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方朝鲜有26万余人,南方韩国有60万人,但北方却在初期吊打南方。
那么为何北方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在战争初期一直吊打南方呢?
首先,北方朝鲜率先出击。1950年6月,朝鲜军队统帅金日成在取得斯大林默许后在当月率领军队越过38线,发起了全面进攻。北方军队进攻如此之快,使得当时南方的韩国军队不知所措,瞬间被打的狼狈不堪,纷纷向南撤退,而在撤退中为了阻挡北方军队,实施了炸桥封路等行为,导致几万没有撤退的韩国军队瞬间成为了北方军队的俘虏。
其次,南北方实力差距大,北方朝鲜地区占半岛面积57%,南方只有43%,而且当时的北方地区是发达的工业区,经济相对发达;南方地区是落后的农业区,经济相对贫困。这样的差距使得南方地区无法生产出更多的武器装备,仅仅依靠美国的援助是不够的,导致了开战时南方军队武器严重不足。而北方地区武器装备可以自我生产,再加上有苏联的支持,所以在初期北方明显强于南方。
再者,南北方军队素质差距大。北方军队的素质高,北方朝鲜军队中,有有4万人曾经属于东北野战军的战斗行列,东野又是我军最强的部队,所以这4万人实力强悍,回国后,这4万人便成为了朝鲜军队的主力,他们组成了朝鲜军队的10个团,是朝鲜军队的精锐。而南方军队的素质就相对就不是很好了,南方的军队大多是由伪军改编而成,战斗力低下,根本无法与北方军队抗衡。
所以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尽管人数处于劣势,但却一直吊打南方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