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军入关之时,大明百姓真的是夹道欢迎吗?
创始人
2025-07-12 13:32:24
0

中国古代的王朝的家天下模式,决定了百姓对于“皇帝是谁”这个问题并不十分关注,底层人民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生活,能否吃饱,吃了上顿还有没有下顿。毕竟,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不仅受到政权的剥削,还受到地主的剥削,加之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维持生计尚不可得,安能有时间去关注天下大事?对于百姓而言,谁能让日子过得好,那么便支持谁做皇帝。当然,在近代主权国家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之后,这个说法便不再适用,对于“我国”和“外国”的观念界限愈发明确,当然这是后话。

清军入关之初,绝大多数底层百姓是没什么感觉的。明朝时期贪腐之风盛行,百姓在苛政之下,苦不堪言;明朝皇族大肆侵占百姓土地,修建所谓皇庄,并强迫百姓成为为其劳动的农奴。明朝末年,出于战争的需要,朝廷征收所谓的三饷,进一步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可以说,在明朝打车和皇族的剥削之下,百姓生不如死。因此,百姓对于这个“大明王朝”并没有太多好感,参考李自成多次能在短时间内集结上百万穷苦百姓加入农民起义军,便可知百姓对于明王朝有多么痛恨。

清军入关之初,虽然也存在圈地等剥削百姓的行为,但由于其剥削程度远小于明朝时期的官吏和皇室,故引起了一定的反抗,但规模并不如明末农民起义那般巨大。

至于知识分子,最初则对于清军持一种友好的态度。在明王朝残余势力,如南京的福王朱由崧而言,对于李自成的仇恨,远大于对清军的仇恨。当时南明政权内部普遍建议采取所谓“联虏平寇”,即联合清军平定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势力的策略。而北京的文武大臣,由于清军入关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所以对清军可谓是夹道欢迎。而清军在进入北京后,的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保护明朝皇陵,甚至给景山的歪脖子树带上铁链,以惩罚其“弑君”之罪,收买了一波人心。

然而,随着清军南侵,南明上层对于清廷的幻想破灭,一部分汉族地主阶级在忠君爱国观念的影响下,坚决抵抗清军,如史可法。同时,清军颁布了剃发令,更是加速了江南地区百姓与清廷的矛盾激烈程度,引起了不小的抵抗。当然,这些抵抗最终都被清朝所镇压下去。

因此,清朝入关之初,绝大多数的百姓对于这一事件持无所谓的态度,多数的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由于自身利益没有受到损害,且受到清廷拉拢,所以自然地站在了清朝这一边,如剃发令的建议者孙之獬,此人最终为清廷殉国,可见部分汉族知识分子,地主阶级与清廷关系之坚固。而江南地区的部分百姓和知识分子,则选择反抗清廷。

当清朝最终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的措施。顺治皇帝下令停止圈地,并且将明朝时期藩王占据的土地返还给原土地所有者(或后代),此举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明末农民斗争取得的战果;剃发令的执行也松弛不少,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减轻赋税,改良科举,拉拢汉族的士人。在这一系列措施实行之后,清朝的民族矛盾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观看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以后,有太多的感触,和心灵上的震撼,伟人一生都在为了祖国强大和人民...
原创 晚...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
原创 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被酒,夜径泽...
原创 此... 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
原创 新... 笔者:杰鲁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说是如果新冠疫情发生在古代的时候,以新冠疫情的扩散速度,以古代...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何大多以失败... 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收尾,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一、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
原创 梁... 一、先要“批判”两个人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梁山好汉跟瓦岗群雄谁更厉害?就是一个“伤害性很强”...
原创 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汉武帝在他那一代完成了他应该做的事儿,人们自然敬仰他。汉朝建立初期,民生凋...
原创 苏... 苏联向日本服软了?普京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
原创 英... 四大文明古国无疑是历史长河最为灿烂的瑰宝。他们分别是:中国,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 一位英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