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个
家族庞大
、
子孙兴旺的大家族
里
,起名字是件难事。长辈们一般会给自己的晚辈按照一定的编排制度进行区分。那么,
“
姓氏
+
家族
名字
”
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这样就能快速的理清楚大家的辈分,有的家族过于庞大乃至
同根同源
的人都相互不认识,见到了会问一句:“你是哪个字辈的?”在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作为皇帝有
二世,三世乃至千秋万
世
,自己子孙的辈分字号,做祖宗的也早就给他们选好了。那么这里我们首先来谈朱元璋。
草芥出身的朱元璋,凭借自己的本事当上皇帝后,想着自己以后肯定会
子孙兴旺
。在起名字这件事上,
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就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研究出一套特别的命名方法。
翻阅史籍不难查到,
出身卑
微
没有高贵的皇族血统,
沿街乞讨
。
就靠着乞讨,他认识了许多能人异士,然而那个时候正好是元朝末年,政府
腐败不堪
,
暴乱四起
,有的官兵甚至当街抢夺百姓财产,朱元璋对此非常愤怒,那个时候他就立志,自己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社会状况。
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郭子兴,这个人可不一般,算得上是朱元璋的伯乐。郭子兴没有想到,如此胸怀大志,见识远大的人才居然只是一个平民。
郭子兴认为,
此人以后肯定会有大作为
,所以很有先见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他的女儿后来成为了朱元璋的皇后。
皇天不负有心人,朱元璋凭借的一身的本事与运气,成功坐上了皇位,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放松下来,不断推行有利于平民百姓的政策,得到百姓的
爱戴和拥护
,有的时候还
与乞丐
相谈甚欢
做人没有忘本。
在元朝统治的时候,蒙古人占据着
绝对的血统优势
,他们认为汉人的血统是
愚蠢、落后的血统
。汉人的地位处于历史上的最低点,这可能也是激发百姓起了
推翻元朝统治
念头的根源。元朝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是
以汉人为尊
,就没有被人看不起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对国家社稷有功的臣子,才能由皇帝亲赏姓氏和名字。
后来朱元璋跟着一群有着同样理想的年轻人,加入了抗元战斗。蒙古人不许汉人有自己的名字,他们抗元的第一步就是要为自己取一个新的名字,迎接新生。一开始朱元璋的一个好兄弟给他起了朱兴宗的名字,朱元璋认为这个名字很好,一直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反元叛乱正式爆发,他才给自己起名朱元璋,提醒自己不忘使命。
怎么有生意呢?朱谐音“诛”,就是斩杀的意思,“元”代指元朝。“璋”在元朝是一种武器。那么,朱元璋这三个字拼在一起,表明了朱元璋是
斩杀元朝
开创新天地
的伟大人物。这样的起名方式放到现代可能有炫耀之意,但是对于一个单纯的小百姓,已经是算是
有
文化,有内涵,有底蕴
的好名字了。
朱元璋做了皇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书中看到
阴阳五行学说
,大赞这个思想的先进性,正巧,他正为后代们的
名字辈分如何取字
伤脑筋,于是就顺其自然的把
五行学说
融入了辈字中。
朱元璋给儿孙取字的时候,大量运用五行学说。除此之外,朱元璋给自己儿子取名字的时候,还自创一套特别的取名方法,以
绝句
定字
。朱元璋的儿子每个人都有朱元璋为他们写的一首绝句诗,那么以后属于这个儿子
分支的子孙后代
,就以这首绝句诗作为他们的辈分的代称,这样就能很好的
区分
朱元璋的曾孙、曾曾孙们到底属于哪一皇族血脉?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所有名字放一起咋一看,的确前后并不搭架。而稍微细心的人能够注意到这其中的
奥妙
。朱元璋的智慧不得不
令人折服。
寻常百姓人家为了使自己的儿女好养活,都会取“阿猫、阿狗”这样的贱民,而朱元璋身为同等出生的平民却能有如此
远大的见识
,再给自己这个问题上
大费周章
,这也暗含着朱元璋希望自己能有千秋万代,
子嗣
绵延不断
。
在现代,人们到处修建祠堂、重修族谱,这就直接需要给子孙定好辈分。辈分具有
寄托和期盼
之意。其实为自己的子孙定辈分定字号,也是为了
敦亲睦族
,纪念先祖的伟大功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族群的价值观念。我们不得不感概先辈们的
智慧与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