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抗日战争后期,日本政府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出台了移民中国劳动法案。在日本人高薪的诱惑下,40000中国劳动以“移民”身份前往日本本土。
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抵达日本后不久,这40000劳工很快便销声匿迹。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方面在未获得任何信息情况下,只能放弃寻找。
这40000劳工慢慢跟随历史逐渐沉默,成为不为人知的记忆。可意外突起,40000劳工赴日事件50年后,一位“日本野人”的现身,将当年的劳工消失谜团揭开,一场罪恶显露在世人眼前。
40000中国劳工究竟遭遇了什么?这位神秘的“日本野人”与这件事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点个关注,一起了解中国劳工神秘消失事件。
华工赴日
日本,作为一个海岛国家,其自身蕴含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十分匮乏。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因为人口数量规模的落后,日本始终都未因为人地资源的不平衡而感到困惑。可随着时间来到近代,日本开始一步步接触到工业革命,其国家经济水平飞速上升,对于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渴求也一步步走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日本迈入近代化国家行列,开始谋求向外发展。在军国主义的思想指引下,日本开始疯狂地向海外进行扩张殖民,抢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自身服务。尽管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日本早已经获得了远超自身本土的资源。但因为殖民面积逐渐增加,日本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渴求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上升。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打响,日军进一步拉宽自身战线。因为战场的扩大和战争资源的紧缺,日本本就捉襟见肘的人力资源陷入到了困境之中。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日本内阁于1942年颁布了转移华人劳工至日本本土的相应法案。
实际上,早在这条法案颁布之前,日本早有类似行为。日军自占领东北地区之后,便为缺少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感到困扰。为解决这一难题,日军便开始在中国境内积极转移工人、农民,使其投入到东北地区的矿产开发、军事工程等建设之中。
在早期行动中,日军便先后转移数百万中国群众至东北,参与到当地的开发建设之中。
可由于太平洋战场的开辟,此前的人力资源达到了瓶颈,已经无法满足日本政府的需求。于是,为进一步发掘日本自身的战争潜力,完成彻底开发,日本政府颁布了相关的劳工法案。
尽管从表面老看,这些劳工法案十分平常。但若深究其中的条款,便可发现其中蕴藏着日本军国主义色彩。
在后续的法案细则规定中,日军明确指明提供华人劳工的组织由日本使馆、当地驻军和亲近日本政府的当地中国政府负责。实际上,这就是赋予了日本军方和伪政府合法的管理劳工权限。通过这些爪牙,日本政府能够轻松的为自己找到的大批量的中国劳工,更能够安全的将其送至日本本土。
可在那个年代里,中国是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工人存在的。中国最多的是农民,是每日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之人。
在那个年代里,中国百姓的生活可谓是贫苦之极。中国政府本就腐败无能,不能让中国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加之各地军阀混战、日寇侵袭,中国人没几个过上过安生日子。
在日军入侵的过程中,不少中国百姓选择奋起反抗,投身国军或是八路军部队,为民族的未来奋战。也有不少中国百姓在苦难面前低头,接受起日军的统治。
而日军便将主意打到了那些接收日军统治,成为温顺羔羊的中国百姓头上。为了能够让更多中国人自愿成为劳工前往日本,日军利用当地汉奸大肆渲染赴日劳动的优厚条件。尽管那些汉奸们吹嘘的天花乱坠,但饱受日军欺凌的中国百姓们却还是有些犹豫,不敢想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人,竟然会提供这么好的条件。
但日军方面不是为了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利用汉奸大肆宣扬着日本政府对华人劳工的优待。看着报名成为劳工的人都拿到了珍贵的粮食和金钱,百姓们也蠢蠢欲动,开始踊跃报名。
但在实际操作中,除却这样温和的诱骗手段之外,日军更多使用功能的乃是强行绑架。他们以捕猎的形式从一个个村子中抓捕适龄男性。
通过这两种手段,日军共押送了超过38000名劳工登上前往日本的轮船。这近四万劳工,除却几百名在路途中去世,最终都平安到达了日本政府规定的劳动地点。
那这近四万劳工,究竟是怎么神秘消失的呢?
人间炼狱
40000中国人移民日本,神秘消失,13年后一“日本野人”曝光真相。
根据日军的相应资料统计显示,日本政府运输的近四万劳工中,共有800余人因为生存条件极差,先后在乘船或登陆后的乘车过程中死亡。除却这800余人外,其他的中国劳工均顺利抵达工作地点。
然而相对于那些死亡在路途之中的同伴,这些成功抵达工作地点的中国劳工们却反而迎来了更加悲惨的命运。
为了能更有效的管理中国劳工,日本政府方面制定了许多劳工管理条例。而这些条例的出现,让中国劳工们很快明白高薪工作只不过是个骗局,一场堪比地狱的磨练正等待着他们。
1944年时,日本政府曾对手下的矿产企业下达了针对劳工的指示条款。其中明确表示日本企业一定不能亲切对待中国劳工,因为这样只会让劳工们傲慢。此外,中国劳工的宿舍空间极为压抑,坐起头顶的空间仅有三寸,并且不允许中国人洗澡。
除了在生活待遇上的苛刻要求外,日本政府和企业还剥夺了华人劳工的工资,彻底让劳工们的美梦破碎。
此外,日本企业还应当地警察部门的指示,为工厂修建了高达十尺(约3.3米)的高墙。在墙壁之上,还有着高达350伏的高压电网。这样的手段正是为了防止华人劳工因为不满生活条件而逃跑。
最关键的是,一旦华人劳工对工作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是反抗的意图。日方企业立即便会通知当地警察,将这些劳工抓捕关押起来。虽然在名义上这些人只是遭到了关押,但所有为日企工作的华人劳工都明白,这些人最终都难逃毒手。
根据后来发现的资料显示,这些华人劳工中的反抗者,多被日本警察投入警署、监狱。在经过一番暴打之后,最终全部死亡无一幸免。
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劳工们只能过着生不如死的痛苦生活。日本政府为了尽可能在付出少量代价下,榨取中国劳工价值,因此极力降低中国劳工生活条件。在饮食方面,劳工们忙碌一整天,但却只能换取一碗满是清水的“稀粥。
甚至大多数时候,就连稀粥都无法获得,仅能获得些掺杂了少量面粉的麦麸。他们身上所穿的,除了自身的中国短褂外,多是由水泥袋和稻草编制的草衣,脚上也没有鞋子。
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是土屋,屋中尽是些用木板垒起的床铺。因为没有窗户,一旦遇上风雪天气,整个屋子与外界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而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劳工们每日还要进行长达9个多小时的繁重劳动。稍有松懈,负责监工的日本人便会将其打得皮开肉绽。一旦因此受伤,劳工在没有药品帮助的情况下,最终结局都会是死亡。
在这样的折磨之下,劳工们开始出现大量死亡事件。不甘心就此死去的劳工们最终纷纷发起暴动,希望能够逃离这地狱一般的苦难生活。
根据日本后来的相关统计,华人劳工共发起了17次反抗运动,其中又以秋田花岗地区的暴动最为知名。但这些暴动在日本军方的镇压之下,最终全部失败。参与暴动的劳工们,自然也将迎来更加悲惨的命运。
日本投降之后,中国劳动抗争愈加激烈,最终美、日双方无奈之下将30000左右劳工分批遣返回国。在此之外的8000余名劳工或是确认死亡,或是不知所踪。
但犯下如此罪行的日本各级官员却并没有受到相应惩罚,在美军的包庇下躲过了远东审判,罪恶就此被埋葬于黑暗之中。
真相展露
40000中国人移民日本,神秘消失,13年后一“日本野人”曝光真相。
1958年2月,一位日本猎户为追逐受伤的野兔,意外闯入了北海道的一个神秘山洞之中。但在这个山洞,日本猎户却发现了一个浑身长毛的“野人”。很快,猎户便向警方报案,并成功将本打算逃离此地的“野人”抓住。
但很快猎户和日本警方发现,这位“野人”似乎并非有着不少蹊跷。尽管他的外表十分粗犷,且几乎不会用语言交流,总是用四肢爬行。但其身上所穿着的美式大衣和脚上的胶鞋,却毫无疑问证明这个人曾经生活于文明为社会。
在经过一番仔细调查之后,这位“日本野人”的身份终于被解开。原来,他便是曾经被日军掳走的华人劳工刘连仁。
1944年,生活于山东的农家人刘连仁被日军强制抓捕,与妻子和刚刚出生几十天的孩子分离。很快,在日军的押送下,刘连仁抵达北海道明治矿业公司,开始了如地狱一般的辛苦劳作。
每天刘连仁与同伴们都要忍受繁重的劳动和日本人严苛的管理。在日复一日的摧残之下,刘连仁等劳工生出了逃跑的念头。但因为北海道常年积雪,很难顺利逃脱,因此刘连仁等人只能够默默等待时机。
1945年7月,刘连仁及相熟劳工终于找到机会,通过工厂之内的粪沟逃离。但因为身处异乡偏僻之地,很快除刘连仁外的其余四人全部在围堵之中被抓捕。为了逃脱日军的魔爪,刘连仁顶着北海道的严寒,在两个山头中间的平地上修建了一处洞穴。通过在洞穴上方覆盖竹子、积雪,并修建隐蔽的侧门,刘连仁制造出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居所。
正是通过这处居所,刘连仁躲过了日军的搜查,也躲过了13年来所有当地人的目光。
尽管这处洞穴极为隐蔽,但也有着不少缺陷。洞穴内部不仅十分狭小,只能坐卧,而且没有阳光,常年处于黑暗。
刘连仁为了不暴露自身行踪,每天除了外出寻找食物便躲避于洞穴之内。为了填饱肚子,他吃过海草、草根、当地农民的土豆、萝卜。为了补充盐分,只能喝不顾危险喝海水、因为常年困居洞穴,他的双脚已经无法站立。同时,没有人说话,也导致其语言能力几乎丧失,短时间内不能顺畅表达。
日本政府在发现刘连仁这位“日本野人”后,针对其不能说话情况,竟公然表示其为“非法入境者”。甚至有人颠倒是非,称刘连仁不履行合同逃跑,是非法滞留日本的罪人。显然日本政府的目的,正是为了否认曾经强掳华工,并犯下累累罪行的事实。
很快日本政府发现刘连仁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国红十字会和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是个组织开始积极与日方协商,希望尽快将刘连仁接回祖国。最终日本政府答应了中方要求,并提出向刘连仁赠送10万日元,作为补偿。
但刘连仁坚决拒绝了这笔款项,并表示对于日本政府强掳劳工一事,一定会追究责任。回国之后,他积极联系幸存下来的华人劳工,搜集日本政府的相关罪证。此后,他先后60余次前往日本,希望能够为中国劳工找回公道。
尽管刘连仁如此努力,但最终日本政府驳回了刘连仁提出的赔偿申诉,否认日本曾经对中国劳工犯下的累累罪孽。
而刘连仁在中日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与故居旁修建了一处劳工纪念馆。他常说:我就是控诉战争的最佳人证,那些物品就是最佳物证!”
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刘连仁和那些幸存劳工身上仍旧残留着战争印记。那些印记会让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士,永远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让中国人记得那些耻辱。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