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前,他手握80万精兵,却不愿救崇祯,世人还称其为忠臣
创始人
2025-07-08 05:31:56
0

明朝灭亡前,左良玉手握80万精兵,却未挺身救崇祯,却被称为忠臣。在明朝灭亡之际,各地农民起义、外患清兵的威胁让崇祯皇帝陷入困境。尽管他年少登基,勇于解决朝堂问题,但农民起义再次爆发,清兵紧逼。在如此危机的政治环境下,一个本可救国的人物未能挺身而出,这个人竟被冠以"忠臣"之名。而这位忠臣即是左良玉。

左良玉手握强大势力,拥有80万雄兵,却未受皇帝召见。在与皇帝的谈判中,左良玉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导致谈判耗时颇久。在等到皇帝自杀后,他才准备出发前去救援。然而,得知皇帝自杀的消息后,左良玉备受打击,发誓要为皇帝报仇。他每日吐血不止,痛苦至极,三天后与皇帝一同殒命。这种前后的反差让人们感叹,左良玉对皇帝的忠诚可见一斑。

然而,要了解左良玉这个人,不得不考虑他的个性和一系列经历。左良玉成为将军已有多年,经历过战场的残酷,生死见惯。他不是那种常胜将军,但也不是常败之将。他在面对张献忠时,能让对方败退;而在与李自成对阵中,却被狠狠奚落。在被李自成击败后,他逃亡途中不忘收编士兵,最终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达到了80万的规模。

崇祯皇帝知道左良玉手握雄兵,希望他前来相助。然而,由于谈判耗时,未能及时赶到,使得最佳的救援时机被错过,皇帝自杀后,左良玉也于三天后离世。在谈判时,左良玉的举止并不符合人们对忠臣的期望,但后来他表现出的深深的悲痛,令人感慨万分。

对于左良玉到底是不是忠臣,存在争议。然而,他的经历确实展现了一个将军在乱世中的坎坷和无奈。他或许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但在政治角逐中却显得犹豫不决。这种矛盾性的人物使得历史对他的评价充满了复杂性。在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而左良玉的故事,正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综上所述,左良玉作为明朝末期的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矛盾。他的经历既是战争的见证,又是政治漩涡的困扰。他在皇帝求援时的犹豫和最终的悲壮离世,构成了他复杂而丰富的人生画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曝阿森纳总监已飞往葡萄牙谈判 ... 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称,阿森纳体育总监贝尔塔已经前往葡萄牙与葡体就哲凯赖什转会事宜展...
原创 1... 1921年7月23日到8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共产党代表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上召开了中国共...
原创 宋... 这里是青辉说史,虽然我们并非专业历史研究者,但我们都是忠实的历史爱好者,愿意与同路之人一同畅谈历史。...
原创 父... 人生没有永远的幸运,也没有永恒的不幸,走运背后往往会隐藏着祸患,而人生跌至低谷或许也是奋起的开端,祸...
原创 非... 裹脚的习俗是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突出表现,是维护纲纪伦常的重要手段。就连我们的大文人,苏东坡,都觉得裹...
原创 古...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当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不长眼的大臣把皇上给惹生气了,皇上吹胡子瞪眼的,把他给我打入...
原创 唐... 唐僖宗靖陵,唐朝第十八座帝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阳裕镇南陵村,是“关中十八陵”最末一陵(唐昭宗和...
原创 不...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夏日绝句》,其中有一句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起这位楚...
原创 赵... 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今天小编要...
起义的三位开国上将,后来,谁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国军高级将领,在我党地下同志的争取下,最终,走上了起义道路。其中,职位较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