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亡三百年十三陵保存完好,清亡仅几十年皇陵几乎全部被盗?
创始人
2024-11-10 01:22:14
0

原标题:为何明亡三百年十三陵保存完好,清亡仅几十年皇陵几乎全部被盗?

明朝灭亡后,明朝的十三陵在三百多年里,历经满清统治和三次乱世可以说是几乎丝毫无损。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从朱棣开始历代明朝帝王的皇家陵寝的总称,包括了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以及明毅宗的思陵。

从明朝末年开始,明十三陵先后历经的三次大的乱世,期间还经历了满清近300年的统治,但是明十三陵可以说是毫发无损,近乎完整如初的保存至新中国建立。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期间,安排大将刘宗敏主持了对明朝官员的拷掠,并且将皇宫洗劫一空。不过,李自成并没有对明朝皇帝的陵寝下手,不仅如此还将崇祯皇帝进行了安葬。

第二次是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命,封锁了清东陵地区,随即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了大规模的盗墓行动,包括乾隆、慈禧等陵寝被盗。而这一期间,明十三陵并没有遭到盗取,依然完好地存在于世。

第三次是在日本占领期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明十三陵一直处于日本人的控制之下,但是日本人并没有对明十三陵进行破坏,甚至南京的明孝陵也没有遭到破坏,还被日本军队保护了起来。

十三陵历经三次乱世而依然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是明朝皇帝的陵寝,明朝是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王朝,并且推翻元朝的统治,本就在广大汉族人心中具备崇高的地位,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周边邻国也对明朝是非常的敬重,所以对于明朝皇帝的陵寝同样会带着一份尊敬。而对于当初占领明十三陵地区的日本人而言,除了对于明朝的尊崇,还是因为当时的日本确实打算长期统治中国,尽管掠夺了大量的珍宝和财富,但是对于中国的一些文物古迹还是予以了保护的。

在满清统治时期,非但没有对明十三陵进行破坏和开挖,在专门保护十三陵的同时,还会对明朝的皇帝进行祭拜。

康熙先后六次南巡,每次都会去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而从康熙的父亲顺治开始,祭拜十三陵也是清朝的既定制度,所以对于明朝的陵寝,也是进行了专门的保护,包括南京的明孝陵以及北京附近的明十三陵。

当时的明朝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推翻,因而吴三桂令清兵入关,打出的是“为崇祯报仇”的口号,而在定都北京进而继续追剿李自成、张献忠以及攻灭南明的政权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减少抵抗,清朝也是以明朝正宗统治继位者的身份自居,而统一全国之后,也继续用这样的口号来建立与广大汉族人之间的同理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代清朝帝王对于明朝皇帝的陵寝不仅派驻军队予以保护,同时还会进行祭拜,这些都是统治的需要,而这也持续到了清朝灭亡。

直至今天,也就因为考古研究的原因,在郭沫若的主持下打开了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在哪个特殊的时期,不仅陵寝中的文物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连万历皇帝本人的尸身也被破坏。而除此之外,明朝的其他帝王的陵寝完成的保全了下来。

相较于明十三陵的完整保存,清朝皇帝的陵寝则遭受到严重的盗掘和破坏。

清朝灭亡后,最初按照袁世凯与清廷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中,明文规定了民国政府要负责继续保护清朝历代帝王的陵寝,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军阀混战,早就自顾不暇,加上溥仪自己都被赶出了紫禁城,因而清朝皇帝的陵寝遭到盗掘和破坏就在所难免。而对于清朝帝王陵寝堪称灾难性的盗掘就是1928年的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事件,在此前后,对于清朝陵寝的盗掘和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以最后清东陵地区真正保存完好也就仅有顺治的孝陵,而清西陵地区则相对保存较为完好,但也还是出现了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事件。

相对于明十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遭到盗掘和破坏也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首先,大清王朝毕竟是满洲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清朝统治的近300年时间里,满汉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消除,再加上清朝末年积贫积弱的国家局面和屡遭外敌入侵的屈辱历史,同时配合起义革命的宣传,使得全国上下对于清朝的统治充满了愤恨。

其次,大清王朝皇帝的富贵近在眼前,让人对其中的随葬品充满了遐想。

在当时,大清王朝灭亡就是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因而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陵寝财富的传说和野史,再加上大清王朝中,不乏像乾隆、慈禧这样的崇尚富贵奢靡的统治者,是的对于帝王陵寝中的文物和随葬品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再次,不得不说的是,清朝在陵墓建造的技术和水平上,还是不如明朝的帝王陵寝的。

明朝帝王的陵寝讲究的是“深”和“严”,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施工上都大大增加了盗掘的难度。以当年郭沫若发掘定陵为例,起初郭沫若是将目光投向了朱棣的长陵,但是长陵太大了,在当时几乎是无从下手,这才改为经历了较多磨难、破坏痕迹明显且规模相对较小的万历皇帝的定陵;即便如此,考古队也是历时一年的时间才找到墓道入口,并且是在机缘巧合中的一次塌方意外才将墓道呈现在考古队面前,足可见明朝陵寝的挖掘难度。而这些则是清代帝王的陵寝所没有达到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安西因其对关键战略地带西域的管理而闻名。这片土地毗邻吐蕃和大食,同时也是东西交通的要冲,因此需要抵御...
原创 抗...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 所 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是在几十年前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的努力下才实现的。但...
慈禧嘴里那颗8亿的夜明珠,下落... 这颗夜明珠曾被慈禧太后视若珍宝,死后仍含于口中。随着清朝的覆灭,这颗夜明珠的命运也充满了波折和传奇。...
原创 中... 从二战后取得了巨大利益的美国,透过建立美元货币体系和建立冷战对抗攫取了巨额财富,这让源源不断的财富流...
原创 丞...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官职,从九品芝麻小官到正一品,不同的官职,所行驶的权利各不一样,为了区分这些品级...
原创 “... 江西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人文荟萃的昌盛之地。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浔阳柴桑开百代隐逸之先河,五柳先生的名号...
原创 为... 辽国皇族后裔,成吉思汗的帐下大谋士耶律楚材有这样一句诗“秦王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词”。这首诗完完...
原创 秦...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中原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水平。秦王朝崛起为中原历史上最强势力,结束了长期战乱...
原创 《... 我很喜欢一句话: 但凡我们所见,只是个人视角,不是真相;但凡我们所听,皆为观点,而非事实。 我觉得很...
原创 清... 大家好,你已经被小编的文笔所吸引,那么请随我一同了解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的传奇一生。在这个皇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