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队伍中涌现出许多让人敬佩的英雄儿女。但也有极少数道德败坏的反面人物,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八路军中的头号叛徒——邢仁甫。
邢仁甫出生于河北沧州盐山县,其父早年当过土匪,后来攒下家业在当地成为了一名地主。邢仁甫小时候就读于直隶省立第二中学(今沧州一中)。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立志于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毕业后,邢仁甫没有回到家乡,而是跑到北平参军了。
在军队期间,邢仁甫勤奋好学,加上学习过文化知识,因此很快就被提拔为军官。可是,邢仁甫对国民党军队中的各种黑暗现象感到非常失望,他的思想渐渐向共产党靠拢。1929年,邢仁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回到家乡开展工作。
1937年抗战爆发后,邢仁甫在家乡组织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并被推选为抗日救国军领导人。同年12月,“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邢仁甫任司令。
此后,邢仁甫率部在冀鲁边区多地对日军、伪军展开游击战,取得了积极成效。1938年5月,邢仁甫被任命为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冀南支队司令。1941年,邢仁甫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当时115师共下辖6个旅,解放后,这6个旅的旅长除了邢仁甫外,有3人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开国中将),2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也就是说邢仁甫如果能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话,至少应该也是这个级别。不过,邢仁甫在此时却走上了弯路。
随着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邢仁甫开始变得骄傲自满、目无法纪。他认为冀鲁边区根据地都是在自己的带领下一手开创出来的,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土皇帝”。当时冀鲁边区的生活还非常艰苦,可是邢仁甫却利用手头权力,私吞公款供自己挥霍。此外,他不顾自己已有家室,公然和宣传队中年轻漂亮的女队员宋魁玲住到了一起。为了哄这个“小老婆”开心,他还命令手下的战士和民工冒着生命危险在海边一个荒岛上修建了一座“海景别墅”,供自己和宋魁玲在此居住享乐。
1941年6月,组织派曾参加长征的黄骅同志到冀鲁边军区担任邢仁甫的副手。可邢仁甫却将其视为死对头。他经常让自己的亲信在军队中散布黄骅的坏话,并在黄骅的工作中制造层层阻力。
1943年,组织决定调邢仁甫到延安党校学习,由黄骅接替他在军区的职务。可是邢仁甫却百般推诿,拖延时间。同年6月,邢仁甫竟拉拢自己的心腹悄悄将黄骅刺杀了。不久,邢仁甫杀害黄骅之事东窗事发,他带着“小老婆”宋魁玲和几个心腹跑到天津投靠国民党去了,并被委任为“津浦北段策反专员”。
在国民党军中混了几个月后,邢仁甫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到重用,于是又改投了日本人,成为了一名受人唾弃的汉奸。
不过,一年后,日本战败投降。邢仁甫这下连汉奸都做不成了。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化名罗镇,又改投国民党,还当上了河北省第三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真让人想不通国民党这政审工作是怎么做的。
1949年1月,天津解放,一个叫罗镇的国民党军官被解放军抓获,后经审讯证实,此人就是邢仁甫。
1950年9月,邢仁甫在万人公审大会上被执行死刑。这个八路军中的头号叛徒,终于在世人的唾弃下,结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