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被任命为公安部的第一任部长,此后罗瑞卿长期主持公安部的日常工作,直到1959年卸任职务。在这之后,曾经担任昆明军区第一任司令员的谢富治被任命为公安部的第二任部长,1972年,谢富治病故,李震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公安部的第三任部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安部的第三任部长李震的故事,李震的结局怎么样呢?
李震出生于1914年,河北藁城人,出生于一个农民之家,与抗日名将郝梦龄是同乡。而且李震也与郝梦龄颇有渊源,幼年时期的李震读书成绩很好,奈何囊肿羞涩,读不起书,后来是郝梦龄出钱资助了李震,供他求学。李震也非常争气,考入清华大学,成为那个年代少见的高级知识分子。
1935年,日本策划了“华北五省自治事件”,不久之后,轰轰烈烈地“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李震也受到感染,加入了山西太原民训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中。1937年,23岁的李震加入我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之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前往山西国民革命军官教导团,担任了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此后李震一直在太行军区参加对日作战,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李震陆续担任了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以及代理主任等职务。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后,李震进入十二军,担任了十二军副政委的职务,之后他跟随二野挺进大西南,参与了解放西南的作战,是缔造新中国的功臣之一。
建国后,李震被任命为重庆警备司令部第一副政委,不久后,他带领十二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授衔时,李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李震被调到沈阳军区,陆续担任了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以及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为解放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以及沈阳军区的发展壮大做了一定的工作。
1966年,李震离开沈阳军区,被调到公安部,担任了公安部的常务副部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公安部的部长是开国上将谢富治,李震主要配合谢富治开展公安部的日常工作。当时恰好是“十年特殊时期”,谢富治在公安部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作为常务副部长的李震自然也参与了部分冤假错案,犯了错误。1972年,谢富治病故后,时年58岁的李震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公安部的第三任部长。担任公安部部长后,李震继续与康生等人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冤枉了很多无辜之人。
1973年,上级部门追查一份有关陈伯达的材料,查到公安部李震那里,这次李震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于是在10月20日晚上,服用安眠药后在公安部机关大院的地下热力管道的地道内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59岁。1977年,在李震自杀后四年,第十七次全国公安会议报请中央批准后宣布了对李震的调查结论:畏罪自杀。一位革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最终落得了这个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