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26日,最后一列运兵列车满载中国志愿军战士,缓缓驶离朝鲜。此时,距离朝鲜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整整8年,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将青春,甚至生命留在了烽烟弥漫的异乡。
回家,是每个人的渴望。然而,当和平终于来临,返乡列车的汽笛声终于响起时,一名志愿军战士逆行而去,作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加入朝鲜国籍,留在朝鲜。
这名志愿军战士名叫王兴复,隶属于志愿军第四兵站战士,是什么令他作出这样的决定?他的心愿顺利达成了么?
一、战争爆发,远赴战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美军连同多国部队登陆仁川,发动对朝鲜的进攻,并威胁到我国东北领土。为保卫祖国,打击侵略者,中国志愿军赴朝参战,前后累计投入兵力逾200万,王兴复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兴复在少年时代便经历了战争。他长在大山中,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一生勤恳本分,却在抗日战争期间葬身战火。残酷的经历不仅使他对侵略者深恶痛绝,也体会到家国相连的含义。因此,当朝鲜战争的枪声打响时,王兴复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志愿军,远赴战场。
然而,王兴复并没有被派到最前线,而是编入了后勤保障部队,负责运送枪支弹药、粮食辎重。虽然不能冲锋杀敌,但是,身为一名军人,王兴复知道自己的岗位也很重要。为此,他兢兢业业地工作,穿梭在前线和后方之间,出色地完成了每次任务。
从走上朝鲜战场的第一天起,中国志愿军就是一手作战,一手援建。他们在战斗间歇帮助当地人民从事生产劳动,修复满目疮痍的家园。1953年,停战协议正式签订后,志愿军更是将全部精力投注在战后恢复工作中。王兴复自然也在其中。
1954至1958年期间,众多像王兴复这样的志愿军战士不仅包揽了朝鲜很多建筑工程,还与朝鲜人民一起务农干活。在“保证驻地不荒一亩田”的号召下,两国军民共同插秧、施肥、耕种。朝鲜人民感谢这些无私的中国青年,而志愿军战士们也体会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然而,令王兴复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异乡播种的不只是庄稼,竟还有美好的爱情。二、烽火佳人,命运多舛
第一次见到王兴复时,朝鲜姑娘吴玉实正值最美好的豆蔻年华,但是,战争夺走了她的所有兄弟,只留下破败不堪的家。吴玉实早早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既要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们,又要操持家务。
停战以后,像吴家这样需要帮助的朝鲜家庭有很多。王兴复被派到吴玉实所在的村子帮助援建,两人从此相识。
起初,王兴复只把她当妹妹看。或许因为类似的战争创伤经历,王兴复理解吴玉实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更赞叹这个小姑娘的坚强。渐渐地,在帮助她的过程中,王兴复体会到久违的家的感觉。这是自从他在战火中失去双亲之后,很久没有感受到的温暖和牵挂。
而吴玉实也越来越期待着见到王兴复。除了日常劳动,还经常跑去志愿军驻地看电影,帮王兴复做一些手头的工作。难得的休闲时光里,两个年轻人有了更深的接触,一丝甜蜜滋养着王兴复和吴玉实的心。然而,懵懂的二人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尤其对一位志愿军战士而言。
三、归国在即,为爱复员
1957年,毛主席提出全面从朝鲜撤军。
1958年,周总理访问朝鲜,志愿军撤离正式进入倒计时。
当战友们沉浸在归国的期待中时,王兴复却惆怅起来。与别人不同,此时更令他焦灼的人不在远方,就在身旁。对其他人来说,回国意味着团聚,然而,对于王兴复,却意味着分离。暗暗生长多年的情愫有了清晰的样子,王兴复告诉吴玉实:他爱上了她,想留下来,娶她为妻。
王兴复的表白令吴玉实欣喜,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担忧。两个人都明白,志愿军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女性通婚。士兵的天职是遵守命令。一边是军规,一边是爱情,王兴复该何去何从?这段在苦难中滋养的真情,只能无疾而终么?
王兴复选择了向部队领导坦白心意,求得帮助。相关的领导们得知以后,不忍心拆散他们,给予了这对年轻人充分的理解。何况这两个人的爱情也象征着中朝两国的情谊,实在是一段佳话。
1959年,经过认真商议,部队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方案:王兴复就地复员。复员后他不再是士兵,也就无需再遵守军规,横亘在他与吴玉实之间的障碍也就没有。
看到了与吴玉实修成正果的希望,王兴复立即着手提出复员申请。在中朝两国高层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申请历经中国志愿军总政治部、中国驻朝大使馆等相关部门逐级审核,在1962年得到最终批复。王兴复与吴玉实喜结连理,成为唯一经正式批准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的婚姻。二人的结合得到了两个国家的祝福,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四、叶落归根,情谊永存
值得一提的是,王兴复在朝鲜安家之后从事教育工作,与吴玉实共同养育了4个孩子,两人的家庭幸福美满。
王兴复原本以为,余生就将在这样平淡的幸福中度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家乡的思念在他心中日渐强烈。妻子看出了王兴复内心的渴望,也理解他的感受。丈夫为了这个家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如今该是她和孩子们支持他的时候。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赞同下,王兴复再一次做出重要的决定:恢复中国国籍,回到祖国。他又一次提交了一份牵动两国的申请。朝鲜当局支持他的决定,中国政府也欢迎这名志愿军战士回家。
1981年,老兵王兴复带着妻子儿女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叶落归根。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妻子吴玉实的故事既浪漫又传奇,不仅成就了两个人的幸福,也代表着中朝两国常青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