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但在其执政晚期对于功臣大开杀戒的行为也让他的一生颇具争议。
在朱元璋处死的众多大臣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傅友德的死因最为神秘。
史料中只有简单的“赐死”二字,那么让朱元璋对这位昔日心腹痛下杀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勇将傅友德
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其自小便展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弓马兵法无一不精。
在元末乱世他也早早为自己定下了征战疆场,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
为此他很早就加入到了明玉珍的义军之中,但明玉珍生性多疑,他见傅友德比自己更具才能,便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这让傅友德始终得不到重用。
无奈之下,他只好转投陈友谅麾下。
在陈友谅军中,傅友德凭借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升迁,成为了军镇守将。
在和朱元璋对峙的日子里,傅友德看出了朱元璋才是更值得托付的人,于是其转身投奔了明军,并很快成为明军的重要将领。
在和陈友谅进行鄱阳湖决战的时候,朱元璋部的战船从质量到数量均不及汉军,这令明军的士气受到了影响。
曾经在陈友谅部效力的傅友德见状主动请战,亲自驾轻舟率领士兵与陈友谅前锋交战,并大获全胜,大大提振了明军的士气。
后续战斗中傅友德身先士卒,重创了汉军主力,其也被朱元璋评为此战的“第一功臣”。
在陈友谅失利后,其子陈理依然占据着武昌,当时其在武昌城东南的高冠山上布置了重兵,这让武昌城有了一座坚固的屏障。
朱元璋知道只要攻下高冠山,他们随后就可以居高临下拿下武昌城。
但敌人在山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这令攻坚战变得凶险万分。
此时又是傅友德主动站了出来,带领士兵对高冠山发起了猛攻。
在这次进攻作战中,傅友德的脸上和肋骨处各中了一箭,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持带伤指挥作战。
最终成功攻下了敌人的阵地,为攻下武昌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傅友德又跟随徐达先后挫败了张士诚和元朝的部队,帮助朱元璋稳定了江东地区的局势,成为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战将之一。文武双全的统帅
在跟随朱元璋征战的同时,傅友德并没有放下提升自己的脚步。
在经历了与陈友谅的战斗后,其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不再是单纯的先登猛将了。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二月,元朝大将李二进占徐州。
在分析了敌我实力后,傅友德做出了坚壁清野的决定。
一无所获的元军情绪逐渐急躁,开始在徐州城周边劫掠,见元军阵型已散,傅友德便带领轻骑主动出击,击溃了元军的先头部队,并斩杀了将领韩乙。
这让李二怒不可遏,领大军前来欲与傅友德决一死战。
傅友德看出了李二急于求成的心态,于是他只在城中留下了少量军士,之后将精锐部队布置在城边的树林和荒野之中。
李二见徐州城防空虚果然上当,就在他们全力攻打城门的时候,傅友德带领精锐从敌人后方杀出,将元朝大军冲散,李二也在此战中被俘虏。
之后傅友德跟随徐达攻克了元大都,并趁王保保救援大都的空当,占据了其驻守的太原。
王保保随后率领大兵杀到太原城下,太原城中的明军人数处于绝对劣势,这令傅友德的处境极其危险。
面对这一情况,傅友德先是率领五十名敢死队冲入敌阵,杀死了许多蒙古士兵逼迫王保保将军营后撤。
此后他又乘胜追击,于深夜带领部队偷袭了王保保阵地,最终导致元军阵脚大乱,死伤无数,一代名将王保保更是只带了十八骑逃回了大同。
此役令傅友德名声大噪,也让朱元璋对其刮目相看。
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傅友德一直都是明朝最重要的将领,他还和汤和一道收复了川蜀,事后其也被朱元璋封为颍川侯。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傅友德晋升为颍国公,位列明朝开国八柱国之一。
傅友德甚至还成为了皇室姻亲,其女儿嫁给了晋王朱棡,他的儿子则迎娶了朱元璋的一位公主,这令傅友德的地位水涨船高,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傅友德之死
朱元璋称帝之后,其对于权力的执念日益加深,这在太子朱标去世后达到了巅峰。
当时朱元璋年事已高,皇太孙朱允炆年纪尚幼,这让朱元璋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为了帮助朱允炆坐稳皇位,朱元璋开始对功臣大开杀戒。
当时很多建国功臣均被朱元璋斩杀,在“胡蓝党案”期间受害者更是多达数万人。
傅友德虽然逃过了这次劫难,但他敏感的身份,注定了其不能像汤和那样善终。
据史料记载,傅友德曾经向朱元璋“请怀远田千亩”,这件事普遍被认为是傅友德被杀的导火索。
当时朱元璋认为傅友德的这种要求是贪得无厌,这会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坏的影响,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可这件事发生在洪武二十五年,傅友德却是死在了洪武二十七年,中间整整两年时间,傅友德都没有犯什么错。
因此笔者认为朱元璋杀死傅友德更多的还是为了稳定政治局势,请田不过是他找到的牵强借口罢了。写在最后
傅友德作为明朝初年的重要战将,其几乎参与了明军在鄱阳湖决战后的所有大型战役,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和文学作品中的猛将不同,傅友德不但熟读兵法,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也低调谦和,但和皇室产生的过多牵扯,还是让他没能逃过被朱元璋处死的命运。
或许当时傅友德的请田行为,是在效仿秦朝名将王翦,靠请赐田宅打消秦始皇疑虑的做法。
但朱元璋此时已经是走入暮年的老人,其心态和年富力强的秦始皇自然不同,傅友德和王翦也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颍川侯傅友德战功赫赫却死因不明》,刊登于《兰台世界》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