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权牺牲后:无人能当彭总的参谋长,最后竟从毛主席身边挖走一人
创始人
2025-07-08 21:32:53
0

人生在世三十七年,能有多大的成就?岳飞已经收复了建康,平定了游寇;康熙已将三藩平定,开始远征准喀尔;他们都名垂青史,甚至在后来有了更大的作为,可有些人,明明能有远大前程,生命却戛然而止了。

抗战时期,无数英雄皆为家国牺牲了自己,左权便是其中之一,也许不少人不知道他,但毛主席愿为他破例,周总理称之为“党之模范”,彭老总专门组建暗杀队,要为其复仇,可见左权有多重要。

但人已死,终究不能复生,日子还得过,仗还得打,左权本是彭老总的参谋,于整支队伍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现在谁能顶上来,又能和彭老总配合默契,这让所有人犯了愁。

最后还是彭总眼光毒辣,一眼看中了毛主席身边的一人,解决了参谋的空缺,究竟是哪位能人,入了彭总的眼呢?

牺牲在日军炮弹下的副总参谋

1942年,日军对我军太行山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扫荡,为了保存实力 ,我军没有正面与日军对战,选择立即转移,但重要物资与文件一个并不能落下,转移也并不轻松。

当时驻扎在太行山的是彭德怀带领的队伍,能力自是没的说,虽然物资难运,但是他们还是转移的飞速,只不过人的腿脚哪能及得上飞机呢。

日军不止在地面对我军发起猛烈攻击,更是派出了飞机,展开了空袭,彭总的参谋左权当机立断,送彭总先走。

彭总哪是会抛弃战友的人,可左权却知道彭总对整只队伍大的重要性,他拒绝了彭总的让自己先突围的命令,几乎是派警卫员绑架着彭总离开的。

左权前脚刚派兵掩护彭总迅速撤离,后脚就遭遇了日军的飞机。

原本左权是有机会避开的,但是他眼见自己的战友还在与日军奋战,还有群众未撤离干净,他坚决要回去与他们共同战斗。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眼看就要冲出日军的包围圈了,大家都看到了生的希望,左权还在冲队伍喊着,冲啊,杀啊,结果在这最后关头,日军的飞机带着炮弹来了。

在日军炮弹落下的时候,左权选择第一时间大声呼喊“卧倒”提醒身边的战友,而自己却被炮弹击中,当场牺牲。

已经安全了的彭总,再得知关于这个他最信任的副总参谋的消息,便是战士们递给他的左权的配枪,和左权已经牺牲的消息。

要知道左权才三年十多岁,孩子才刚出生没多久,就毅然的离开了家庭,跟着彭总开始了 百团大战,他可是彭总身边最得力的副将。

除了他,放眼整支队伍,还有谁敢在关键时刻反驳了彭总的决策,还能让彭总不震怒的。可是这一次,他反驳了彭总,却牺牲了自己。

这让彭总怎能不伤心不难过,可是战争还在继续,悲伤只能先咽下,彭总派人安葬了左权,便准备开始谋划下一次行动了。

可没想到,敌人是真的不做个人,日军把左权已经安葬好的尸体翻了出来,还当做战利品一样合影留念,登报宣传。

看到这一幕,彭总火爆的脾气再也忍不住了,此仇不报哪有脸面再见英雄家属。

彭总迅速组建了一支三十人的敢死队,派他们分成几波,秘密潜入日军所在的饭店,当日军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敢死队动手了,用最狠辣的手段,将日军歼灭。

虽然手段并不光彩,但相比日军的无耻,我们已经算很礼貌了。这也算是为曾经牺牲的将士们报仇雪恨了。彭总心中对左权的愧疚也能少了一点。

彭总的参谋谁来当

彭总在军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能当彭总的左膀右臂的人,哪个单拿出去都是能带兵打仗的,左权就是因为在军事上相当有能力,才被彭总看上的。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左权本身就是个有志的上进青年,在认识了宋时轮之后,就算是正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为了能够让自己成为能够拯救这个国家的人,他还曾在苏联深造,学成归来之后,便成为了工农红军中的一员。

由于军事理论扎实,又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在指挥和组织上能力都很强,在加入红军不过四年的时间里,左权便已经成长为一个可以指挥作战的参谋长了。

也是在此时,他的能力与战斗的决心,被党内所有的同志任认可,在彭德怀任职八路军副总司令兼前方负责人的时候,被任命为参谋长。

左权与彭德怀配合默契的达成率百团大战,反围剿作战,还有关家垴战役等多场战斗的胜利,这所有的胜利,可以说左权都是功不可没的。

在左权牺牲后,这个参谋长的位置应该谁来坐,才合适呢?

首先一定是要懂彭总的,战场上的局势向来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手下没办法领会上级的意思,还得花费时间去解释,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

要的是彭总一个指令,就知道接下来事情应该怎么办,下一步应该往哪走,仗该怎么打的明白人。

这么一看,罗瑞卿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和左权一样都可以说是彭总的左膀右臂,一样的懂彭总,在军事才能上也不差。

可是,说到底,罗瑞卿对于政治要比军事更擅长,要不最初也不会让他主抓政治了,把他调走了就相当于把萝卜换了个坑,可是坑还在啊,于是罗瑞卿不行。

那就换各个方向,先找军事人才。我军中可不缺军事人才,大病大红花脏大的将领们,那个在军事上没有独到的见解呢,况且他们还作战经验丰富。

那么和左权有着相似经历的陈奇涵呢,在也曾参与过反围剿等不少战役,担任过红军参谋长,还是抗大校长,这样的人物总该可以了吧,可是在这个时间点,陈奇涵在搞情报,这对于当下是相当重要的,就算想调他也调不开。

那就调个不搞情报,还在战场的人来吧,罗荣桓此人便被推举了出来,作为一个从曾经给多次与敌军正面展开激战,还歼灭敌军数千人,次次逼退敌军的将领,他一定是很符合朋友的作战风格的。

可他最后也没能成为彭总的参谋,因为大家商议之后觉得,罗荣桓但对于山东的重要性要过彭总。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早在不到一年后,罗荣桓的确一改我军之前在山东的颓势,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那么究竟谁来当彭总的参谋长才是最合适的呢,大家一时间都有点犹豫,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当大家全都陷入沉思与纠结的时候,彭总已经直接向毛主席要人去了。

还得是曾经的搭档

彭总点名要的这个人叫滕代远,在此之前的他,还在抗大当校长,培养人才。

别看他在教书育人,仿佛是个柔弱文人,但其实他教的都是军事知识,教给学员的都是如何打仗,如何打胜仗的关键要领。

滕代远1904年出生,1924年入党,1927年就已经跟随在毛主席身边了,当年毛主席考察湖南时,身边同行的就有滕代远一个。

才入党三年,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就敢在面对敌军的时候组织同志们反击,并且成功突围,气得敌人悬念上三千大洋通缉他,三千大洋,那在当年可是比巨款啊。

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就如此有胆识的小伙子,前途自然一片大好。1937年的时候,经过了十几年的历练,毛主席任命滕代远为军委参谋长,此时的滕代远手下管着的可是新四军啊。

能得到毛主席的信任与欣赏,这是莫大的荣幸,而滕代远从没有辜负这份欣赏,在毛主席身边从未掉过链子。

毛主席事务繁忙,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多,作为毛主席的参谋长,他的事情更是一点不少,不止要辅助毛主席,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去解决。

但凡经他手处理的事情,没有一件需要返工的,由他呈交给毛主席审阅的电文从没有出过 纰漏。

但凡有大事需要决策,他总能把可能性想到万全,在主席做决策的时候,提供帮助。这样一个好帮手也难怪彭总想要过来了。

但彭总并不只是因为这点就向毛主席要人的,其实说起来,彭总和滕代远也算是老搭档了。早在1928年平江起义的时候,彭总和滕代远就是战友了。

那时在湖南,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国民党,但是我党已经在湖南开始建立基层组织,打游击战,可是这样的小打小闹,并不能动摇根本,于是起义势在必行。

起义的地点,便定在了关押了我们六百多同志的平江县城,领导这场起义的就是彭德怀和滕代远。

使他们两人一起带领战士们加上群众们,想国民党发起了进攻,事发突然又来势汹汹,打了国民党个措手不及。

让他们成功占领了平江县,县城地方虽然不大,但是这次起义的胜利,却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和他们一起起义的队伍便是后来的红五军,在平江县局势稳定了之后,他们便率部向井冈山进发。

在井冈山经历了好一番苦战之后,井冈山根据地成功建立,他们俩成了最大的功臣。

有过早年的默契合作,彭总对于滕代远印象深刻,听闻他在抗大任校长,给抗战培养了不少指挥人才之后,彭总想,这样的将才,该上战场了。

打过仗的铁道部部长

毛主席当即同意了彭总的要人请求,毕竟滕代远作为彭总的参谋长是够格的也是合适的,于是滕代远便在1942年从抗大的校长,变成了彭总的左膀右臂。

虽然滕代远和彭总只是在抗战期间有过短暂的合作,但是老朋友般的合作,让他们在抗战后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为抗战的结束铺就了一条更为平坦的道路。

在抗战结束后,滕代远被派去收复失地,后来又前往晋冀鲁豫军区,成为了徐向前的搭档,负责给刘邓大军保驾护航。

此时的他把统筹指挥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为了确保我军通行,他带着队伍,修路架桥,简直无所不能。

别看滕代远很忙,但是打仗这件事,他从未马虎过,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不再面对敌人的时候,滕代远便已经被任命为铁道兵司令员了。

但新中国成立之后,战争逐渐离我们远去,滕代远手下的也不再是铁道兵,而是变成了铁道部。

滕代远从一个个司令变成了一个部长,远离了军营。不得不说的是,滕代远厉害的不只是打仗,铁道部在他领导下,上下一心,令铁道事业发展的极快。

中国铁道,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的初具规模,不管是依赖进口,还是派科技人员去学习理论知识,滕代远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有人说修路、铺桥一件油水很大的工作,可身居高位的滕代远面对那么多的金钱,万一再来点诱惑,他真的能不动摇么,是的。

滕代远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贪念,尽职尽责的做自己的工作的时候,还不忘监督家人们。

就连自己的儿子想要让他帮忙在北京寻找一分工作,都被他言辞犀利的拒绝了,就连小儿子 考大学的推荐信,他都没给写,坚持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绝不搞特殊。

滕代远不愧是当年毛主席彭总都看好的人,虽然最后没在军队中发展,但是他为铁道部所做的一切,足以令后人敬仰。

一个不弄权,也不为财的官员那是相当难得的。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曾经身处战场,所以他们知道人生在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曾经的战友想要见到的,畅想过的祖国的河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没见到,所以只有活着的人帮他们达成所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当顺治帝年仅六岁登基时,他在朝堂上并没有实质的话语权。实际上,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他的母亲孝庄和皇叔多尔...
原创 如...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蜀国还是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反倒是诸葛亮的北伐一定程度延缓了蜀国的灭亡。...
参观广富林文化遗址、体验文物修... 7月21日,“沪滇携手促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走进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102名沪滇...
原创 七...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曾经意图借助七星灯给自己续命,但是没能成功。诸葛亮六出祁山心血耗尽,知道自...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索... 他身故五年后,皇帝诛其二子,并对群臣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到底是何缘由让康熙在他身死五年后...
原创 东... 云台二十八将,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为缅怀其父亲,弄出来的一个大将功臣榜,相比于麒麟阁十一功...
原创 郑... 郑和,小时候的名字是马三宝,他是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他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
靖康二年赵宋宗室南迁历史由来与... 宗室南迁,指的是靖康之难后,宋朝宗室的一次南迁过程。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日,徽宗的第...
原创 为... 韩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才能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事才能举世无双,大汉江山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