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在击败了北方军阀后,与南方的孙权刘备三分天下。成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对于曹操本人,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不过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曹操的想法。什么想法呢?那就是曹操究竟想不想匡扶汉室?
说到匡扶汉室,很多诸侯都打着这个旗号。最为著名的刘备,从始至终以汉室宗亲之名,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收买人心。最终却僭位称王,且在汉献帝本人仍然在世的情况下称帝。你说他是真的忠于汉室吗?我想或许他藏得比刘焉深,但本质上都是一样。
而曹操的情况则比刘备复杂得多,说复杂得多原因在于,曹操重用了很多忠汉不忠曹的大臣,比如荀彧荀攸叔侄。而刘备手下能够看出忠于汉室的,只有一个关羽。还因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最终导致刘备阵营毫无忠于汉室的大臣存在,只是刘备喊着这个口号。
那么曹操重用忠汉不忠曹的大臣,就说明曹操忠于汉室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曹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利用匡扶汉室这个口号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曹操究竟有没有扶汉的心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看,首先曹操重用了忠汉不忠曹的大臣,且委以重任。
这证明至少在曹操前期,甚至赤壁之战前,曹操都可以说是有匡扶汉室的心思。但他后来被群臣拥戴为王,他没有坚决拒绝。又先后把许多忠汉不忠曹的大臣从重要的职位逼退,从这几点来看,曹操似乎已经没有扶汉的心思?可以这么理解,但也要看曹操为什么会变。
首先一个原因是,曹操想要匡扶汉室,但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因为曹操走的已经太远了,即使放权也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一旦被曹操压制的汉献帝重新获得权力,那么曹操一定会被清算。即使曹操活着的时候,汉献帝或许不会动他,但死后也一定会做。
所以曹操已经退不下来是一个问题,其次众多曹操手下的大臣,也逼迫曹操不退。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在曹操是大臣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官位有限,而一旦曹操成了皇帝。那这一批人也会因为这一点水涨船高,所以站在曹操手下的立场上,也不能让曹操退。
即使曹操排除万难退了,他们也会立即拥立曹操的儿子夺回权力。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曹操想放权也已经无法做到了。除非汉献帝能把曹操集团一网打尽,但这根本无法做到。这就像某川一样,自己是一把手,但手下的各级公务员不鸟他,一样手里没权。
因为权力还是掌握在各级官员手中,汉献帝即使名义上拿到了大权,也没有什么用。曹操没有在有生之年称帝,或许就是他最后的倔强了。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