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从太平军手中收复浙江,又进入福建清剿太平军残部,后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他的功劳比当时的其他督抚将帅高,班师回朝被封为二等恪靖侯。
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谁也不服谁,互相不对付,朝廷有人请两人赴宴。左宗棠是举人出身成为督抚,李鸿章是进士出身,又当过翰林。
李鸿章对左宗棠说:左公建立的丰功伟业功盖寰宇,如今是侯爵以后还会成为公爵,我只是伯爵,在爵位上比不上您,也不敢奢望。只有入阁拜相这一件事情上,您就得让我一筹了。
左宗棠听了这话也得同意李鸿章说的。原来清朝的旧例是汉人想要成为大学士入阁拜相,比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还要入翰林院当过翰林,条件有点苛刻。
嘉庆道光年间的杨遇春率兵进入新疆平定叛乱活捉了张格尔,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昭勇侯,道光帝觉得杨遇春有大功想拜他为大学士。
曾国藩就上书反对说:宰相是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调和阴阳的,并不是来赏赐有功之臣的职位。杨遇春有功可以封公爵嘛,让当大学士是不可以的。道光帝不同意曾国藩的说法,但是曾国藩极力阻止,这件事就此打住了。
左宗棠知道这个故事,也明白李鸿章明面上说他功劳大,实际上说他出身举人没考上进士没当过翰林,自己的确是举人出身,当不了大学士。但是心里不高兴也不服气,于是就在朝廷文武大臣面前说这件事,如果不能入阁拜相心里的怒气难平。
慈禧太后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于是破格赏赐左宗棠赐同进士出身还有翰林的身份,提拔他为东阁大学士。左宗棠心里畅快多了也没有遗憾了。
但是当时人欧阳昱说:虽然李鸿章言语刺激了左宗棠,但是左宗棠也有没点进士翰林的遗憾,一直没能忘记。
参考资料:《见闻琐录》
#条友必有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