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漫长多姿,在历史长河中无数霸权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角,尔后最终又消失在历史的尘嚣之中。
很多个世界性的大帝国都曾经登上历史舞台,像人类展示着他的强大,但是有这么一个国家,原本是寂寂无名的小国,没想到十几年的时间,突然间征服了大片领土,成为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然后突然就分崩离析,从此消失,像是人类的一场梦一样。
这就是马其顿帝国,他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十几年的时间征服了几乎所有已知的土地,如果不是有帕米尔高原当着,压力上大很有可能会和东方的中国一决雌雄,征服了已知的土地,这种级别的英雄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
但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样,亚历山大的成功也不是突然的,他的成功要得益于其父亲腓力二世留下的遗产,正是这位世界级别的好父亲给儿子留下的遗产,才最终让亚历山大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伙伴骑兵
原本马其顿属于希腊世界北部的一个偏远小国,国内也是纷争不断,二十三岁继承王位的腓力二世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落后而又内乱纷扰的国家,但腓力二世绝不是平庸之辈,在他的改造下,马其顿将慢慢崛起成为一个强国。
当时的马其顿地方贵族势力过大,经常动不动就勾结外族威胁国家,还时不时搞点小叛乱什么的,让本来就是希腊世界边缘角色的马其顿更加寂寂无名混乱不堪。
腓力二世上台后,面对如此的局面,充分吸收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明白只靠武力解决国内不团结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就算一时用武力镇压了判断,但时间一长又会有新的叛乱份子出现。
腓力二世处理问题的智慧后来给了亚历山大大帝深远的影响,面对“敌人”,有时候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腓力二世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个绝好的主意,这个主意不但消弭了地方的叛乱,而且还留下了马其顿最强的军事队伍“伙伴骑兵”。
腓力二世的办法很高明,他把那些地方上的贵族都集中到宫廷之中,让他们和王族一起接受各种教育,地方贵族和王族一起接受教育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这样又助于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只有把地方上各个势力都团结起来才能让国家发挥出最大的实力,下一代在一起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家认识统一了之后,慢慢的也就没人想着要背叛这个国家了,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会为这个国家而战。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人共同学习文化和骑射格斗知识,这些不但在军事技术上有着统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有着深厚的情义,这一点是任何制度和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有最亲密的关系在能在战场上互相信任,把危险的地方留给信任的人去守护,这样的军队才具有最强大的战斗力。
事实上这些人的共同的学习,后来就成为了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中最核心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们称之为“伙伴骑兵”,任何一种命名都没有伙伴两个字在战场上意义重大。
腓力二世正是依靠这种地方贵族和王族一起学习的办法,留给亚历山大了一只最团结也是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后来正是以这支武装力量为核心,马其顿帝国开启了他的辉煌时代。
(2)联盟策略
再强大的个人也没有集体的力量强大,前面说道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是他军事力量的核心,但是这只是马其顿内部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要想征服世界,还必须要有同盟军,腓力二世找的这个同盟军就是希腊世界诸城邦。
中国有句俗话叫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用在希腊身上也非常合适,希腊世界文化发达,经济军事实力都非常强大,在打败了波斯帝国之后,希腊世界本该迎来自己的辉煌时代,没想到希腊城邦中两个实力最强的带头大哥为了争夺谁是老大,居然打了起来。
这一打不要紧,一下子就打了近三十年,整个希腊世界全部都卷了进去,其他城邦纷纷站队,这就是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又被人们称作是古代的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彻底消耗了希腊世界的实力,内斗不要紧但他们都忘了敌人还在那里看热闹,这个敌人就是波斯帝国,自从希腊衰落之后,波斯帝国秉承趁你病要你命的想法,不断欺压骚扰希腊世界,整个希腊可以说是苦波斯久矣。
这个时候马其顿崛起了,他明白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就必须有更大的作为,于是腓力二世以复仇为名,成立了一个叫做“科林斯同盟”的组织,腓力二世担任统帅,联合希腊各个城邦准备远征波斯,彻底打败这个经常欺负自己的老对手。
这就充分体现了腓力二世的统治智慧,马其顿在崛起的过程中,也成遭到过希腊联军的抵制,马其顿称霸之后,并没有把他们当做是敌人,而是把他们统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更大的敌人,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智慧,深刻的影响了亚历山大大帝,此后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巧妙运用统治技巧和处理国际关系的胜利。
正当腓力二世踌躇满志的时候,他突然就被刺杀了,一切都落在了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头上,人间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父亲,但世界从此多了一个人类极限的天才,年纪轻轻的亚历山大没有辜负父亲留给他的伙伴骑兵和科林斯同盟,正是依靠这由内而外的两支可靠力量开始了自己的征服生涯。
亚历山大打出的旗号就是远征波斯,为希腊人复仇,从这里开始他讲走向世界,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者,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遗产需要说一下,这也是好父亲腓力二世留给儿子的遗产,但通常会被人们所忽略,这就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3)哲学王的遗产
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再西方你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孔子加墨子的这么一个形象,他不但开创了西方的哲学传统,是西方当之无愧的哲学之王,而且还是西方很多近代科学的鼻祖,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比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走的更远。
亚里士多德师从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死后开始了各国游历,不过一到诏令结束了亚里士多德的游历生涯,这就是腓力二世的召唤,当时的在腓力二世的领导下,马其顿已经蒸蒸日上,但是腓力二世显然不满足这些,他要为下一代考虑,于是他请回了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的亚里士多德回到自己的家乡,作为自己13岁儿子的家庭教师。
13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事情腓力二世请来了当时最有影响了的学者做自己孩子的老师,亚历山大无疑是幸运的,以亚里士多德的见识和智慧,他给亚历山大灌输的思想一开始就是以世界为基准的,一开始就是形而上学的伟大标准,而不是什么普通的知识。
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下,亚历山大的思想发生着质的飞跃,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一点,为什么亚历山大对征服世界有着如此强烈的欲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小受到的教育,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本就是高超的,是思索人类所要面对的问题,是终极的,所以他的弟子所要做的也是终极的事情,思索的同样的世界级别的问题。
有一个这样的父亲,作为儿子的亚历山大是幸运的,其他有形的遗产都是可以看到的,只有这个内在的动力和影响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对于征服世界的思想,一直趋势这亚历山大不断远征。
亚历山大在远征的前线还在读老师校订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并且非常崇拜里面的英雄阿格硫斯,正是这种对英雄的崇拜让亚历山大有了不同于常人的信心和勇气,成了他征服世界的内在动力。
腓力二世妥善处理国际关系的做法也对亚历山大影响深远,面对广袤的被征服土地,亚历山大的做法是多元化的,他会主动融入当地社会。
他在征服埃及后,穿越大沙漠进入锡瓦绿洲,拜会了埃及最高神阿蒙神的神殿。他甚至在征服亚洲的过程中,认一位女统治者为干妈,还在娶了中亚的异族女性为妻。
这种多远化的模式,让亚历山大有了众多的头衔,诸如马其顿国王、希腊世界的统帅、“亚洲之王”,并且让亚历山大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都非常崇高,以至于虽然亚历山大突然离世后帝国便消失了,但亚历山大个人的各种事迹一直在世界各地流传,并且不断的被演绎和神话,最终让亚历山大大帝变成了一个一直活跃在人们心目中的大IP。而这一切的起始,都离不开其父亲腓力二世给他打下的基础和留下的宝贵遗产。
总结:亚历山大能够取得世界级别的历史成就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背后有着其父亲的精心培育和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伟大的成就绝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背后肯定有着你看到或者看不到的积累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