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皇帝为何会先后两次废除太子胤礽?
创始人
2025-08-02 13:32:36
0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宣布了废除太子胤礽的诏书,这是胤礽第二次被废除,从此以后再也没崛起的可能。至于为何会被废除,给出的理由有很多,但真正废除胤礽的原因是这些吗?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康熙对胤礽的爱

胤礽是康熙和赫舍里的孩子,从出生就带着光环,很小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太子。

胤礽四岁的时候,一件可怕的事情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胤礽染上了天花。在当时,天花可以说是不治之症,一旦染上这种病便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来痊愈,并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这样小的年纪染上天花,胤礽的性命可谓命悬一线。而此时也正是三藩之乱的巅峰时期,吴三桂的军队正在步步紧逼,国中的局势十分危急。

面对这样的情况,康熙皇帝立刻做出决定,将所有公务交由内阁处理,之后便全身心地照料起这个患病的孩子。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于胤礽有多么重视。由于康熙皇帝年幼时已经得过天花,因此他是最适合护理胤礽的人选。

在康熙皇帝的照料下,年仅四岁的胤礽终于战胜了天花,存活了下来。这让康熙皇帝十分高兴。

看到胤礽转危为安,康熙皇帝才放下心来,恢复早朝,投入到平定三藩之乱的斗争当中。

到了胤礽五岁时,康熙皇帝又带着他前往景山游猎,胤礽连发五箭,射中一鹿四兔,康熙皇帝看到后十分高兴,认为胤礽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就在第二年,按照规定胤礽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大臣们向康熙皇帝上书,提议让太子出阁读书。

而康熙皇帝却以太子年纪尚小,不宜出阁为由,将读书的事情推迟了一年。实际上,康熙皇帝是不舍得让太子离开自己,强行又将其留在身边一年。

既然康熙那么喜欢胤礽,为何后来会先后两次把他废除呢?康熙第一次废除皇太子发生在康熙四十八年,原因就是一年前发生了诸多不愉快的事情。

废除太子的原因

当时,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等多位阿哥随驾,皇子胤禔向康熙上奏了太子负面消息,比如纵容下属敲诈勒索、胤礽自己也暴戾不仁。

此事虽然让康熙很不满,但却并没有激起他废除太子的决心,直至返京途中发生了一件事情。

某天晚上皇太子胤礽居然靠近康熙的营帐,并且从营帐的缝隙向里看,这让康熙觉得胤礽有弑君之嫌疑。

他又联想到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大约是在康熙二十九年的乌兰布通之战,康熙突然在塞外生病,可是胤礽去询问病情时却没有丝毫的担忧之色。

一来二去康熙便觉得自己的这个嫡子“无忠爱君父之念”,或许也是有这件事情的影响吧,所以才会觉得胤礽有弑君之嫌疑,回京后便把胤礽废除了。

然而,太子废除没过多长时间又被复立,主要就是因为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太过激烈。不过,太子之位虽然复立,可是康熙和胤礽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皇太子一党的贪污事件发生后,康熙第一个先抓了步军统领托合齐,而后直接将其免除了所有职位,此人的官职不输隆科多的九门提督。

审问期间,托合齐贪污受贿的事情曝光,但这仅仅只是小事情,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他和太子胤礽的结党营私。根据历史的记载,胤礽曾暗中与托合齐勾连,想要借助他手里的权势尽早上位。

也就是说太子胤礽要借助权臣手里的军队逼宫,康熙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大吃一惊,随即怒不可遏,再一次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并且圈禁之死。

由此观之,康熙之所以两次废除胤礽的储君之位,与之犯的错误有一定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他触犯了帝王的威严,触犯了帝王的利益,尤其是弑君和逼宫之罪。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北聘上取得用于电子元器件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聘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电子...
无锡汉瓷取得具有排气功能的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汉瓷特种陶瓷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宋...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即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
原创 这... 由于皇权的特殊性,所以导致几乎所有帝王在具体待遇上都是独尊的。因为这种独尊,所以就需要诸多部门的配合...
学剪辑的书籍怎么样?我翻烂3本... 最近总有人问我:"想学视频剪辑,买几本书啃一啃能行吗?"作为过来人,我书架上的《剪辑之道》《影视后期...
原创 匈... 引言: 一战结束之后,匈牙利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奉行着民族统一主义。 而这样的主义在不...
原创 凌...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其中比较大的势力,就是瓦岗军队,还有李唐大军等等。后来是李渊建立了...
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推荐:小... 嘿,各位剪辑爱好者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在网上搜“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结果发现一堆官方推荐,看得头...
原创 在... 前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实际上并不是说清朝的官员贪污成性,而是指很多表面上廉洁的官员,私底...
国宝外流:宫内秘籍《永乐大典》... 《万朝报》的曝光 虽然日军自诩“秋毫未犯”,但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二月一日《万朝报》刊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