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东六宫承乾宫,有两位清朝皇后曾经居住,一位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同时也是康熙的表妹。另一位是本文要探讨的女性,她在清朝历史上的存在虽短暂,却在短短的四年内成为清朝第一宠妃,生前被尊为皇贵妃,死后被封为皇后。这样的荣誉在当时极为罕见,她就是孝献皇后。
当时的皇帝并未打算立她为皇后,母亲还为他介绍了另一位来自蒙古的表侄女。这位女子性格纯真温厚,心地纯洁,然而却并非皇帝所钟爱的类型。对于皇帝来说,他追求的是真正的爱情,而非别人强加给他的妃子。孝献皇后刚入宫时只有十八岁,这在现代看来刚刚成年,如同刚刚踏入大学,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然而在古代,许多女子在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嫁人,而她成为已嫁之女子,只不过是嫁给了皇帝而已。她的容貌极为美丽,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她出生于江南,却不仅具有江南女子的端庄秀丽,还兼具汉人女子所独有的英姿飒爽,且她还极具才华。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子正是皇帝钟爱的类型,于是,在紫禁城墙内的皇宫中,一段奇妙而特殊的感情开始上演。
孝献皇后初入宫即受到皇上的宠爱,迅速被封为贤妃。而其他宫女初入宫时,常只是答应和一些贵人。这足以表明皇上对她的喜爱。仅过一个月,她就由妃子晋升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孝惠皇后。然而,皇帝对她的宠爱不仅于此,他还想将她封为皇后,甚至废黜原有的皇后。在朝廷上,皇帝不能随意封废皇后,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由于阻力重重,他未能废黜原有皇后。
然而,这位女子仅入宫两年就怀孕,生下一位儿子。在后宫中,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生下儿子。而她成功诞下儿子,且正是皇上最喜爱的儿子,因此,她的地位更加稳固。这个儿子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但皇帝对他的喜爱令他高兴得几近哭泣。皇帝甚至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预示着将来有可能立他为太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备受宠爱的儿子仅活了一百多天就夭折了,给皇帝带来沉痛的打击。更令他伤心的是,他最喜欢的女人因孩子去世而抑郁,最终也去世。她去世时只有二十多岁,年轻而宠爱的儿子和女人相继离世,对皇帝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他追封她为皇后。四个多月后,他也因患重病而离世,年仅二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