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5日,梁兴初在北京301医院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要知道在此之前梁兴初的身体还是非常健康的,而他住院也仅仅是因为得了感冒,最重要的是在他去世前,还曾接待了几个老战友。
因此,当梁兴初去世的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十分震惊,更有人希望能通过解剖来调查真相。这天,梁兴初的战友找到他的妻子任桂兰:“首长去世的太奇怪了,我们想解剖调查……”
还没等战友把话说完,任桂兰就拒绝:“还是算了吧……”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任桂兰为何要拒绝战友的请求?难道梁兴初的死真的另有隐情吗?
从“打铁的”变成“铁打的”
梁兴初1913年出生在江西吉安,是家中的长子,由于身材高大,颧骨略高,脸长嘴阔,所以有“梁猴子”的外号。不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他那与众不同的门牙,要知道一般人都只有两颗门牙,然而梁兴初却有四颗,两颗虎牙和两颗犬牙,因此他又多了一个外号——梁大牙。
梁兴初年轻时格外顽劣,经常在外惹是生非,也令父母非常头疼。每每犯事,梁父都会将他吊起来打,但这些对梁兴初似乎并没有后什么用。父亲打过之后,他该捣乱还是捣乱,该胡闹还是胡闹。因为总喜欢在学堂捉弄人,且屡教不改,梁兴初便被私塾的夫子给劝回了。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梁父认为不能再让梁兴初这样继续下去,否则一辈子都会碌碌无为,没有出息的。最终梁父决定让他去学一些手艺,长大好养家糊口,不至于流落街头。
然而生性叛逆的梁兴初却不肯听父亲的话,父亲让他学裁缝,他就故意将长衫剪成短衫;父亲让他学理发,他就故意将客人的头发剃成阴阳头……梁父无奈之下,只好将梁兴初送去打铁,准备耗费他的力气,谁曾想梁兴初却爱上了打铁。
在打铁铺里,梁兴初兴奋地拎起大锤,一边拉风箱,一边打铁,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梁兴初在打铁铺一干就是三年,直到参加红军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因为有了这段特殊的经历,梁兴初也被人称为“打铁将军”。
1930年4月,梁兴初参加了红军。同年10月,蒋介石先后调集10万兵力向中央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围剿”。当时指挥国民党军向中央根据地进攻的是张辉瓒,他是湖南讲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因此看不上红军这种“不入流”的军队。然而令张辉瓒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在龙冈陷入了我军的包围圈,不仅失败,连张赞辉本人也被我军俘虏。
在龙冈伏击战中,梁兴初手提大砍刀,追着敌人不放,尽管腿部中弹受伤,但仍不肯放弃,猛冲猛打。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梁兴初仅参加红军5个月就被提拔到红4军12师36团团部当通信班长,并加入共产党。
入党后的梁兴初热情更加高涨,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在送信过程中负伤。伤愈后,组织让他去36团3连当排长;1932年,梁兴初被调到红4军11师31团3连当副连长。
梁兴初上任后,指挥部队勇敢杀敌,两次负伤却不肯下前线,仍带伤和敌人拼杀,最终获得胜利。为了表彰梁兴初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组织特意授予他“模范连长”的称号,还颁给他一枚红星奖章。要知道在当年能获得红星奖章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从这里足以看出梁兴初的勇猛。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梁兴初也随同前往。长征是异常艰难的,战士们不仅要随时准备战斗,还需要面对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没有衣服穿的困难。而梁兴初在长征期间也曾遇到困难,还差点死掉。
当红军战士们快要走出草地的时候,因为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梁兴初实在是走不动了。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一点点向前挪动,等走到走不动的时候,他便弹坐在一个坡上歇息,他想:算了,我走不出去就算了,我这一辈子也没算白来,能杀那么多敌人就很不错了……
就在梁兴初想要自我放弃的时候,给指挥部首长送食物的曾国华路过这里,他看到梁兴初瘫坐在地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便问道:“‘梁大牙’,你这是怎么了?”
梁兴初有气无力地说:“我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我太饿了,没,没有力气再走下去了……”
曾国华本是随口一问,他都已经超过梁兴初继续往前走了,但当他听清楚梁兴初的话后,又折回来递给他10个大饼。梁兴初惊讶地说:“这都是给我的?那怎么行,你不是给中央首长送吃的吗?”
曾国华说:“我是给首长们送吃的,但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首长们知道也能理解的。你这么能打,走过草地还指望你和敌人火拼呢!你可不能倒下,快点收下吧!”
梁兴初听到这里瞬间坐起来,说:“你这可算是救了我了,你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后来,梁兴初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一辈子都没有忘记曾国华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不止一次对其他人说:“在长征时期,如果没有曾国华同志的话,就不会有我梁兴初了,曾国华同志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陈毅:梁兴初真是一员虎将啊
1937年1月,梁兴初被组织选中,送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8月26日,抗日军政大学接到八路军总部的电报:“战事紧张,抗大学员需要提前毕业,分别奔赴抗日前线。”
就这样,梁兴初提前毕业,随后被组织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1营的营长。9月下旬,他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并完成师、团首长交给他的打掉“蛇头”的任务,为对日首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8年8月,梁兴初因表现突出而被升为685团的副团长;10月,他奉命率领战士们来到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的地区,部队也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担任副支队兼4大队大队长。
1939年夏秋之交,4大队的政委王凤鸣背着山东分局和115师,在部队内部大搞逼供信,一个月就抓了近千人。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将大队长梁兴初给抓了起来,说是他“勾结徐州的日本人”、“和日军通过电报”。
看押梁兴初的警卫排长知道大队长的性格,也知道他不会是汉奸,于是便悄悄告诉他:“梁队长,你快想想办法啊,王凤鸣要处决你,这可怎么办啊?”
梁兴初说:“你能帮我把王凤鸣叫来,或是我写一份报告,你帮我交给上级吗?”警卫排长无奈地摇摇头,说:“梁队长,现在这个时候王凤鸣是不会见你的,他还警告我们,不许给你通风报信,所以我……”
梁兴初明白警卫排长的为难,他决定等王凤鸣处决自己的那天,他当众“喊冤”,申诉自己的清白。在梁兴初想如何自救的同时,支队长彭明治也在想办法。在劝阻王凤鸣没有用后,他决定给罗荣桓发去电报,请罗荣桓救出梁兴初。
罗荣桓接到电报后十分震惊,他先是给王凤鸣发去停止杀人的电报,然后带着686团2营的战士连夜赶到湖西地区。罗荣桓一到湖西地区就向王凤鸣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王凤鸣说:“梁兴初是日本人的特务,我都调查清楚了!”
而协助调查的686团2营教导员则对罗荣桓说:“梁兴初打仗身上留了9个洞,他在陆房突围战中指挥战士们消灭1000多个日军。”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当初指控梁兴初的人完全是被“屈打成招”的。
第二天一大早,特派员就将梁兴初带到罗荣桓的住处。刚见到罗荣桓,他就放声大哭,饶是见过大世面的罗荣桓也被他给惊到了:“不要哭嘛!有什么话慢慢说,我在这里呢!他们说的你给日本人发电报是怎么回事?”
梁兴初说:“我哪有机会接触电台,电台和译电员都是王凤鸣掌控的,我根本没有电台,又怎么和日本人发电报?”罗荣桓点点头,说:“好了,我都知道了,你回去好好休息休息,随时准备打仗。”
就这样,罗荣桓从枪口下救出一员人民军队的猛将。
1939年12月,梁兴初奉上级命令率领第4大队挺进鲁南。12月25日,梁兴初部刚抵达滕县附近,前去收集情报的侦察员就传来一个消息:“日军一个中队押送60多辆马车物资,准备从滕县返回费县。”
梁兴初得知这一情报后当即在日军返程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想要将其一网打尽,并缴获他们所押送的物资。
12月26日早上,当日军先行部队抵达埋伏圈的时候,梁兴初决定先放过他们,等马车队以及后卫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下令歼灭。等马车队以及后卫队全部进入我军的伏击圈后,随着梁兴初的一声令下,战士们一边高喊“冲啊杀啊”,一边朝敌人奔去。
日军没想到有这么多八路军在附近埋伏,一时间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梁兴初见状大喊道:“同志们冲啊,敌人的士气被我们打败了,快冲啊!”梁兴初决定速战速决,连续组织6次冲锋,将日军逼到沟底,退无可退。
经过和日军近半个小时的白刃战,日军中队长自觉无法突围,便拔枪自尽了。近百人的日军除了有3人被我军活捉外,其余全部被击毙。战斗结束后,梁兴初率领的第4大队从营扩大到团,也成功在边区站稳了脚跟。
1940年,日军从正面战场调集重兵到华北,重点“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企图消灭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这一情况下,蒋介石还调集重兵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一时间我军腹背受敌,情况十分危险。
当时汤恩伯率领20多万兵力直逼皖东、皖东北和皖西南的新四军。1940年12月下旬,时任115师教导5旅旅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南下,他们越过陇海铁路,进入陇海抗日根据地,来支援新四军作战。
自从“皖南事变”爆发后,陈毅担任新四军的代军长,他和政委刘少奇一起重新整顿部队。教导5旅被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原来的13和14团改为1团和2团,淮海游击大队则改编为3团,兵力一度增加到7000多人。
泗阳县陈道口是大运河上的一个小镇,别看它只是一个小村庄,但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民党韩德勤趁着日军“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机会,派一部分兵力强行占领陈道口,并在此处修建工事,准备死守,为汤恩伯第31集团军东犯做准备通道。
10月14日,陈毅命令独立旅全部、3师19团、4师29团共5个团的兵力,务必要拔出韩德勤这颗钉子。陈毅将梁兴初叫去,嘱咐道:“此次任务异常艰巨,现交给你5个团的兵力,任命你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全部战斗。”
梁兴初坚定地说:“还请军长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不会让您失望的!”
10月20日下午5点,梁兴初指挥部队向韩德勤部发起总攻。不过由于韩德勤部修建的工事太过坚固,再加上他们装备要比我军好上好几倍,因此尽管1团连续三次发起进攻,但仍未能攻破,而自身伤亡也是十分惨重的。
梁兴初在得知这一战况后万分着急,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来到前线指挥作战,还命令战士们集中火力掩护1团的进攻行动。在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1团终于爆破成功,占领了东圩子。紧接着,梁兴初又指挥其他3个团向敌军占领的核心地带大圩子发起进攻,并于当天晚上8点全歼守敌。
在战后总结会上,陈毅对梁兴初提出高度赞扬:“虎将啊,梁兴初真是一员虎将啊!”
梁兴初“离奇”去世,妻子为何阻止战友解剖?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和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率部赴朝参战。彭德怀是个急性子,他被任命的当天就从北京飞往沈阳,第二天就召开了志愿军军以上的干部会议。
会议开始后,高岗简单地作了开场白后,彭德怀开始讲话:“四野是很能打仗的,你们打了不少大胜仗,在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
彭德怀越说越起劲,他对梁兴初说:“你那个黑山阻击战就打得很不错!”梁兴初笑笑没有说话。彭德怀继续说:“梁兴初,你们38军是老部队,不仅有平江起义的底子,还是四野的王牌军,怎么样,准备好了吗?”梁兴初连忙站起来回答道:“准备好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随时出发!”
会议结束后,梁兴初回到住处,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之中,他心想:彭总这样看重我们38军,说明我们到时候一定会成为主力部队。你彭总眼光很准,我们38军也不会让您失望的。
然而令彭德怀和梁兴初万万没想到的是,第38军入朝第一战就以失败告终,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38军112师准备出发战斗部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位朝鲜人民军的老战友。这位朝鲜同志之前在112师当过兵,还参加过天津战役,直到1950年6月份才回到朝鲜人民军。
这位朝鲜同志一见到我军战士就说:“熙川被敌人占领了,是有1000多兵力的黑人团。”要知道黑人团不仅装备好,连火力都是十分强劲的,如果对手是他们的话,那么我军可要小心再小心了。
因此当战士们在前进的过程中由于太过谨慎而拖慢了进度,导致延误了战机,直到10月29日下午5点才向熙川发起进攻。然而等他们进城一看,不仅没有敌人的踪影,连“黑人团”都是个幌子,这也令彭德怀十分气愤,在战后总结大会上严厉地批评了梁兴初。
彭德怀说:“梁兴初,我问你,你们38军为何磨磨蹭蹭的?我让你往熙川直插,你为什么不照做?你这个军长是怎么当的?陈毅还说你是一员虎将,我看根本不是虎将,而是鼠将,老鼠的鼠!”
梁兴初低头没有说话,彭德怀的气也渐渐消了。会议继续,一直开到第二天天亮。吃早饭的时候,副司令洪学智和梁兴初坐在一起,他安慰道:“老梁啊,千万不要气馁,这次没打好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好好打就是了。”梁兴初说:“洪司令你放心吧,下次我们38军一定打出威风来!”
在二次战役中,38军的表现果然没有让彭德怀失望,他们不仅堵住了南逃的敌人,还对三倍于己的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联合国军”展开歼灭战。
战役刚开始,38军仅用一仗就端了韩7师,紧接着他们直插军隅里方向,准备在这里都住美第9军;在嘎日岭,38军的战士们将此处的敌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38军113师用14个小时跑了145里,抢占三所里和龙源里,卡住了美第9军的南逃之路。
接下来,便是我志愿军战士和敌人的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了。
38军独自一个军顶住了南逃的美第9军2师、25师以及韩1师的进攻,又击退了前来支援的美骑1师和其他敌军。当时南北之敌仅相距1公里,但他们就是和对方集合不了,因为我军在中间将他们会合的道路给切断了。
在二次战役中,38军独自击毙俘虏敌军11000余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和火炮,其歼敌数占总歼敌数的33%,为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痛打韩7师、奇袭武陵桥、穿插三所里等作为成功案例被编入我军的军事教案中。
当彭德怀收到这一喜讯后当即叫来作战处长丁甘如,让他写一份通报嘉奖38军。很快电文拟好了,彭德怀看后十分满意,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当丁甘如准备将这一电报拿出去译发的时候,没想到又被彭德怀给叫住了:“等一下,我还要添一句话。”
只见彭德怀在电文的最后写下:“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邓华和洪学智都没想到彭德怀会写出这样的语句,两人面面相觑。邓华犹豫了一会说:“彭总,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太好?”洪学智也说:“嘉奖一下就可以了,用‘万岁’这个词有点……”
彭德怀摆摆手说:“打得好就是打得好,拿去发吧。”当电报传到38军指挥部的时候,梁兴初看到“三十八军万岁”这几个字后,眼中瞬间布满泪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1955年,梁兴初从朝鲜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待。主席见到梁兴初的第一句话就是:“久仰久仰,万岁军军长!”
1967年3月,毛主席亲自点名让梁兴初当成都军区司令员。1980年,梁兴初向组织提出退休申请并得到同意。
1985年,身体一向很好的梁兴初突然患上了感冒,起初家里人并没有太过担心,但吃了好几天药还是不见好,家人连忙将他送去医院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梁兴初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妻子任桂兰和孩子们也将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然而就在10月4日这天,梁兴初和前来看望自己的战友们聊过天后准备休息,谁曾想却突感心脏剧痛,下一秒便倒在地上。工作人员发现后连忙呼叫医生,但非常可惜的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后,梁兴初于1985年10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2岁。
梁兴初那天下午还在和战友们聊天,没想到第二天就去世了,这不免让人怀疑是医护人员的疏忽才导致梁兴初去世。当时不少人都提出要通过解剖来查清梁兴初的真正死因,但却被任桂兰给拒绝了,她说:“老梁活着的时候遭了不少罪,死后就别折腾他了,让他安心走吧……”
最终,中央同意了任桂兰的意见,将梁兴初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