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去世后,护士长吴旭君讲主席会见尼克松背后故事,哽咽落泪
创始人
2025-07-12 14:02:09
0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下,

中国的外交环境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度处于不理想的状态。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恰恰是这种处境使得中美两国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随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更是来到了中国访问。

此次尼克松访华,也是被众多媒体称之为是

改变世界的一桩大事

尼克松和周总理握手的画面更是被永远定格,意义深远。

因为此时的毛主席身体抱恙,按照计划,应由周总理全程负责接待尼克松,对此,尼克松虽有遗憾,但也表示了理解。

然而,就在尼克松抵达中国不久之后,

毛主席突然表示要见一见尼克松

,这令毛主席身旁的众人很是诧异。

晚年,

担任毛主席保健护士长的吴旭君

在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

更是几度哽咽,那么,毛主席接见尼克松的背后到底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01世乒赛打开中美新局面

1971年3月21日,毛主席决定派出我国的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举办的

世界第三十一届乒乓球锦标赛。

这次是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六年的复出,自然也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做出此决定之后,毛主席也是多次指示吴旭君。

要及时搜集各国媒体对我国乒乓球队的评价,并向其汇报。整个世界乒乓球赛举行的期间,毛主席都一直对赛事保持着高度的关心。

4月6日,在世乒赛即将要结束的时候,毛主席收到一封文件,是由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的

“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

毛主席拿到报告的时候,周总理已经在报告上做了同意的批示,毛主席在浏览之后,

也是对该文件进行了圈阅,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在将文件退回之后,毛主席心中却始终放心不下。当晚,因为身体欠佳,毛主席也是早早地服用了安眠药准备入睡。

晚上十一点多,在安眠药的作用下,毛主席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然而,就在身旁的人都以为毛主席睡着的时候。

毛主席却突然出声说起了话

,因为含糊不清,吴旭君仔细听了几次才听清,原来,毛主席心中仍然记挂着美国乒乓球队的事情。

毛主席说道:

“给王海容打电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吴旭君听闻很是诧异,这与毛主席下午的批示完全相反。

吴旭君担心此时的毛主席在安眠药的影响下,

会有些神志不清

,因此,不敢第一时间贸然地将这个决定传达出去。

再三考虑之后,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吴旭君只好想办法让毛主席再讲一次。

于是,吴旭君便当作没有听到,继续坐在一旁。

不一会,毛主席便问道:

“小吴,我刚刚让你去办的事情怎么还不去办?

”听闻,吴旭君说道

:“主席,您刚刚说什么了?”

于是,毛主席便又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对此,吴旭君也是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吴旭君问道

:“主席,您下午刚刚圈阅过文件,怎么现在又改主意了呢?

”关于其中缘由,毛主席并没有多说。’

只是吩咐吴旭君时间不多了,要赶紧安排此事,于是,吴旭君赶忙通知了王海容,虽然事情安排妥当了。

但是吴旭君心中仍然十分的忐忑,她担心自己会错意,当晚,吴旭君一夜未眠,辗转反侧。

次日,毛主席按响晨起的铃声之后,吴旭君第一个冲进了毛主席的房间,紧张地问道:

“主席,你还记得你昨晚说的话吗?”

毛主席笑着说到:

“看把你紧张的,我记得清清楚楚”

,听到毛主席这么说,吴旭君心中的石头才总算是落地了。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这个决定,

才使得中美两国的关系有了修复的机会,最终得以实现建交。

0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尼克松在获悉毛主席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去往中国访问之后,很是高兴,其实早在此前

,尼克松就已经多次主动向中国示好

借此机会,尼克松更是直接下令结束了中美贸易禁令,并且放宽了对中国的航空和货币管制。

在两国关系逐渐回暖之后,

尼克松更是派遣了基辛格于1971年7月秘密来到了中国进行访问,为自己之后访华做足了功课。

然而,就在基辛格离开中国不久之后

,陈毅元帅便因病去世了

,面对失去爱将的事实,

毛主席伤心欲绝,备受打击。

在此之前,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本就不佳,陈毅元帅的逝世对毛主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后,

毛主席便突发休克,被送到了医院

而当时距离尼克松访华也仅仅只剩下了九天时间。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毛主席的安全着想,也就取消了毛主席与尼克松的会面,由周总理代为招待。

尼克松在得知此次前来中国不能与毛主席见面之后,深表遗憾,早在此前,尼克松不止一次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但即便如此,尼克松也表示了谅解。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半左右,

尼克松乘坐的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

随后,舱门便缓缓打开,尼克松与夫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

紧接着,

尼克松便伸出手向着前来迎接自己的周总理走去

,见状,周总理更是热情地迎了上去。

终于,

两只跨越了大洋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现场的无数媒体更是及时地将这一画面定格了下来。

随后,为了表示对尼克松的欢迎,周总理更是在机场为他准备了检阅仪式,仪仗队的规模之大,让尼克松不禁感叹。

机场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周总理便陪同尼克松来到了国宾馆,好让尼克松在房间

做简短的休息,以缓解路上的舟车劳顿。

03会谈背后的故事

也就是在这时,位于中南海的毛主席突然将吴旭君叫到了床前,毛主席告诉吴旭君:

“你给周总理打个电话,我想立刻见尼克松。”

清楚毛主席身体状况的吴旭君虽然有着片刻的迟疑和担心,但仍旧听从毛主席的决定,通知了警卫员,让其向周总理报告。

与此同时,吴旭君更是通知了众多一直以来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人,其

中包括司机、生活管理员等等,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的产生,

吴旭君更是联系了毛主席的医疗组

,让他们随时待命。

其实,不仅吴旭君紧张,周总理在得知消息之后也是非常着急,此时的尼克松也刚刚进到酒店休息。

于是,周总理赶紧通知了礼宾部的司长,让他与美方沟通相关的事宜,

当尼克松得知毛主席要接见自己的时候,他很是激动。

于是,在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尼克松一行人驱车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一见面,毛主席便开玩笑的说道

:“我们的老朋友蒋委员长该不高兴了。”

毛主席的一句话瞬间让尼克松缓解了紧张的心情,中美双方的工作人员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考虑到毛主席身体欠佳

,原本商议只让毛主席和尼克松会谈十五分钟,

但是随着不断地交谈,

毛主席竟然和尼克松整整聊了六十五分钟

期间,毛主席和尼克松抛开眼下的政治问题,更是就哲学泛论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两人宛如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聊得很是尽兴。

纵使毛主席看上去仍有些虚弱,但是能够看得出来,毛主席的心情非常不错。在毛主席和尼克松谈话的期间。

坐在一旁的周总理也是捏了一把汗,

对于毛主席的情况,周总理是知晓的,正因如此,周总理才很是担心。

在毛主席和尼克松交谈至十五分钟的时候,周总理见两人谈话没有结束的趋势,自然也是不好进行干涉,

只能低头看了一眼手表

随后,周总理更是再次看了两次时间。倘若放在平时,在接见外国领导时,低头看表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

但是眼下,周总理心中万分紧张,在毛主席交谈的时候,

周总理的眼神也是几乎没有离开过毛主席

,时刻关注着毛主席的一举一动,以防发生意外。

同周总理一样,在另外一个房间

,还有一群人也在为毛主席的状况而提心吊胆

,这群人便是包括吴旭君在内的工作人员。

04一代伟人,豁达开明

在吴旭君的吩咐下,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早已经为毛主席准备好了食物,防止毛主席低血糖的发生。

不仅如此,

毛主席的医疗小组更是直接在隔壁房间进行待命

提前打开了所有的抢救药品,所有的医护人员更是进入到了“以及战斗”状态。

甚至,

他们都已经将强心剂提前吸到了吸管中

,可以说,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做出了万全的准备。

据吴旭君透露,

他们几乎是按照最坏的打算去做的准备工作

,他们表示,

即便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他们也有足够的信心能将毛主席救回来。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坚强的毛主席挺了过来,不仅如此,还同尼克松一连交谈了一个小时之余。

待到尼克松离开之后,已经几乎是在强撑的毛主席尽显疲惫之色,

甚至只能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离开。

于是,所有的医护人员便陪同毛主席坐上了返程的车,将毛主席顺利地护送到住所了才离开。

随后,吴旭君便扶着毛主席进屋休息,并且告知毛主席:

“我们就在门外候着,主席有什么事情按一下铃就可以。”

毛主席见吴旭君如此严肃,还调侃她说:

“不要搞得这么严肃。”

见到毛主席还有心情说笑,吴旭君这才稍微放心了些。

其实,

毛主席一直以来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都是比较豁达的,

早在1961年,毛主席在畅游长江之后,就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论过“接班人”的问题。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于生死是有所准备的,1963年,罗荣桓去世之后,就生死的问题,毛主席曾经与吴旭君有过一番长谈。

罗荣桓去世之后,毛主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吃不少睡不好,后来在与吴旭君交谈的时候,毛主席更是直接表示,

希望自己死的时候,吴旭君不在旁边。

毛主席希望能够给吴旭君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不想让她看见自己临终前饱受痛苦的表情。

期间,虽然吴旭君几次打断毛主席,不希望他再继续谈论死的事情,但是毛主席依旧就生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待生死,

毛主席表现得十分从容,豁达

,展现出了作为一代伟人应有的风范。

尤其是在1971年,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之后,毛主席更是多次将生死的问题挂在了嘴边。

1973年11月,毛主席在与澳大利亚总理进行谈话的时候,毛主席更是直接说道:

“我和周恩来是看不到中国的革命结束了。”

也许,毛主席自己的身体情况,毛主席自己本人最为清楚,在1975年,毛主席对医生说道:

“上帝给我发了请帖,邀请我过去看看。”

此时已经八十二岁的毛主席也许已经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毛主席去世之后,众人也并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意愿,将毛主席的遗体进行火化。

纵使毛主席觉得留下他的遗体对后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

但是作为新中国的建立者,毛主席理应被后人永远记在心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观看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以后,有太多的感触,和心灵上的震撼,伟人一生都在为了祖国强大和人民...
原创 晚...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
原创 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被酒,夜径泽...
原创 此... 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
原创 新... 笔者:杰鲁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说是如果新冠疫情发生在古代的时候,以新冠疫情的扩散速度,以古代...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何大多以失败... 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收尾,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一、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
原创 梁... 一、先要“批判”两个人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梁山好汉跟瓦岗群雄谁更厉害?就是一个“伤害性很强”...
原创 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汉武帝在他那一代完成了他应该做的事儿,人们自然敬仰他。汉朝建立初期,民生凋...
原创 苏... 苏联向日本服软了?普京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
原创 英... 四大文明古国无疑是历史长河最为灿烂的瑰宝。他们分别是:中国,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 一位英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