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婚姻十分的坎坷,有三任妻子都未能埋进毛家祖坟。
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的香火不断,第四任最为神秘。
四位主席夫人几乎性格各异,有大家闺秀也有沙门女将。如果从身份和性格上来说,他的这四任妻子可以说是基本上毫无共同之处。
毛泽东对第二任妻子的评价是大家闺秀,出身名门,而话语里满是温柔。
那性格各异的妻子到底在毛主席眼中都是什么样子,最后都埋在了哪里呢?毛主席又对他们都作出了什么评价呢?
牺牲的爱人
说起第二任妻子,可能大家不会陌生。她叫杨开慧,是湖南长沙人。作为闻名三相学者杨昌济的女儿,他算得上她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
而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初识还是归功于自己的父亲杨昌济。
1940年的时候,杨昌济想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直接将妻儿留在了长沙远赴重洋。
当几年后杨昌济回国直接吸引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人,其中就包括毛泽东,为了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知识,毛泽东经常会出现在杨昌济的家中。
每每当毛泽东众人在父亲书房里学习的时候,杨开慧就会端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学习,因此毛泽东和杨开慧就这样熟悉了。
因为有共同的信仰和爱好,让两人之间也多了许多话题。后来杨昌济应聘成为北京的教授于北京任教,而毛泽东则去看望老师并且在杨家小住了一段时间。
作风良好的毛主席也让杨开慧心中暗生情愫,于是两人的爱情故事也悄然开始了。
因为受了先进思想的影响,杨开慧十分的有自己的主见。后来在父亲好友的帮助下他直接进入了教会学校读书。
但是杨开慧并并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则,她期盼自由和平等。不仅不做礼拜甚至还经常带学生出去参加运动。保守的教会学校最后只能将杨开慧开除。
而毛泽东对杨开慧并没有责怪,而是默默的支持着她,因为两人有着同样的追求和信仰。
当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书社遇到困难的时候,杨开慧不仅将自己父亲走时的礼金拿出大力支持毛泽东,甚至还协助毛泽东管理书社中的工作。
两人可以完全算得上是志同道合的盟友。
如此相同的思想和觉悟让两人成功的在一起了,于1920年结婚。两人婚后的日子从来不仅十分的契合还很甜蜜。
在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杨开慧还成为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负责区委的重要工作。
两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没有耽误小家庭的平衡,很快杨开慧就为毛泽东生下了三个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毛岸龙。
在毛泽东的眼里,杨开慧真的十分完美了。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自己和孩子的起居生活,是新时代的标杆女性了。
很快,暴动开始了。毛泽东需要指挥秋收起义,大义的杨开慧并没有丝毫的阻拦和委屈,本着对共产主义的支持和信仰,舍小家顾大家成为杨开慧的信条。
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长沙参加了地下斗争。
可是就是这样的地下斗争让毛泽东彻底地失去了杨开慧。1930年杨开慧浏阳门外英勇牺牲。而得知消息的毛泽东十分的内疚,曾说过“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但是对于这样的杨开慧,毛泽东称之为“娇杨”,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正是毛泽东为妻子所创诗词。
不仅仅饱含着对她至高的赞扬,也带着对她浓浓的惋惜。
而杨开慧并没有埋进毛家的祖坟,而是作为共产党的烈士埋在了自己老家湖南长沙县板仓烈士陵园内,经万人供仰。
而如今陪伴在他身旁的不仅有儿子毛岸英的衣冠冢还有毛泽东晚年为她而作的蝶恋花。每年来祭奠杨开慧的人数不胜数,这位主席夫人可以说是赞誉极高。
由此可见在毛泽东的心里一直未能对她忘怀。
第三任夫人
1930年,杨开慧英勇就义,消息传到毛主席这里时,毛主席悲痛万分。
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就此离世,从此毛泽东失去亲密的爱人也失去了事业的臂膀。
后来就有了毛泽东的第三任妻子,那这个人又是谁呢?
她叫贺子珍,是江西永新县人,也是一名积极的革命分子,人称快马一枝花。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对别人曾经说到她是几任妻子中对她最好的一个。
在家人的影响下贺子珍加入了井冈山红军,并且成为了毛泽东的部下。两人长期在一起工作也越来越熟悉,也开始发现了两人身上的闪光点。
毛主席的博学多才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深深的吸引着这个革命姑娘。
当然毛泽东也对苏联回国的贺子珍十分的感兴趣,在毛泽东的眼里她不仅有文化,而且十分的勤奋干练。
两人之间除了儿女感情还有共同的革命追求,可以说贺子珍让毛主席又有了心中的依靠。
两人共同经历了漫漫长征路,越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当中越是能增加两人的感情,那种同甘共苦的日子经历越是能让人暖到心里,感情也越发的深厚。
两人甚至不仅结婚了而且还在长征期间生下了属于两人的第一个孩子。
贺子珍也是十分的体谅毛泽东,知道他工作辛苦总是主动去帮助毛泽东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自己生产之后。
对于这样贤贤惠的妻子,毛泽东十分的心疼,甚至将自己的助理安排在妻子身边照顾。
贺子珍像一般女人一样有着心中的那种对爱情的向往,也有着民族复兴的的大义。
面对队伍里年轻的孩子,贺子珍一直都会像慈母一样关怀他们。而甚至有一次为了保护队伍里的伤员,她挡在他们的前面,中弹十几枪。
这不
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但凡她的心中只有儿女深情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为了民族振兴,她也能不顾自己的性命去保护自己的同志实属难得。
而毛泽东也对这位大格局的妻子十分的心疼,当时同行的人想保护中枪的贺子珍将她留在了老乡的家中。
但是却遭到了毛泽东的强烈反对,直接叫人给抬了回来。终于将她抢救了回来。
可以说长征时期的两人的感情最为炙热。虽然生下了6个孩子,但是两人的婚姻也只持续了短短的十年。
刚开始总是甜蜜的,但是终究还是会被生活磨灭,两人都希望再革命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也导致两人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于是争吵不断。
贺子珍心中的对革命的使命感并没有因为为人妻为人母而减弱,虽然因为之前掩护队友落下残疾,但是仍热希望组织能够安排工作。
可是她当时的身体完全让她力不从心,为此她也是十分的痛苦,于是很快贺子珍直接带着毛岸青和李敏去往了苏联。这也让这段婚姻彻底结束。
但是毛泽东的内心里还是一直记挂着贺子珍。毕竟在异国他乡总不会有待在家乡好。
两人的感情也彻底消失了,毛泽东也托人带去了离婚协议委婉表示离婚的决定。
后来贺子珍因为无法适应苏联的生活,辗转回国,但是固执的贺子珍并没有因此而投靠毛泽东。
而是选择投靠了自己的哥哥贺敏。虽然两人早已没有夫妻的感情,但是毛泽东还是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了照顾残疾的贺子珍,毛主席直接交代下面人用自己的稿费给贺子珍作为生活费用。
不仅如此,每当女儿去看望贺子珍的时候,毛主席也总会将女儿的行李中塞得满满当当的。
而当女儿回归的时候也有贺子珍满满的回馈,也足以见得两人之间那份残存的感情。
残疾的贺子珍其实内心里十分的想念毛泽东,当自己在收音机中听见毛泽东声音的时候她十分的激动导致于她心思郁结甚至病倒了。
而毛泽东得知贺子珍的遭遇的时候也是十分的伤心,甚至留下了泪水。泪水中可能有惋惜也有对贺子珍的愧疚,没能在她在难的时候陪着她。
因为事务繁忙,毛泽东只能修书一封让女儿带给她,但是就是这封信却让贺子珍重拾求生的欲望,自此好转。
虽然后来两人也终于见了一面,但是也并没有从前两人在一起的欢喜。因此过去的种种矛盾和折磨一下又涌了上来。
后来的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哪怕是毛泽东去世贺子珍也未见过他一面。
而1984年贺子珍病逝,而贺子珍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希望能够埋在北京这样就可以离他更近一点。
而经过中央的商议,考虑到贺子革命身份,增补了贺子珍为政协委员。最终决定将贺子珍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贺子珍也算是如偿所愿。
最后一位夫人
1991年,毛主席最后一任妻子离世,死后却尤为神秘。
如果说前面两位妻子都如愿安葬了,最后一位妻子算是临终抱憾了。
那这个人是谁呢?又为什么抱憾终身呢?
毛泽东的最后妻子显得十分的神秘。她死于1991年,根据她和毛泽东的女儿李讷透露,自己的母亲在临死前交代希望女儿能够将自己埋回山东老家。
可是李讷却认为自己生活在北京实在是离山东老家太远了,为了以后能够经常去祭拜自己的母亲,她作出了决定直接将母亲埋在了福田公墓。
于是在征得了中央领导的同意,她自掏腰包将母亲送了进去。
而这个福田公墓也是十分的有名的,许多名人全部长眠于此。
比如说末代皇帝溥仪以及许多新文化运动旗手全部都在这里。而毛泽东第四任妻子的这座无真实姓名无生平的墓碑却在他们这些名人墓碑中显得格外的特别。
此外,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罗一秀,是唯一一个葬在毛家祖地的毛主席妻子,她的年龄比毛主席还大,属于包办婚姻。
毛主席后来谈及,他自己并不认为罗一秀是他的妻子,但对于罗家,毛主席还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气去帮助。
罗一秀嫁给毛主席的三年后就去世了,被安葬在毛主席父母的旁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个小坟包,后面才有所翻修。
如果说这几任妻子当中毛泽东最看重谁,从她们埋葬的身后之地也能看的出来。
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的墓碑上还有毛泽东亲手为她所作的诗词,每一处都能体现毛泽东对她的愧疚和无法忘怀,她大家闺秀的气质独立先进的思想也深入毛泽东的内心。
要知道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作为一名大家闺秀能够在丈夫毫无音讯的时候能够独自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坚持对革命斗争的坚持,实属难得。
而毛泽东每每说起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的时候就会显得十分的温柔,所以其中的深情也是显而易见的。
两人之间的爱情热烈而执着,但是为了革命和党的使命,他们只经历了短短的婚姻历程,十分的令人惋惜。
如若再有重来的机会,毛泽东一定会更加珍惜这位气质独特的爱人。
毛泽东诗中的那声“娇杨”,是对她的赞赏也是对她的怜惜,而“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也透露对于自己未能好好照顾到杨开慧导致她英勇就义的那种愧疚之心。
如若能有重来的机会他一定会照顾好她。
毛泽东不仅和杨开慧有共同的思想觉悟,有共同的学习历程,师出同门那种青梅竹马似的爱情一定是深刻难忘的。这一定也会是毛主席一生的遗憾。
在杨开慧被捕期间,军阀曾开出一个条件,只要杨开慧答应下来,就可以让她出去。
而这个条件就是公开表示与毛主席断绝关系,杨开慧听完不为所动,军阀多次劝说想要以此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最后,杨开慧直接表示,毛主席所奋斗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自己绝不会与毛主席断绝关系。
气急败坏的军阀撕下了表面的善意,多种酷刑随之而来,杨开慧始终没有屈服,最终英勇就义。
一直以来女性都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她却为所有新中国女性开辟了一番新天地,试问这样有思想有觉悟的新时代女性谁能不心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