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武则天》曾言:“定鼎帝王皆巨眼,缘何珠璧弃深宫?”盛唐之际,女皇武则天独揽大权,冲破封建束缚,开创全新时代。武则天一生中,曾有无数传奇故事,令后人感慨不已。
在很多人提到武则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她威武的女皇形象,纵观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武则天成功打破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诸多限制,进而走上权力的巅峰。对于这样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人物来说,在对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特殊价值。
通过对武则天的一生进行了解便会发现,在其晚年时期,曾被逼退位,而后将权力交还李唐家族手中。按理来说,退位后的武则天完全可以享受着安稳的晚年生活,可在其退位后不到一年便突然离世。在我国专家对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进行分析后表示:连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真正的原因。在武则天离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为何世人会有着如此言论呢?
贞观年间,武则天是唐太宗后宫中的一位才人。按理来说,身为后宫女子,她应该将精力放置如何博得皇帝宠爱之上,可在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则天却并未得到皇帝的重视。如此一来,她便开始为自己谋求一些新的出路。一次意外情况下,武则天与唐太宗之子李治相识,虽然在辈分上,两人有着一定的差距,可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却日久生情。对于李治来说,他从未遇到如此令自己倾心的女子,基于这一原因,李治便将武则天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在唐太宗驾崩后,李治顺利继承皇位,已然成为皇帝的李治自然希望将武则天迎回后宫。起初,李治希望将武则天立为皇后,可受朝臣们的影响,他的愿望未能达成。纵然如此,在李治的后宫中,仍无人能与武则天的地位相媲美。在后来的日子里,李治对武则天越发信任,
每当李治出现一些身体方面的问题时,他便会将朝政交于武则天处理。基于唐高宗的影响,武则天开始对前朝政事有所涉猎,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高,李治在位后期,武则天甚至能够与其一同来到朝堂之上,与大臣们协商国家政务。久而久之,武则天的野心越来越大。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成为太后,可她却仍把控着朝中大权,代替皇帝处理政务。在后来的日子里,武则天无法满足这样的地位,而在其67岁那年,便正式从儿子手中夺权,成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皇帝。在武则天登上皇位后,她便开始大力推行改革政策。
与男性皇帝相同,武则天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后宫”,这也使得她将许多男宠招进宫中,陪自己玩乐。虽在武则天看来,男宠不过是如同嫔妃一般的存在,可在武则天的庇护下,部分男宠却肆无忌惮地挑战着朝中大臣的底线。
公元705年,朝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最喜爱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被诛杀,武则天也被逼退位,以太后的身份继续居住在皇宫当中。可在武则天被逼退位后不久,她便于上阳宫内离世,结束其传奇的一生。在有关专家对武则天之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之所以武则天会在退位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与她和男宠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在武则天担任皇帝期间,她可以肆无忌惮的招纳男宠,可在成为太后之后,武则天却没有合适的理由,将男宠召入宫中。
长时间的抑郁情绪,使得武则天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终,在82岁时,武则天抑郁而终。了解过这些情况后,专家则表示,连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武则天的真实死亡原因。
结语通过对武则天退位后的诸多情况进行分析便会发现,虽从表面上,看武则天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皇帝,可一个人并非十全十美。在后世对武则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其个人道德方面的缺陷,与其人生中的政治功绩,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由此便可发现,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形象,若凭借单一想法对其进行判定,则会使我们无法探寻真正的历史。受此观念影响,现代社会中,人们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面对武则天,而在评判武则天的功过时,大家也能以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