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帝都是王八蛋”这样的谬论。一般观点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皇帝指使史官在史书中抹黑明朝皇帝。
在清朝的史书编撰活动中确实存在大幅度抹黑明朝皇帝的运动与思潮,但并不是都与清朝皇帝有关,实际上清朝皇帝还与这种抹黑明朝皇帝的运动做过斗争,比如康熙帝就曾为明武宗正德帝辩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为前朝修史的传统,唐朝时正式成为官方制度。不过修撰正史的工作量巨大而繁杂,一般只有在局势稳定且财力充裕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清朝虽然在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但正式修史是在康熙年间才开始的。
康熙帝经常亲自审阅《明史》的草稿,结果发现这些史书对明朝皇帝的抹黑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于是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跟修撰《明史》的史官说:“著史之道,务必要秉公持平,不能持有私心而作偏颇之论。”
接着康熙帝便指出一处抹黑明武宗的记载。《正德实录》里记载说:有一次,明武宗正德帝收到了一封匿名的文书,便让朝廷百官都跪在丹墀(宫殿前的石阶)两旁接受调查。结果由于天气炎热,很多大臣都中暑暴毙或者病倒了。
康熙帝表示:古代的战士们经常穿着厚重的铠甲在烈日下作战,但自古以来都是战死沙场,又有几个人是热死在沙场上的。这些大臣都是跪在朝堂里面,时间又不是很长,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大臣因为中暑而暴毙呢?这实在太可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