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一次严重失误,令蜀汉难以挽回的走向毁灭!
创始人
2025-07-06 17:03:32
0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刘备提出了《隆中》战略;果断出使东吴,实现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当刘备东征西讨时,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后勤部长,确保刘备大军的粮草与兵员;辅政后,他率兵平定南,保证了北伐时大后方的稳定。尤显诸葛亮智慧与才能的是他的北伐战争,推演八阵,强劲对手司马懿面对蜀军的自由来去无可奈何,甚至称赞诸葛亮说“天下奇才”。

当然,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在军事生涯中,虽然足智多谋,但也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决策,伟人的失误往往导致全局难以挽回,诸葛亮进入成都后,正是其“不作为”行为,才导致《隆中》战略没能被很好执行,最终遭到破灭,尽管诸葛亮辅政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无能为力了。

诸葛亮奉命率进入益州后,除了帮助刘备治理益州,负责前线粮草兵马,很少建言献策,对别人提出的建议也不采纳,如有人报告法正,肆意杀人,诸葛亮不仅不办理,反而替法正袒护;刘备争汉中,急书诸葛亮发兵,但诸葛亮不是调兵支援,而是去询问杨洪是否出兵,经杨洪一番分析后,诸葛亮才肯发兵。这就有一个疑问:甚至连部属杨洪都明白的事,诸葛亮难道不知?这期间,诸葛亮做的一件事,就是劝刘备称帝,然而对事关蜀汉大局的军事行动,如关羽出兵荆襄,刘备出兵伐吴,诸葛亮却没有任何的建议,甚至连片言只语都没有。

耐人寻味的是,随着刘备地位的一步步的提升,拥据汉中,称汉中王,直至称帝,诸葛亮却越来越无所作为。诸葛亮此时的表现与他刚出山后的表现判若两人,也没有了他隐居隆中时所流露的,要象管仲、乐毅那样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诸葛亮表现出“不作为”的行为?是诸葛亮进取心减退,还是《隆中》不合时宜?从诸葛亮辅政的历史看,这些都不是导致诸葛亮“不作为”的原因,就是说,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迫使诸葛亮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关于夏朝的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夏朝确实是存在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因为史书...
原创 邓... #优质作者榜# 1977年,邓公复出主持工作,之后他接连和几位老部下见了面,其中也包括陈锡联,然而,...
原创 1...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向蒋介石发起反攻。 无奈阎锡山援军不及时,且蒋介...
原创 刘...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只有一个原因? 只有一个原因,诸葛亮在后方的职位和能力无人可以取代。刘备...
原创 黄... 黄克诚这样评价彭德怀: “性格刚强,遇事不能容忍,不大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原创 洪... 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承畴再出经略,江南、湖广以逮滇、黔,皆所勘定;...
原创 详... 说起蒋介石的侍从室,大体会有这样几个印象:神秘、权力大、军机要枢。 这些描述都没有错,但如果只看字面...
原创 长... 这部书的第一章名为“突出重围”。 书中出现的第一个时间是“1934年10月7日上午9时”;第一个人物...
原创 粟... 1989年,中央军委评选出来了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粟裕便是其中一位。他从20岁加入共产党之后,...
原创 唐... 作者:青灯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并且有了一个独特景象,那就是皇帝不立皇后。 后期这些皇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