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载满日本战俘的火车,穿梭在苏联广袤的西伯利亚冰原上。经过峡谷时,不断有活着的人,从火车窗口上“跳下来”,尖叫声很快消失在深谷里。这是电影《登陆之日》的画面,却也是二战后留在日本归国战俘心中的噩梦。
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当时,与苏联在我国东北边界开战的一个关东军联队,向苏军投降后,先是被送到了一个大城市的车站。还有日军在想,看来苏联军队不打算对他们怎么样了。万万没想到的是,苏联军队的火车,直接将他们拉到乌拉尔山的一个煤矿,开始了长达5年的挖煤劳动。
而后将近60万日本战俘,断断续续搭乘火车前往西伯利亚冰原,参加了苏联的恢复经济建设。十年之后,大约只有四十万人回到日本本土。
战争结束后日本战俘为什么没有被遣返回国?被带去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究竟经历了什么?另外将近20万的战俘究竟去了哪里呢?造成日本军人心理阴影的“西伯利亚挖土豆事件”,到底有多解气?
战争落败,被忽悠上火车带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1945年8月,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德国对外侵略受挫,受到美国原子弹打击的日本,内外忧患,已有停战的念头,只有盘桓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还在负隅顽抗。
为了履行雅尔塔会议的承诺,加速战争结束,也为配合美国的核打击,消灭在华的关东军。苏联出动100万大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将日本关东军团团包围。
对于即将到来的钢铁洪流,被誉为“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并不知道其中的厉害,还扬言会将苏联的武器装备全部击毁,把苏军打回去。 可是小日本根本没想到接下来,苏军将会给予他们沉重打击。自信满满的日本人见到苏军出动的坦克时,气势瞬间被摧毁。
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想要让手中的朝鲜战俘代替他们成为战场的炮灰。他们逼迫强征来的朝鲜俘虏组成神风敢死队,将他们包装成人肉炸弹,钻到苏军坦克下面将其炸毁。
爆炸声接连不断地响起,随着硝烟的升腾,苏军的坦克被摧毁在原地,难以前进。就在日军以为计划成功的时候,山坡后再次涌现出的几百上千的铁皮坦克,傻眼的日本军被碾压、炮轰、扫射,打得屁滚尿流。
心生怯意的日本士兵开始逃窜,受到侮辱与挫折的日本军官,当时身为关东军指挥的长谷川,拔出手枪就开始对着逃兵进行开枪,让他们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心逃命的小兵打翻长官开始四处奔逃。
大战落幕,苏军以绝对的优势碾压日军。
为了战后更好地与日本谈判,作为“谈判筹码”的关东军战俘被苏军送上火车。心存侥幸的日本人,以为自己会作为战俘被遣送回国,但苏联接下来以牙还牙的做法让日军彻底绝望。
二战期间,全球多个国家几乎将自己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战争,苏联也不例外。近千万的士兵战死沙场,1700多万的平民无辜丧生,苏联的社会经济急需恢复,这些从战场上得来的免费劳动力正好派的上用场。
苏军将他们带上火车,只是想将他们送往遥远的西伯利亚冰原进行强制劳动。
苏联处于我国北部,接近北极,常年低温。西伯利亚又是一个极寒之地,几乎没有人烟,广袤的场地,正好当做这批庞大俘虏的“流放之所”。
作为战俘,苏军没有必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食宿,所以,身着单薄衣裳的日军战俘,在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就已经被冻得受不了了。
被严重冻伤的俘虏对苏联的经济建设毫无用处。苏联军官对这些战争疯子也毫无怜悯可言。
一旦发现火车上有出现严重冻伤的人,苏军就会将刀狠狠插进鬼子的脚掌,再将日本人从火车窗口直接扔出去。有发病的人也不必浪费医药,直接作为燃料扔进火炉中,还可以为剩下的日本俘虏取暖。
于是就会出现开头的那一描述。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看上去很残忍,但不得不说,苏联大哥的手段真是简单有效。
很快这日本人被带到了苏军战俘营,他们被强迫站在寒冷的空地上。苏联军官,也就是战俘营的看守者,裹着温暖的大衣,严正告知所有人他们的战俘身份,并强迫他们为苏联的建设出一份力。
但将军国主义深深刻入骨髓的日本军官不乐意了,面对苏军的侮辱,他怒吼着冲上去反抗。嘴里叽里呱啦地向自己曾经的下属,宣扬帝国主义精神。
苏军虽然听不懂,但觉得烦。出手很快将日本军官打趴下。让他们踩着日本国旗承认自己的罪行,认清自己此刻的地位。
冰天雪地里的劳动改造
在之后的每一天里,所有的战俘都会被苏军分派上各种任务,最常见的工种就是被派到山里挖土豆,每天一个人挖不到100斤土豆就没有饭吃。
恶劣的天气、高强度的工作使战俘苦不堪言。
按照当时的苏联战俘管理局标准,在餐饮上,日本战俘每人每天应该可以获得3000卡路里热量的食物。这个标准与苏联军队士兵的基本相当。如果是担任军官,会被额外增加鲜牛奶和动物油的供应。在标准里,生病的日本战俘,有另外四分之一的糖和蔬菜供应。
但注意,这里标注出来的只是“标准”,在真正对待敌人的时候,谁会真的这么慈善呢?
这些由日本俘虏组成的苏联“劳动建设大队”,经常出现粮食短缺现象。战俘们常两三天吃不到饭,或者连续二十五天以卷心菜充饥。曾经一个从西伯利亚返回日本的战俘,回想起他在西伯利亚劳动改造时的伙食条件,语气中满是唏嘘:“早晚都是黏糊糊的小米粥,给的也并不多,只有盒饭盖子那么大一盘......有时会供应一两片卷心菜......中午是250克面包......把三顿饭一次吃完也吃不饱。”。
卷心菜、小米粥、面包......其实这位战俘的伙食,还算不错。还有比他更差的吗?那是肯定的,为什么现在的人们谈起这场劳动,都是戏称“在西伯利亚挖土豆”,那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人除了工作是挖土豆,他们的日常供给食物也是土豆。
没有电视中的“共军优待俘虏”,战斗民族出身的军官们要求所有战俘自给自足,白天挖土豆,晚上吃土豆,幼时有句玩笑话送给此时的小日本:土豆哪里去挖,土豆地里去挖,一挖一麻袋。
长期的重体力劳动,不足的睡眠,肉体的虐待、恶劣的环境......土豆的微薄热量根本不足以维持生命,于是,又有大批的战俘死在了食物的短缺上。
为了填饱肚子,剩下的俘虏逮着什么吃什么,仿佛回到了饥荒年代,所有可以进肚子的东西全被争抢一空。
但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吃。在严酷的环境下,乱吃东西还出过一些人命。有历史记载,在科尔斯诺亚尔斯克地区,有个“劳动生产大队”的战俘因为食物中毒,一次性七人中招,最终导致四人死亡。
无法忍受的日军战俘有人站出来抗议,可是苏军只是看了一眼饥寒交迫,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日本,一声令下,直接将他们拖进了火炉里。
稍微有点偷懒就会遭到苏军一顿暴打,一旦身上长出冻疮,直接就会被当做柴火扔进火炉,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对于让小日本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受够了虐待的日本人军官,之前提到的长谷川,站出来谴责苏军违反国际公约,违背了人道主义,要求他们善待俘虏。
负责看守的苏军官兵此刻只觉得可笑,二战时期,日本义无反顾地和德国站在一方,公然挑起了世界大战,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骇人听闻的713部队、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光政策......哪一项不是他们对无辜百姓犯下的罪行,那时的日本人可有想过国际公约。
就连强悍的战斗民族,也曾吃过日本的暗亏。曾在1904年,日本和当时的俄国交战,俄国战败,竟将库页岛部分岛屿割让给日本,二战期间,嚣张的日本也不断地在苏联边界试探骚扰。此刻在西伯利亚挖土豆的关东军们就曾从中国东北出发,深入三角地带,哈拉哈河,妄想以此进攻苏联。
世间不是所有国家都奉行中庸、和平。既然日本人不断挑衅、越权,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如今落在对他们仇视已久的苏联人手上,自然百般折磨。
大家还记得在这群日本战俘中间,曾有一批是被日本抓来的朝鲜俘虏吗?为了磋磨日本人心中所谓的“大日本帝国的天皇武士道”精神,苏军将朝鲜战俘中,一名会说俄语的将官任命为劳动改造负责人。
早已受够日本人迫害的朝鲜人,似乎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尊严,一朝翻身农奴把歌唱,对日本战俘看管得更加严苛。每天都会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异样,直接报告,将他们处死。
很快,战俘营里就出现动乱,一向高高在上的小日本,与压迫他们的朝鲜战俘打了起来。前来镇压的苏军则将带头闹事的人,吊起来挂在零下40多度的野地里。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战俘还是拼命地活下去,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被接回自己的国家。但很快,他们的愿望落空了。
被命运照拂的日军俘虏
没过多久,德军又与苏联进行开战,所有的日本战俘被强迫着,穿上了苏联军装送去了一线战场,很明显,苏军是打算让这些战俘充当自己的肉盾与炮灰。虽然苏军给他们发放了武器装备,但由于人数众多,武器实在不够,很多人基本是赤手空拳就被送上了战场。
看着被装备精良的德军碾压的自己人,日军俘虏里那个,当初将朝鲜战俘推出去送死的军官,不知在苏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没有。
真可谓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在德军强大的火力覆盖下,日本战俘充当苏军的肉墙,不断替苏联军队挡下德军攻势,赤手空拳地被赶向前排。几场冲锋下来,战场上不满了日军战俘的尸体,满地都是小日本的鲜血。当他们开始害怕撤退时,苏联军官站了出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手枪对着逃跑的人开始一个一个射杀。
这场战争的胜利还是得感谢小日本的付出。
战争结束后,许多日本人都穿上德军的衣服,向着自己二战的盟友跑去。但因为语言不通,很多日本人被德军误以为是战犯,再次抓了起来。
命运就是这么眷顾有缘人,这部分逃往德军阵地的日本战俘,再次成了德军的俘虏。而后在美德开战时,被德军再次送上对美国的战场。一波波的飞机轰炸,一艘艘的军舰围堵,这几场连续不断的战争将这堆种土豆的日本战俘蹂躏了个遍。
终于,劳动改造和世界战争落下帷幕。在1956年12月27日,载着最后一批日本战俘的船只,从苏联抵达日本。
当初被送往西伯利亚的60万战俘,最终活着回到日本的已不足40万。
主要的还是被送上战场充当肉盾造成了战俘大量死亡。
日本面对数量明显有误的战俘,坚决抗议。当时的日本众议院主席还在港口上宣布:“苏境内的日本人遣返工作还未结束”。更有日本卫生保障部推测说:日本有一万一千多人至今在苏联下落不明。”苏联表示,劳动改造已经结束,对消失的战俘没有更多的说辞,其实大家都明白,他们应该是留在西伯利亚平原上滋润土豆了吧。
至此以后,到底有多少日本战俘被押往西比利亚,有多少日本人死在了苏联这些事也成了战争、历史学家争论的谜题。
对于骤减的人数和归国后战俘的回忆,更是让大家生出许多猜测。诸如“日本战俘在苏联受尽折磨而死”,“几十万关东军战俘回来的不足几万”等等这些不实传闻。
传闻归传闻,但并没有哪个国家敢挑事,西比利亚战俘事件在苏联归还战俘以后就算告一段落了。对于当时的日本战俘的遭遇,大家的态度都只是表示日军“罪有应得”。
二战期间,日本对多个侵略国家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所以不仅仅是苏联,整个盟军队伍对于日本战俘的态度都不算好。大家对于日本残忍的手段和无耻的态度都很不耻。抓到日本战俘后,大家更倾向于像对待畜生的方式去奴役他们。对于俘虏过多国战俘的苏联,更有人替他们评价日本战俘,说他们“勤劳能干、吃得少、耐力好,苏联大娘都说比德国战俘用着好”。
1956年后,战争结束,回到自己国家的日本人,心中却对西伯利亚这个地狱产生了深深的阴影,他们还爱不爱吃土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对战争的残酷会有深刻的反思。他们的经历并不会让大家同情,反而受到他们迫害的中国人、世界上的人会觉得他们的遭遇,并不会抚平大家的伤痛。
在长久的历史中,战争这个由人为制造的灾难永远是大家最深的伤口,虽然说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社会前进的路上免不了会发生战争。但造成战争,给大家带来伤害的罪魁祸首就必须接受惩罚。日本这个战争狂徒,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关东军,最后在西伯利亚冰原上接受了正义的审判。
现如今的世界,仅看表面都知道当下混乱频生,前半年的俄乌冲突造成世界多国经济、政治的不稳定,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谨记教训,与人为善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