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姓氏有别,我想题主想问的应该是秦始皇是否氏赵,那么我也就按照秦始皇是否氏赵来解释。
姓氏的由来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鉴外纪》
先秦时期,姓和氏是有区别的。
姓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血脉,例如上古八大姓之姬姓。在西周之初分封的诸侯中,光是姬姓之国就达到53个。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他们同出一脉,能够更好的护卫王室(虽然后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所谓的血缘关系已经不顶用了)。
氏则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因为氏的来源大抵分为国名,封地名(也有别的,例如以家中排名为氏的),这在当时是贵族才具备的。赵国的祖先就因为获封赵地,便改为了赵氏,并以此为荣。可以看出,当时氏确实是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因此,先秦时期,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并且只有男子才能称氏,女子只能称姓。直到秦始皇统一以后,姓何氏的区别才慢慢消失。
赵国和秦国的祖宗起源
上面已经提到过,姓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起源。赵国和秦国都是嬴姓,便代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嬴姓同姬姓一样,都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帝舜时代,名叫大费,被帝舜赐姓嬴。这是秦、赵两国姓的渊源,而它们氏的来源则要追溯到商末。
商末之时,有一个大将,名叫蜚廉。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恶来便是秦国先祖,因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杀死,秦国一脉由此没落。而季胜则逃过一劫,他的后代造父还因为驾车有功被周穆王赏赐了赵城。
(秦国祖先)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史记·秦本纪》
这也是赵国国君氏的由来(以封地为氏),而秦国一脉也跟着沾光改名为赵氏。
秦始皇的氏
分析了秦国先祖的氏,再来说说秦始皇的氏。
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
非子(秦国开国先祖)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赏赐了秦地。按照当时的习惯,秦国王室的氏就应该为秦而非赵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史记·秦本纪》中后面的记载中,都是以秦为氏的,秦嬴,秦侯,秦仲皆如此。那么,我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秦始皇氏秦?
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的记载再一次打了我的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名政,氏赵。为何秦始皇会以赵为氏,而非秦。有人说是因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所以以赵为氏。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我更加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为了抹黑秦始皇。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史记·吕不韦列传》
这段描述,漏洞百出,可行度极低,那么司马迁这么严谨的人为什么还会如此写呢?这就要考虑到当时的朝代了——西汉。
历朝历代,为了宣扬自身的正统性,都会编造一些东西。例如秦灭周后,就宣扬了五德始终说,秦为水德,周为火德,故秦能灭周。
这里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秦始皇并非秦氏子孙,那么汉灭秦就说得通了。
结语
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宗,秦始皇是姓赵吗?
秦国和赵国确实是同一个祖先,但是秦始皇并非氏赵,而是氏秦。如果真要问姓的话,那也是嬴姓,而非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