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杀了魏忠贤后,为何大明就垮台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
创始人
2024-11-15 23:09:32
0

原标题:崇祯杀了魏忠贤后,为何大明就垮台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

宠幸熹宗连历两,白丁好古累升三。 余年缢毙遗名臭,与共贪官落笑谈。

明朝时期,魏忠贤专政,东林党人备受打压。崇祯皇帝继位后,直接斩杀了他,结束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可笑的是,当朱由检信誓旦旦地要中兴大明时,却发现自己治理下的大明朝还不如魏忠贤时期呢!

最后,李自成打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临死前,他还说:“诸臣误我”,他身旁的王承恩却说:“忠贤在,何至于此......”

魏忠贤的发家史

魏忠贤出生于公元1568年,早年他过婚,还有一个女儿。不过,魏忠贤的出身并不好,再加上他身上又有一点功夫,逐渐成为了市井上的一个无赖。

年轻的时候,魏忠贤非常的喜欢赌博,结果欠了别人很多钱。被逼无奈之下,他进入了皇宫当太监,自此改名为李进忠。其实,太监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机遇的话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可是,上天却给了魏忠贤一个机会,很快他便认识了太子宫的太监王安,而且还得到了他佑庇。更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贤还结交了朱由校(后来的皇帝)的奶妈客氏,与她成为了对食。

公元1620年,先皇驾崩、朱由校即位,因为早前魏忠贤对还是太子的朱由校极尽谄媚,后者继位后便开始重用他,提拔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这个职位在当时可是权倾朝野。

与此同时,朱由校还是一个“木匠皇帝”,他不喜欢上朝,每天只喜欢干干木匠活。如此情况下,大明朝的政务全部都落在了魏忠贤一人身上,逐渐形成了魏忠贤专政的局面。

话说,朱由校执政时期,大明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是东林党,一派是魏忠贤。因魏忠贤势大,很多东林党人士遭到了迫害,大臣杨涟、高攀龙、周宗建等人接连被杀。

简而言之,明朝后期尾大不掉的“东林党”,在魏忠贤时期被铲除得一干二净,甚至连东林书院都被拆毁了。可想而知,朱由校时期的魏忠贤有多么厉害,难怪会称自己为“九千岁”。

可惜的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朱由校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再加上他又没有子嗣,所以皇位便传到了崇祯皇帝的手里,魏忠贤也迎来了自己的死期。

魏忠贤与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继位后,他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除掉魏忠贤,东林党的一些残余分子开始纷纷上述罗列魏忠贤的罪状,为此崇祯将魏忠贤贬到凤阳。

不过,崇祯皇帝并不准备放了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又找了一个借口要将他抓起来。自知大势已去的魏忠贤,在一家客栈里自杀了,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故事说到了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魏忠贤死了,大明朝便迎来了政治清明的时刻,百姓也要安居乐业了。奈何,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魏忠贤去世后,大明王朝开始陷入军阀割据之中。各地百姓纷纷起义,朝中的武将却惨遭打压,崇祯皇帝没有一天安生过,危机感甚至比魏忠贤在的时候还要重。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城。看着大明江山毁在自己的手里,崇祯皇帝大呼:“(大明)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皆为奸臣所误......”

有意思的是,跟随在崇祯皇帝身边的王承恩却感叹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那么问题来了,王承恩为何会这么说呢?他说的话有道理吗?答案是肯定的。

魏忠贤是东林党的克星

根据一些资料的研究,东林党算得上是大明朝的“蛀虫”,这些人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位,但是在关键问题上却“和稀泥”,不肯做出任何的努力和牺牲。

比如,众所周知,大明朝后期的财政问题非常严重,对此崇祯皇帝想要加征南方的商业税。可是,南方的商业与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东林党人千方百计地阻挠。

既然财政收入不能通过增加商业税来解决,封建时期朝廷又没有其它的大额税收,只能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崇祯皇帝本以为自己“累吾民一年”就可以解决问题,但一下却“累吾民十几年”,老百姓不反对他才怪。

话又说了回来,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大奸臣,但是他却是一个办实事的人。回看魏忠贤的发展生涯,他的身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便是“无赖”,这或许与他的出身有关系。

对于东林党那群人,魏忠贤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比如:在征收南方商业税的问题上,崇祯皇帝会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选择了妥协,但魏忠贤却不会。

他不仅征收南方豪门大户的商业税,而且征收的额度非常高,虽然东林党人频频弹劾魏忠贤,但是大明朝的天下并没有乱,老百姓的日子反而还能“得过且过”。

另外,这些征收上来的钱还被用在了打造关宁铁骑上,在对战后金的生涯中,大明朝为何屡屡占据上风,便是因为有着关宁铁骑的存在。曾多次解决明朝的外部危机。

魏忠贤去世后,东林党、崇祯皇帝都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可笑的是,一个是暗自窃喜,终于除掉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一个却是悲惨局面的开始。

后来的局面也比较的清晰,没有钱的支撑,大明朝的财政一年不如一年,税收都压在了农民身上,陷入了恶性循环。同时,没有了钱的支撑,山海关守军的战力一年不如一年,外部危机一天天严重起来。

有意思的是,朱由检在临终之时,还曾告诉自己的弟弟:“魏忠贤精明,对我们也比较忠心,有什么事情可以和他商议,他也值得你信任......”

或许在那个时候,朱由校就看透了东林党人的真面目,但崇祯皇帝却没醒悟,他与东林党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最终误了自己,也误了大明朝200多年的天下,才有了“诸臣误我”那句感叹。

对于魏忠贤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从远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多个王朝,战争几...
熊野古道:日本的神秘千年灵途 在日本本州纪伊半岛的南部,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熊野古道如同一根岁月的丝线,悄然蜿蜒其中。当你踏入这片...
原创 左... 左宗棠的贡献不可忽视,尤其在新疆的收复上,堪称功不可没。然而,这场战斗的背后却是巨大的牺牲。在一次关...
原创 1... 在中国晚清历史中,提起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而在这四位重要人物当...
原创 隋... 麦铁杖是隋朝著名的将军,一生多次立战功。麦铁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因此隋文帝并没有任用他...
原创 历... 作者是起点最近几年新晋的大神作家,从2018年开始了网文之旅,尤其擅长历史小说的创作,并且他的作品风...
原创 在... 自古异乡生活就充满了艰辛,更何况是承担起传播文明的重任,身处他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故土的情感几乎无...
原创 他... 1948年8月,辽南军区的司令员曾克林被调任至东野第7纵担任副司令员。尽管从职务上来看,他由纵队级正...
原创 他... 1955年9月,解放军首次进行军衔授予前,名单被送到了毛主席那里。当毛主席看到皮定均被拟授少将时,他...
原创 公... 李世民的去世在《旧唐书》中被简略记录为:“皇上在含风殿驾崩,年仅52岁。”这一简短的描述显然没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