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众多,为何他戎马一生却被人低看,存在感低?
说到三国,就不得不提到英雄这个词汇。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一段深刻史事。在三国时期,也出现了大批量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战场上金戈铁马,为属于自己的国家征战。今天,笔者想提一位非常有将才能力的将军,他虽为国征战四方,却无奈存在感极低!
前文中笔者提到的这个人物,正是著名的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的鲁肃。很多人都知诸葛亮计策无双。却不知鲁肃比他也是不相上下。如果不是鲁肃的计谋,恐怕东吴真的会赔本折兵。那么三国中的英雄众多,为何他戎马一生却被人低看,存在感低?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孙策死后,江东地区刚刚统一,所以孙权成为了东吴最大的霸主。吴国之所以能够稳坐江山,主要是因为吴国出了很多能独当一面的军师。无论是孙权本人,亦或是周瑜和鲁肃,都是东吴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但因为性格不同,也导致时常政见不同。
鲁肃当时就已经预感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甚至,他未来会将汉朝吞并。可周瑜却不这么看,他冒失的想要直接吞并荆州,这一举动很有可能让东吴赔本折兵。所以鲁肃向孙权进谏,希望他能以保住地盘为主要核心,再考虑扩张的问题。孙权同意了鲁肃的想法,也决定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
但孙权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对鲁肃的建议有了很大的不满。所以在鲁肃时候,孙权加快了自己扩张的步伐,竟然直接吞并了荆州。虽然荆州的确成为了囊中之物,可却也因此和刘备等人彻底闹翻。
孙权从也觉得自己做法有错,可能因为他从未想过要一统天下。而鲁肃,所看重的是大局观。所以,在鲁肃去世以后,吴国虽稳定,却无法再扩张。倘若鲁肃一开始跟的是有野心想要一统天下的君王,不知结果是否有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