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强渡乌江天险,毛振华等6人是如何迂回到敌人后方的?
创始人
2025-07-30 13:02:32
0

1934年12月,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剩余的3万多中央红军来到了湖南省通道县。连续的作战失败使得部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未来红军的出路在哪里,中央领导的想法也不统一。李德,博古坚持部队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贺龙、萧克部会合。然而这时周恩来据可靠情报已经获悉,蒋介石已经调派湘军何健、桂军白崇禧、粤军陈济棠和国民党中央军薛岳纵队,在北上湘西的路上布置数道封锁线,已经形成了口袋阵,只等“请君入瓮”了。

面对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时还没有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果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红军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蒋介石早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去钻口袋阵呢?”。毛泽东建议:“红军应该继续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过乌江,到贵州北部建立黔北抗日根据地。贵州只有王家烈(黔军)的部队,而黔军虽有5万部队,但是其战斗力很差,部队行军打仗带两支枪,只有一支可以打仗,另一支是烟枪”。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认同,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中央召开了通道会议,改变了北上湘西的行军路线,西进贵州。

1934年底,中央红军西进贵州,连克连捷,迅速占领了贵州东南黎平、锦屏、剑河、施秉、台拱、镇远各县城,计划下一步渡过乌江天险,占领遵义。遵义是黔北重镇,繁华而人口稠密,计划以这里为中心,发动群众,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

乌江又称黔江,是贵州的一道大川,从西南贯通贵州中部,向东流,整个贵州被它隔成两半,号称贵州第二大城的遵义,就位于乌江以北。乌江水深不可测,水势急流,鹅毛也要沉入水底。敌人听说红军准备渡过乌江,早已把江南岸(敌人在江北,红军在江南)的船只销毁殆尽,敌人在江北所有的渡口构筑严密的炮火工事,同时蒋介石又命令国民党中央军薛岳纵队从后方赶来,企图前后夹击,把红军消灭在乌江以南。

1935年新年元旦之际,红军分别由

余庆迴龙场渡口,江界河渡口,茶山关渡口开始渡江,这篇文章我主要讲的是红军从江界河渡口渡江的故事。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央把从

江界河渡口

渡过乌江,消灭江界河渡口北岸守敌的光荣任务,交给了红一军团第二师,由红军总参谋长,有“谋帅”之称的刘伯承亲自指挥。

江界河渡口有新老两个渡口,新渡口与老渡口约有600米的距离,北边的(敌方一侧)两个渡口之间有一条互通的道路,敌人利用这条互通道路,可以在新老渡口之间互相支援。同时刘伯承又向当地的渔民打听到,距离新渡口上游2公里处有一个叫老虎口的地方,这里水流不急,可以划船过去,但是这个地方尽是悬崖峭壁,红军过江之后需要顺着悬崖峭壁上的藤蔓攀爬上去,才能迂回到新渡口。

刘伯承在了解到江界河渡口的实际情况后,随后开始部署作战策略:偷渡加强渡。具体的作战方法是,老渡口投入一个营,10只竹筏,新渡口是主攻方向,投入2个营,50只竹筏,两个渡口同时强渡。同时派一个连的兵力埋伏在板壁山附近,一旦北岸敌人在新老渡口之间利用互通道路互相支援,要用密集的火力坚决阻断。最后刘伯承又命令以“毛阵华”为首的36人突击队(一个排),6只竹筏,从上面所说的老虎口偷渡过江,突击队偷渡过江后首先以手电筒灯光为信号,江对岸的红军收到信号后,新老渡口迅速组织队伍按计划开始强渡。

1935年1月2日,夜晚,刘伯承下达了江界河渡口渡江的开始命令,因为天黑可以相对减弱敌人的火力,减少红军的伤亡。首先以毛阵华为首,率领36人突击队到老虎口提前偷渡。36人,每6人一组,毛阵华被分配到了第二组。然而不幸的是,这6支竹筏下水后,过了30分钟左右,其中的5支竹筏都因水流太急,黑暗里无所指向,竹筏在江中被江水冲走了2里多远,因顺着水流才得以靠岸,弃筏沿水边摸索而回。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筏(毛阵华组)是否已顺利到达北岸或已被水冲走,实难预料。又过了20分钟,北岸也没有发出顺利到达的手电筒灯光信号,第二筏(毛阵华组)毫无音讯,于是被迫宣告了偷渡计划失败,夜晚偷渡加强度整个作战策略的失败。

1月2日的夜晚,对于周恩来、毛泽东等也是一个不眠夜,偷渡+强渡的策略失败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国民党中央纵队距离此地的路程已不到2天。于是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同意,将中央直属纵队仅有的5门迫击炮,也送给了江界河渡口刘伯承处。有了迫击炮就可以炸掉敌人在江北的火力碉堡,于是1月3日天亮时分,刘伯承重新部署,开始强渡。时间紧迫,首先一门迫击炮精准炸掉新渡口对岸的

堡垒,2个营的兵力快速登上竹筏,奋力划向对岸,同时江南岸边以密集火力配合掩护正在过江的2个营。面对红军的猛烈炮火,敌人果然从老渡口派来了援兵,结果被埋伏在板壁山的红军顺利截断。

眼看2个营的兵力就要到达北岸了,然而这时敌人突然组织了密集火力对准我渡江红军射击,红军死伤很多。就在这危机时刻,敌人后方突然出现了蠕蠕欲动的几个人,此时的敌人哪有功夫顾及后方。这几个蠕蠕欲动的人慢慢地接近到了敌人军士哨的地方,突然对准敌人抵近射击,接着一个手榴弹,把敌人的军士哨打得落花流水。敌人慌了,不清楚后方到底多少红军,丢盔弃甲,逃之夭夭。于是这几个人迅速占领了敌军阵地,渡江的红军也乘机登岸。这时大家是否有些奇怪,敌人后方突然出现的几个人是谁呢?其实他们就是昨天夜晚偷渡失败,原以为失踪的第二组,毛阵华组的六位英雄。

1月2日夜晚,老虎口偷渡,毛阵华所登的第二筏,在急速的江流中,也失去了掌控。但是,竹筏不知怎么的,最后竟然靠在了北岸(敌岸)。上岸后,毛阵华随即拿出手电筒,但是发现手电筒已浸入了江水,无法照出亮光来,因为距离敌人太近,也不能向对岸喊出声音,所以就没有办法向对岸的同志发出:“我已顺利到底彼岸”的信号。毛阵华等6人上岸后,攀上了悬崖峭壁,迂回到了新渡口。6人在新渡口找了一块隐蔽的地方,冷静的等待着一举消灭敌人的绝佳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文/寂寞的红酒 打开欧洲地图,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在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和波兰之间有一块狭小的土地...
原创 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一时期留名青史的...
原创 中... 1896年,李鸿章首次访美,豪华的高楼大厦和先进的政治制度极大震撼了他,为了让清朝得以延续,在《庚子...
区博小知识|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仅盛行于汉代帝后以及“同制京师”的诸侯王、王后所使用的一种最高规格葬制,也是“黄肠题凑...
原创 清...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皇宫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甄嬛传》里就有这样...
小美国凌晨2点:美国人在外国的... 肯·卡尔弗斯的小说《小美国凌晨2点》中描述了一个美国第二次内战已经发生的故事。小说以流亡美国人罗恩·...
原创 日... 说起日本,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就是日本人的爱整洁,因为这个国家爱整洁是出了名的,走在日本的马路上,可以是...
原创 难... 前言 《三十六计》之一的“空城计”,不仅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计策,更是我国国粹京剧之中非常有名的一段...
原创 金... 在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当时很多高手包括了蒙古军队开始围攻全真教,全真教的那些道士们就感叹自己...
原创 要... 如果有人问《三国演义》中谁打的败仗最多,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回答“刘备”。确实,在三国中,刘备除了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