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他们各自的人生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7-08 10:02:41
0

1921年7月23日到8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共产党代表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会的13位代表代表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共产党党员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

当时因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中共一大纪念馆当时堪称共产党领袖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因有事都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出席一大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就是这13人代表了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然而有句话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13个人后来的人生履历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中共一大代表

(一)自动脱党或被开除党籍者:一共有7人,分别是张国焘、李达、李汉俊、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刘仁静;

(二)为党牺牲者,有四人,分别是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

(三)最终走上天安门成为共和国领袖的人,一共2人,毛主席和董必武;

自动脱党或被开除党籍者

1、张国焘:一大时期的风云人物,后来妄图另立中央的叛逃者

张国焘,早在1920年就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一大上他被选举为中央三人组成员之一,任组织主任;后来的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五大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1年回国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后被中央分配到鄂豫皖地区工作,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期间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并主持开展错误的“肃反”,当时大批的优秀共产党人和高级将领被错误的杀害,直接给当时的革命造成很大的损失。据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将近三个月的‘肃反’,肃掉了两千五百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而当时的红四军不过1.5万人。

张国焘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后来被迫取消第二“中央”,长征到达陕北。

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他的分裂主义和军阀主义错误。为了教育和挽救他,同年9月仍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4月18日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后来加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

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一个寒冬之夜,冻死于一家养老院,终年82岁。

2、李达:理论知识颇丰,但政治能力却差强人意

李达,1921年中共一大上当选为宣传主任,同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中共二大上,由于张国焘的排挤,李达未能当选中央委员,事后当面质问张国焘也没能得到他的正面回应,此事令李达心灰意冷,渐渐演变成他主动脱党的导火索。

后来国共合作时,李达与陈独秀的主张不合加上张国焘的排挤,于是李达便在1924年9月脱党。之后李达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成为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誉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号召党的高级干部学习此书。

李达新中国成立后,李达重新入党,历任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校长以及中国哲学会会长等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

1966年,李达在武汉去世,享年76岁。

3、李汉俊:学者型的理论家,特立独行的革命者

李汉俊,早年留学日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与陈独秀共同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8月,与陈独秀等7人发起组建了上海共产党,曾任上海共产党代理书记。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1922年因与陈独秀、张国焘意见,李汉俊离开中共中央,1925年自动脱党,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虽然脱党但是李汉俊仍然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活跃在当时的舞台上,仍然为革命做贡献。1927年,武汉卫戍区司令胡宗铎以“赤色分子”的罪名逮捕李汉俊,后将其杀害,时年37岁。

李汉俊

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4、陈公博:一大上的逃兵,叛国投敌的二号汉奸

1921年, 陈公博个参加了中共一大,当时的地址是在上海法租界李汉俊的哥哥家里,但是后来受到上海法租界巡捕的骚扰,会议不得不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去开,然而陈公博却当了逃兵,溜之大吉,没去参加会议。

之后陈公博公然与中央作对,他公然写文章支持陈炯明,对于党内的质疑他也不予理睬,后来,他竟公然声明绝不受党的羁束,不再履行党的任务,与中共中央决裂。1923年陈公博被开除党籍,1925年加入国民党。

陈公博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公博跟随汪精卫在1938年叛国投敌,沦为汉奸,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汪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军委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在汪伪政府中是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人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陈公博逃到日本,后来在国民政府的要求下被引渡回国,1946年4月12日,陈公博被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6月3日上午被执行枪决,终年54岁。

5、周佛海:利欲熏心,汪伪政权的三号人物

周佛海,1921年参加一大的唯一一位海外代表,会上被选为副书记,一大开完之后他又返回日本读书,期间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动摇了,渐渐的不再参与党的工作。1924年受国民党右派戴季陶和邹鲁的诱惑,周佛海革命思想动摇,与共产党的理论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于1924年脱党。

脱党后他立即加入了国民党并极力反击共产党,成为蒋介石麾下的一个得力干将,之后他在国民党中历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等职。

周佛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佛海投靠汪精卫一起投敌卖国,沦为了汉奸,在汪伪政府中成为仅次于汪精卫和陈公博的第三号人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以“通敌谋国,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将其判为死刑,后被蒋介石减为无期徒刑。

1948年,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他反复无常的罪恶的一生,终年51岁。

6、包惠僧:情绪化的性格,坎坷的一生

包惠僧,1921年受陈独秀的委托与陈公博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后来相继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共武汉区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

包惠僧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包惠僧仕途遇挫而变得消沉,之后便脱党。1930年包惠僧发起成立第三党,后脱离第三党恢复国民党党籍。新中国成立后,包惠僧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当年这位情绪化的热血青年被陈潭秋戏称为“暴徒”,在大革命时期表现得非常狂热。

7、刘仁静:一大最年轻的代表,却成国民党的御用枪手

刘仁静,参加一大的13位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当时才19岁,当时在北京的李大钊、邓中夏等人都有事离不开,所以派他来参加一大。同年9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继又出席了少共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6年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刘仁静1929年8月回国后组织托派“十月社”。1929年11月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1948年他投靠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陶希圣,在其授意下发表包括《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反共文章,成为国民党的御用枪手而向共产党开炮。

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被关押了12年之久,1987年因车祸去世,享年85岁。

为党牺牲的革命烈士

8、陈潭秋:持枪杀敌的战场英雄,宁死不屈的革命战士

陈潭秋,1920年秋,与董必武等人在武汉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之后先后在武汉、江西、江苏等地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1933年,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

陈潭秋1935年陈潭秋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之后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9年回国后到新疆工作,在新疆他与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巧妙灵活的斗争。1942年陈潭秋被捕,狱中他忍受酷刑,革命意志丝毫不动摇,1947年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9、王尽美:最早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

1920年,他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一大之后,王尽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他发展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22年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积极组织罢工运动,担任过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

王尽美终日的奔波,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但他以带病之身仍然坚持工作,最终于1925年在青岛病逝,时年27岁,成为一大代表中最早离世的一个人。

10、邓恩铭:热血勇士,慷慨就义

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2年作为代表和王尽美一同参加了中共一大。一大后,邓恩铭回到山东,积极开展建党和工人运动,历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山东区委、省委书记等职。1925年他组织领导了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他还参与领导了四方机厂的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

1929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恩铭被捕,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

1929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恩铭被捕,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

11、何叔衡:一大代表最年长者,默默无闻的革命战士

何叔衡,中共一大年龄最大的代表,1902年考中清朝的秀才,1921年与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一大后,何叔衡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在湖南大力发展党员和基层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前往上海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1928年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

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前往上海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1928年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

1935年,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最终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成为共和国领导人

12、董必武:一生忠诚于党的革命志士

董必武,17岁时曾考中秀才,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列主义。1920年秋,董必武同志与陈潭秋等同志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

一大后回到湖北开展工人运动,爆发了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1928年到苏联学习,1932年回国后进入中央苏区,先后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务长、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为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和法制建设付出大量辛劳。

董必武1934年,董必武随军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为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职,197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13、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缔造者

毛泽东,中共一大时担任书记员,是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在党的早期,毛泽东几经沉浮,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定其领导地位,此后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领导全国人民进入新的建设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他老人家的历史贡献已经不再需要用言语文字表达了。

小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初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恐怕谁都没有想到,当时仅有50余人的一个小党历经百年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党,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人,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大党,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昂首阔步的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再回世界之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的冬天,时为康王的赵构奉命再次出使金营求和。当时金兵正在南下入侵的路上,有...
原创 鸿... 鸿门宴是当时的刘邦必须去的,没有去不去的选择。去与不去,是刘邦对于生还是死的选择,因为当时项羽兵强马...
原创 国... 国民党退台后,仕途路线按医院方式分成4科,“妇科“代表都有谁 国民党退台初期的几年,对台湾来说,无论...
原创 清... 他就是清末民初著名历史人物,亲手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张勋复辟”事件的张勋。 其实,在张勋复辟发生之后以...
保持好奇,保持天真:一位77岁...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徐语杨 因出生在黎明,父亲给他起名“多苓”,是英文dawn(黎明)的音译,蕴含...
原创 张... 正所谓乱出出英雄,在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有作为,有能力的枭雄,张作霖就是其中之一。...
原创 建... 一提到大将军,人们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朱德、彭德怀等人. 但是还有一位“大将军”人们可能不是很熟悉,但...
原创 回... “各位代表们,我们认为孔子以及孔子文化应该归属韩国保护。” 韩国代表李昊洙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会上...
辽宁振兴之路:砥砺前行,焕发新... 辽宁,这片位于中国东北的土地,曾经是我国工业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