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楼梦》贾琏“招惹”了那么多女人,谁才是他最爱的女人?
创始人
2025-07-03 16:02:15
0

贾琏是出了名的好色,虽然家里有个“醋坛子”王熙凤,泼辣又专制,却也依旧也没挡住贾琏沾花惹草。虽说王熙凤管得严,可也免不得贾琏“偷吃”。

贾琏身边的女人,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贾琏还偏好那“不正经”的女人。家里有明媒正娶的王熙凤,还有个温柔和顺的通房丫头平儿,他却偏偏爱在外面厮混,不仅和鲍二家的有一腿,就连多情的多姑娘,贾琏必然也不会放过,又在贾珍贾蓉的撮合下,和尤二姐相亲相爱一番,竟然还金屋藏娇,把尤二姐偷偷娶了,藏在小花枝巷里。那么,贾琏最爱的女人是谁?

第一位女人——王熙凤

王熙凤乃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大小姐,嫁给贾琏那也算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王熙凤也是个大美人,也算是贾府里独领风骚的少妇了,书中曾这样描写她的外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无论王熙凤再怎么泼辣蛮横,她还是很爱贾琏的,对贾琏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别人才说她是那“醋坛子”。

第二位女人——平儿

平儿是王熙凤从王家带来的贴身丫鬟,又成了贾琏的通房丫鬟。平儿是个聪明伶俐的丫头,所以才深得王熙凤的厚爱,平儿又是那温柔和顺的丫头,虽在凤姐手下行事,平儿却善良可亲。可名义上是通房丫头,她和贾琏都在凤姐眼下行事,实际上,平儿不过是“守活寡”罢了。贾琏想碰也碰不着平儿。

第三位女人——鲍二家的

凤姐的庆生宴上,大家都忙着为凤姐庆生,贾琏却猴急地跑出去和那鲍二家的幽会去了。这鲍二家的也是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纵然和贾琏幽会就不可饶恕,竟然还在背后“黑”王熙凤,鲍二家的和贾琏说“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

正所谓隔墙有耳,正巧被回来休息的凤姐听到了这番话,顿时火冒三丈,凤姐大闹贾府,贾琏此时又上了酒兴,提着剑便要杀了凤姐,贾府上下也是鸡飞狗跳的场面。最后还是贾母调节,平息了这场闹剧,夫妻终究是夫妻,贾琏和凤姐重归于好,而鲍二家的却吊死了。

鲍二家的与贾琏偷情,还敢“黑”凤姐,被凤姐抓个正着,只要有凤姐在,想必这鲍二家的以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底层人民永远都是牺牲品。

第四个女人——多姑娘

多姑娘乃是多浑虫的老婆,生性多情。贾琏的女儿生痘,凤姐便让他搬出来住几日,贾琏便耐不住寂寞,在小厮们的牵线搭桥下,顺利和多姑娘勾搭到了一起。所以搬出去的几日,贾琏整天喝多姑娘厮混在一起。

第五个女人——尤二姐

尤二姐,是被贾琏金屋藏娇在小花枝巷的女人。尤二姐本就和贾琏眉来眼去了,在贾蓉贾珍的撮合下,贾琏才能顺利娶了这尤二姐,那也是百般疼爱与恩爱。天天往这小花枝巷里跑动。尤二姐也是温柔和顺的女人,就连小厮们也大胆称她奶奶,贾琏也默许了。可见尤二姐也曾得宠一时。

第六个女人——秋桐

秋桐原是贾赦房中的丫鬟,因贾琏办事得力,贾赦便把秋桐赏给贾琏做小妾,这贾琏本就是好色之徒,贾琏和秋桐原本就有暧昧,得了秋桐后,更是“如胶投漆”。有了这“名正言顺”的小妾,贾琏瞬间就把家里的凤姐、平儿和尤二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秋桐仗势欺人,又有凤姐挑唆,百般欺辱尤二姐,最种尤二姐含恨而死。

贾琏流连于各种女人身边,究竟谁才是她最爱的女人?这可真是莫衷一是,贾琏无论得了哪个女人,那新鲜劲真是百般疼爱,可是他又是朝三暮四之人,必然谈不上谁是他的最爱,他的爱都是短暂的。贾琏不过是流水性情罢了,享受一时的刺激与美好。估计贾琏就是那床前说着甜言蜜语,继而拍拍屁股就转身走人的浪荡公子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明建国伊始,便着手构建一系列的国家制度,监察弹劾制度亦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明初诸帝对官员的纠察极其...
原创 太... 朱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出生,朱元璋称吴王,朱标即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十三岁的朱标...
原创 忽...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
原创 南... 北朝后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加上南方的梁朝,三国对峙,历史从此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期间,北方的...
在幕起幕落间,与原著再相逢 文... 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一直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文学作品作为剧目题材的有力补充,显示出舞台艺术对文学性...
原创 外... 关于我国的领土,在很多历史时期都是一个谜团。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元朝时期我国的领土面积横跨亚欧大陆,当...
原创 太... 韦后势力不容小觑,想要将其一举铲除,绝非易事,为了增加胜算的几率,李隆基很有必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原... 东汉帝国的刺史固然是一州的负责人,但法律规定的刺史权力很低,他只有向皇上检举不法的权力,不能对高官们...
原创 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话其中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时期,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