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的月薪仅有180元,毛主席托人送他两千,主席:他是皇帝嘛
创始人
2025-08-02 13:32:44
0

要说全世界最惨的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定可以上榜。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溥仪少时就登基为清朝皇帝,长大后帝位被废,更是做过日本人的傀儡皇帝,老年时回故宫的家还需要买票才能进去,

但溥仪还算是比较幸运的皇帝,他没有为清朝的覆灭而陪葬,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新社会的一份子,每月拿着180元的工资。

虽然这样的月薪在当时来说是一笔巨款,但这对曾经是皇帝的溥仪来说,无疑是天差地别的。

面对这一现象,细心的毛主席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偷偷托人送给溥仪两千元,溥仪面对主席的赠礼,会作何感想呢?

末代皇帝的坎坷前途

1906年,溥仪出生在清廷里,他是光绪皇帝的亲侄子,也是清朝的亡国之君。

按历朝历代皇长子继任皇位的传统来说,溥仪几乎不可能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但由于光绪帝一生都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导致他到死都没有子嗣。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和皇室彻底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傀儡,而又由于国内革命浪潮不断高涨,且慈禧太后不愿意放权于光绪帝,使得清政府无限衰败。

在溥仪不到三岁时,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先后驾崩,这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清廷来说,他们的主心骨先后倒下,这对皇室是灭顶之灾。

还在牙牙学语的溥仪作为皇室唯一的幼子,在父亲载沣的操作下被立为皇长子,继承了清朝的合法统治地位,年号为宣统,他的父亲则成为了摄政王。

立幼年皇子为皇帝,在历史中是皇室即将崩溃的标志,许多朝代的最后一任皇帝都是政治操弄下的无知少年,他们的凭空而出显示了朝代更替的前兆。

由于幼年的皇帝无法掌权,导致不利于王朝发展的政令频出,这一行为不仅打破了皇室的宗法,还代表着皇室凋零、天下大乱,于是幼年溥仪的上位注定了他未来悲惨的结局。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证实了这一点,随着帝国主义的威压与国内革命浪潮不断兴起,清政府的统治力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不断被削弱,这头末年的雄狮逐渐变得应付不过来。

溥仪在紫禁城中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三年时光,在每日的早朝中,他的父亲站在他的身旁,以他的名义发出各种政令。

而坐在龙椅上的溥仪时常在打盹休息,因为他听不懂朝堂上不断传来的悲报,王朝覆灭的声浪在群臣的低语中越来越高。

在除每日学习的休闲时间里,溥仪渐渐发现自己皇帝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权力,身旁的太监宫女们总是低声下气地围绕着他,时刻等待着他吩咐命令。

不仅如此,溥仪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被阻拦,自己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无论是父亲还是大臣都对他有求必应,因此他的性格慢慢变得乖张起来。

此时的溥仪并不明白自己其实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周围人对他的阿谀谄媚只是敬畏他的身份与地位,但他们从心里都对这个小皇帝表示不服,甚至那些人精太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逗弄他。

这样的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溥仪即位三年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并且最终以革命党人的胜利告终,这场发生在中原地区的革命使清政府统治的腹地被突破,清廷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武昌首义的胜利激发了全国各地的革命热情,南方各省接连宣布了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西方列强也不再相信清政府和皇室可以重新夺回统治权,于是他们果断放弃了与清政府地合作,转而与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合作。

几个月后,溥仪在大势已去下宣布退位以保命,此事标志着中国延续2000年的封建制度被摧毁,再也不会有皇帝统治中国百姓。

虽然溥仪已经成为了亡国君,但他在各方势力眼中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封建社会已经不复存在,许多人们心中的思想却仍未改变,甚至在国民政府里也有封建残余。

因此国民政府并没有选择审判溥仪,反而让他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并提供了他过皇帝生活的全部资金,溥仪还在皇宫里娶了皇后和皇妃,他的生活与宣布退位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一开始,溥仪十分困惑自己为什么还可以活下来,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他渐渐明白为什么自己仍有许多拥趸,以及自己为什么可以继续当他的废帝。

溥仪的黑化之路

民国六年,北洋军阀张勋企图借国民政府的府院之争,趁乱拥立溥仪为皇帝,复辟大清,这是溥仪第一次感到自己被各方势力所利用。

这场复辟运动仅持续了12天,以张勋的失败而告终,溥仪却在这段简短的事件里发现,自己未来极有可能再次被当作某些人图利的棋子,而自己之所以能活下来,也是这个原因所导致,他为此感到十分郁闷。

正如溥仪所想,几年后,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他开刀的对象正是溥仪,他认为溥仪身为废帝,却仍住在紫禁城中,这是对国民政府权威的挑衅。

于是他率先废除了溥仪的帝号,并逼迫溥仪一家搬出紫禁城,溥仪只得举家前往天津投靠皇亲。

溥仪对此感到十分愤怒,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溥仪是被逼搬出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而从做人的角度来看,他已经被人多次利用,这次他更是被击穿了尊严。

一家人搬至天津后,溥仪的霉运更甚,他的妻子婉容因与另一个皇妃争宠而变得抑郁,为此染上了鸦片,甚至与侍卫私通。

作为堂堂昔日皇室,自己的皇后竟然出轨了一个下人,溥仪感到愤恨不已,他立即将婉容打入了冷宫,此举使婉容精神彻底失常,她在之后也死于非命。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溥仪本就抑郁的心理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他已经不再是皇帝,身上的威严却比做皇帝时更甚,这使得他身边的人们都十分惧怕他,溥仪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封闭。

为夺回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溥仪开始主动寻找复辟的机会,他日夜幻想着自己仍可以做回皇帝。

而在此时,日本人企图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逐渐展露出来,他们在先前的对华侵略战争中瓜分了东北地区,并在对沙俄的对抗中稳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欲还瓜分土地回中国时,日本却不这样做,反而加紧了对东北的控制。

他们需要在中国设立一个代理人,帮助他们继续进行侵略活动,而昔日的清朝皇帝、人生与事业双失意、野心不断膨胀的溥仪成为他们心中最为合适的目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主动找到溥仪,邀请他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并担任傀儡皇帝。

虽然溥仪知道此举是日本人想要利用他,且他将来的工作将会是一系列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但他仍然毫不犹豫选择了答应。

听到儿子要当汉奸,载沣感到极为愤怒,他痛斥了溥仪投靠日本人的恶劣行径,却也只能口头劝阻。

听到丈夫要当汉奸,皇妃文绣表示坚决反对,他们理应坚守民族气节,于是她选择与溥仪离婚,令溥仪颜面尽失。

父亲与妻子的反对并没有阻止溥仪踏上前往伪满洲国的道路。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溥仪已有心魔,他对重新获得权力的渴望十分强烈,从而抛却了大部分人性。

残存的生机

1945年,日军不堪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英勇反击,宣布了投降,溥仪作为傀儡皇帝,在抗日战争期间罪行累累,为日本人做了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情。

在苏联于东北剿灭残余日军时,他们发现了正欲逃亡日本的溥仪,由于当时的中国又起战火,局势尚未明朗,于是苏军先将溥仪逮捕进入了苏联的监狱。

苏军对待日本战俘是十分残酷的,他们会将日军赶到西伯利亚地区开荒,命令他们种土豆和挖矿。

而当他们发现俘虏手脚有冻疮或出现疾病时,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失去劳动能力的日军当场杀害,或者将他们扔进火炉中。

溥仪在苏联的监狱里待了近5年,苏联人并没有像对待日军一样对待他,反而给予了他特别优待,他们为溥仪提供了优渥的饮食起居条件,还为他定时体检。

此时的溥仪认为自己又一次被当作了棋子,而自己的价值应该十分不菲,于是在最开始,他尽显傲慢,把负责照顾他的苏联人当作了自己的仆人,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但溥仪渐渐想到苏联人有朝一日要把他送回中国,而他在抗日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足够让他死千百遍。

于是他开始向苏联高层写信,乞求永远留在苏联,当苏联人看到溥仪满是卑微语气的信时,他们感到十分不屑,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溥仪对自己的后半生产生了绝望,好在接下来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溥仪在抗日时期与日军紧密合作,自然知道日本人犯罪的很多细节,他希望自己可以凭借揭露日军罪行的方法得到宽大处理。

于是在出庭作证期间,溥仪慷慨激昂地揭发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大量罪行。

在他陈词时,对面的日本人明显变得坐立不安起来,溥仪生动的描述使他们噤若寒蝉,只得等待最后的发落。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在与中国的协商中决定将溥仪送回中国,得到消息的溥仪心凉了一大截,他带着赴死的心情踏上了回国路。

伟人的慰问

回国最初的几年,溥仪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在长达9年的监狱时光里,他的名字不叫溥仪,而是与监狱里其他犯人一样,以一串数字命名。

起初,溥仪依旧一身锐气,监狱里与他一同居住的,是他早在伪满洲国时期被一同俘虏至苏联的下人,这些人一直将溥仪认作自己的主子,表面上叫溥仪的编号,私下里仍叫他皇帝。

因此直到此时,溥仪仍不会独立的生活,他身边的下人们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刷牙洗脸,为他铺床叠被,而他自己则什么都不需要做。

监狱的领导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很快发现了这一点,新中国建立的是人人平等的社会,绝不允许这样充满封建思想的事情存在。

于是领导们与监狱警卫员相配合,时刻提醒溥仪早已是一位普通人,并教他学会独立生活,在监狱漫长的时间里,溥仪最终改正了这些陋习。

待溥仪出狱时,他已经是广大普通人的一份子,而他出狱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工作讨生活,但由于他昔日皇帝的身份,几乎所有的门店都不敢招他干活。

好在政府及时地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溥仪在政府的安排下得到了一份植物园的工作,还娶了一个老婆。

溥仪的前半生既有风光无限,又有荆棘坎坷,总的来说十分高调,但当他被特批出狱后,他就暗自发誓要以普通人的身份度过余生,不枉新政府对他的照顾。

伟人毛主席听到溥仪重新做人的消息后十分感兴趣,于是在溥仪出狱的第二年,他主动接见了溥仪。

见到主席后,溥仪眼含热泪,他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此前所犯罪行的忏悔,以及对新政府可以给他机会的感谢。

听到溥仪真挚的倾诉,毛主席感到十分欣慰,之后考虑到溥仪年事已高,并且他亲身经历过许多历史事件,于是毛主席便派他担任文史资料专员,让他可以在晚年发挥自己的余热。

彼时的中国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在此期间,毛主席几乎没有吃过肉,在牵挂灾区百姓的同时,他也想到了昔日习惯锦衣玉食的溥仪是否会感到不适。

于是在一次座谈会上,溥仪被特别邀请,两人谈及私生活时,溥仪称自己月薪为180元。

毛主席听到后顿感他的窘迫,于是开玩笑般地建议将他的工资涨到200元,座谈会结束后,毛主席让工作人员将自己的稿费拿出2000元,送到溥仪的家中。

当溥仪拿到那2000元后,他不禁湿润了眼眶,面对党和伟人的关怀,他在余生的每一天都在感恩新社会带给了他新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北聘上取得用于电子元器件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聘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电子...
无锡汉瓷取得具有排气功能的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汉瓷特种陶瓷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宋...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即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
原创 这... 由于皇权的特殊性,所以导致几乎所有帝王在具体待遇上都是独尊的。因为这种独尊,所以就需要诸多部门的配合...
学剪辑的书籍怎么样?我翻烂3本... 最近总有人问我:"想学视频剪辑,买几本书啃一啃能行吗?"作为过来人,我书架上的《剪辑之道》《影视后期...
原创 匈... 引言: 一战结束之后,匈牙利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奉行着民族统一主义。 而这样的主义在不...
原创 凌...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其中比较大的势力,就是瓦岗军队,还有李唐大军等等。后来是李渊建立了...
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推荐:小... 嘿,各位剪辑爱好者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在网上搜“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结果发现一堆官方推荐,看得头...
原创 在... 前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实际上并不是说清朝的官员贪污成性,而是指很多表面上廉洁的官员,私底...
国宝外流:宫内秘籍《永乐大典》... 《万朝报》的曝光 虽然日军自诩“秋毫未犯”,但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二月一日《万朝报》刊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