥的老婆最多,开销也很大,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自己又没有广开财源的本事,不够了就去借,绝对不委屈自己。其实他借国库银两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搭个戏台讨好父亲康熙,四阿哥上门让他带头还钱,戏台只能被迫停工!

虽然老九是小财主,但算盘打得精,压根没给十阿哥钱,十阿哥平时缺钱,只能向借国库银子。

更悲催的是,追缴国库欠款时,老九为了让十阿哥打冲锋为难四阿哥胤禛,也是见死不救,因为清欠工作本来是得罪人的事儿,八爷党想就势搅黄四阿胤禛清欠工作,不让他顺利进行,目的就是让他没法跟康熙交代,要是十阿哥带头表率还钱了,那八爷党的计划就要落空,成了他们既出钱又出力,让四阿哥胤禛白捡个亲王!

所以就有十阿哥跑到前门大街卖家当的一幕,卖家当这种事,最多是丢皇家颜面,但不至于治罪,所以说,老十还是比太子胤礽要富裕的多,毕竟人家有家当,心不慌啊!

话说这事,也只有十阿哥能干出来,换别人还真不会,而且在十阿哥胤?的潜意识里就是:“国库的钱,不就是我老爷子的钱么,没听说过儿子花老爷子的钱还要还的?”

而且十阿哥胤?的自保之道就是:我读书少,什么都不懂,你们别欺负我,国库欠款不还不单是我自己,不要光拿我老十开刀。

而四阿哥胤禛不借钱是省来的!

四阿哥走孤臣路线,不借钱性格使然

四阿哥胤禛花销很小,对内,他没有三妻四妾,而且还有一个会持家的福晋;对外,走“孤臣”路线,他的原则是不收礼不送礼!

邬思道曾说过:四爷请吃饭都是青菜萝卜,唯独请你十三爷是好酒好菜招呼着的!

从邬思道的话中,可以看出四阿哥胤禛平时有多节俭,所以四阿哥用的人都知道他非常节俭,都不会向四阿哥胤禛开口要钱。

在胤禛的母亲德妃过生日时,多年没有走动的十四阿哥胤禵来找四阿哥胤禛一起进宫给母亲祝寿,刚进府就看见四阿哥正在吃饭,桌上四素菜一清汤,胤禛把菜吃干干净净,最后还将汤倒饭碗里与剩下的饭粒一起喝,喝完汤,看桌上掉了一粒饭粒捡起来就往嘴里送,这一幕都惊呆了胤禵!

要知道,四阿哥很早就是贝勒和郡王了,每年的俸银和赏赐也不少,在十四阿眼里他可不穷,当时他已经是亲王,被赏领双倍工资,一年大概也有2万的俸禄银子,四阿哥都这么节俭,十四阿哥都被惊到了!

其实,四阿哥胤禛以身作则,一直节俭,加上他的福晋很会过日子,日子能过得开,不需要借钱,再说以四阿哥胤禛性格来说,就算没钱也不会向国库伸手借银子。

尤其年羹尧,知道主子没钱,还给主子贵重礼品!

四阿哥胤禛的母亲德妃过寿辰,他本想给母亲祝贺时心意到就行了,没必要送那么多奢侈的东西。可是人家年羹尧已经提前派人送来了寿礼,四阿哥胤禛还怪四福晋不该收下,还让四福晋赶紧把东西退回去。

当时年羹尧只是一个四川提督,俸禄远远不如他的主子,怎么买得起这么贵重的礼物呢,说明年羹尧灭江夏镇的时候,就如邬思道所说的:年羹尧那一次赚得可不少哇!这些东西的来源四阿哥胤禛肯定也知道,所以不太愿意收。

但当看见十四阿哥空手而来,他马上改变主意了,以年羹尧这些不义之财套十四阿哥胤禵,结果胤禵还真的入套了,他任“大将军王”后,顺势提携了年羹尧当川陕总督,为四阿哥胤禛之后继位做好铺垫!

加之康熙让四阿哥胤禛做一个真正孤臣,孤臣不威胁到皇权,不结党营私,做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人,才能当上最高统治者。

而且康熙对胤禛这个“孤臣”的一举一动也是了如指掌。就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赈灾回来,百官和老八在朝阳门码头为他们设接风酒席,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拒绝离开后,康熙马上就知道了,李德全说:“什么事都瞒不了您!”说明康熙的情报系统很全面。

当然,四阿哥走“孤臣”路线,主要是不怕得罪人,不需要讨好和结交王公贵族,不收礼不送礼,所以他只有小的开支,没有什么大开销。而且四阿哥深知康熙,让他当孤臣的前提是不挪借库银,不结党私营!

也就说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一律不参与,凡是康熙反感和痛恨的事情一概不触碰,更不会给自己挖坑,一开始就摸准了康熙的心思,他最看重的就是康熙对自己的看法。挪借库银这种事,胤禛坚决不会触碰!

而老八不借款是贼的很。

老八走贤王路线,借钱不是贤王所为

在百官的眼里,八阿哥胤禩不仅是“贤王”,还是他们的活菩萨、他们的财神爷。为何呢?

因为在追缴欠款之前,八阿哥胤禩一直兼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财政、户籍等等。在管理期间,经他手已经借出去1200万两之多,此时的国库存银已不足50万两。

所谓雁过拔毛,只要官员来借钱,八阿哥胤禩都给面子借给他们,久而久之,有个错觉现象,百官们都认为皇子当中最有钱的就是八爷了,百官自然会向八爷示好,喜欢拍老八的马屁,八阿哥胤禩“八贤王”的美誉,就是通过这种恩惠而得来的。

八阿哥胤禩处处表现自己的慷慨,表现自己的贤明,就是拿着国家的钱卖自己的人情呗。一旦东窗事发,他说自己一分钱都没借,推得一干二净,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结果在康熙问罪时,自己来一句未能峻切操持,请求革去户部差事,自行放弃管理权!

康熙原本是希望八哥阿胤禩能站出来,把自己这个烂摊子收拾了,可八阿哥抱定不得罪人的态度,并没有好好把握康熙赐予的这次机会,将差事直接推给了四阿哥胤禛。

那八阿哥不借钱,八爷党的经费从哪来的?

就说年羹尧灭了江夏镇,抢走了八爷党集团的“小金库”时,九阿哥只说了一句:可惜了!而八阿哥却微微一笑,无动于衷!

说明什么?年羹尧抢江夏镇的“小金库”,只是冰山一角,按九阿哥平时掐指一算,在江南一带,光江南盐道一项,每年秘密进贡一百万两银子进他们的口袋里,这还不算其他各地输送的,更是不计其数。

再来看一下,四阿哥胤禛是亲王的时候,被赏亲王双份,领的是双倍的俸禄,每年是2万两银子,四阿哥抠抠搜搜才勉强养活一家!那老八没有领双倍俸禄,一年的工资白银只有1万两,八阿哥如果靠工资致富,要赚够1000万两,得整整1000年。

所以八阿哥绝对不是靠工资作经费撑起八爷党势力的,他主要靠会经商、会敛财的九阿哥,九阿哥这就是八阿哥的“小金库”!

京城的大大小小官员和清流,都知道八阿哥富得流油,就连康熙身边的太监总管李德全和太医凌国康,也曾接受过八阿哥胤禩给的好处,而且出手比其他王爷阔气多了。

还有一些王公贵族,因为生活奢靡,挥霍无度,骄奢淫逸,都经常开口向胤禩借钱。

但八阿哥胤禩花钱有两个用途:一是下血本笼络人心,收买人心,结党营私;二是赢得认可,图一个好名声!

但一旦轮到国家用钱,百姓有困难时,八阿哥却是一毛不拔,甚至不惜代价从中作梗,不让四阿哥胤禛他的地盘筹款救济百姓!所以这老八表面慷慨大方,暗地里精打细算!

八阿哥胤禩是一个善于经营之人,他从不缺钱,缺的是像邬思道那样会运筹帷幄的谋士!所以八阿哥的敛财手段,比年羹尧靠抢、隆科多靠贪,高明太多了!

而且他门下开不少钱庄和当铺,任伯安将《百官行述》不就是藏在八爷门人的当铺里吗,这些当铺和钱庄生意都给八爷胤禩带来了不少财富。而太子胤礽要是有老八这敛财本事,也不至于冒险走卖官鬻爵之路了!

后来雍正继位后,老八搞八王议政失败,被下令抄家,八阿哥身上还偷偷揣着1000万两银票呢,老八有的是钱,在他心里“钱就是万能的,不仅能够让很多人归心,还能让很多人舍命,没有是钱摆不平的事情”!

再来看,雍正兢兢业业执政十三年,留给乾隆也只不过五千万两银子,八阿哥随随便便从衣袖里头掏出1000万两银票。

这一对比,就知道八阿哥的财富是什么概念了,毫不夸张地说,诸兄弟中第一大富豪!

写到最后

由此可以看出,四阿哥胤禛一开始就摸准了康熙的心思,将他的“孤臣”做到底,不借钱不收礼,一步一步赢得康熙圣心,最后坐上宝座,说明还是四阿哥厉害!而太子胤礽除了身份高贵外,几乎一无所有,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不借国库也没法生存,最后还混了个终身圈禁!而八阿哥胤禩算计的太多,虽不挪借国库钱一分钱,但用心不纯,遇事没担当,拍拍屁股走人,让康熙心生反感和戒心,八阿哥算各种官心,却揣摩不到圣心,难怪会一直失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导读:此人是明朝民族英雄,为国家灭掉沿海倭患,最终却含冤死在狱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陈讲历史,每天分...
原创 王... 近几年,看小说成了人们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各种题材的小说层出不穷。 热门小说,经过市场的发酵...
原创 粟... 粟裕是大将之首,领兵作战能力是顶尖的,但他晚年的时候不被重用,这让他很沮丧。同为大将的好友陈赓一语道...
原创 白... 白袍小将 杨成武将军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5岁加入红军,17岁就开始担任团政委。杨成武肤色白净...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但在其执政晚期对于功臣大开杀戒的行为也让他的一生颇具争议...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
原创 三... 前言 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人们以神兽之名冠以英雄豪杰。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前三者是公认的诸葛...
三星堆对话殷墟|触摸数千年前的... 开栏语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视察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
原创 5... 1958年10月26日,最后一列运兵列车满载中国志愿军战士,缓缓驶离朝鲜。此时,距离朝鲜战争爆发已经...
原创 他... 他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威望不输陈粟,连土匪都服他,后授上将衔 全面抗战爆发后,赣、闽、浙、皖、豫、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