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吉思汗,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领袖,也是广为人知的英雄之一,堪称世界历史上非凡的军事指挥官。他以军事才能闻名,凭借其军事战略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绩。他成功地带领那些弱小的蒙古部落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几乎无人能敌。
每当蒙古军队攻占一个地方时,士兵们就会展开屠杀、纵火和掠夺,直至无一物剩下,城镇一片狼藉。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蒙古士兵的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战败国的命运往往都如阴云般悲惨。那些战败的一方,往往要么被杀戮殆尽,要么沦为奴隶,被胜利者毫不留情地奴役。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对城镇进行屠杀时,蒙古士兵并不是全盘皆杀,而是有所选择地留下了一些强壮的年轻男性、熟练的工匠和女性。蒙古军队会将这些强壮的年轻人派往前线,成为抵抗敌人的“人墙”,修筑战壕,或者干脆并入他们的军队中。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则被赋予制造战争所需武器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异族迁掠后还要保存女性呢?我们知道,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对卑微,她们往往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甚至包括作为公主的她们,在与其他国家联姻时也不得不忍受婚姻带来的孤独与痛苦。失去国家庇护的女性更是命途多舛,她们往往面临被屠杀或奴役的双重厄运。而成吉思汗并非良善之辈,他之所以保留这些女性,当然有其自身的用意。
保留女性的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蒙古军队本身属于一个相对少数的游牧民族,士兵人数有限,而在那个时期,粮食供应也非常匮乏,担心无人管理的情况发生。其次,男性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而女性在这个时候的存在则可以防止区域变得人烟稀少,且她们多半不会进行抵抗。
其次,当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时,她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男性。如果她们看见周围的男性被屠戮而死,自然不会有勇气反抗。要知道,活着的处境往往是比死亡更为艰难的。留下的女性多半只会面临两种结果。首先,为了稳定人心,加上一部分作战士兵大多是男性,长时间的作战生活中,对她们的需求显而易见。被俘的女性恰好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在古代军队中,甚至还会有部分官妓的存在,去满足士兵的私欲,避免了各士兵间的矛盾升级。
其次,那些稍微有些魅力的女子有可能活下来,成为士兵的奴隶,甚至有人作为交易的“物品”来回流通。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曾经被匈奴俘获,后来才被曹操赎回中原。最后,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如同一种财富,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下,她们则更加成为男性的附属。那些美丽的女性更是被视为珍宝,正因如此,许多女性才得以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存活下来。
此外,古代人的生存率普遍较低,战争也往往与人口密集度相关,战败国的女性势必沦为生育和劳作的工具。成吉思汗曾提到,他所认为的幸福,充其量就是追逐敌人,占领土地,聆听对手的妻儿哭泣。他去世后,尽管他的后代擅长于扩展疆土,但几乎不会像他一样屠杀所有生命。因为成吉思汗的后嗣清楚,在欧洲等地建立国家的时侯,必须要有当地的人民。
因此,中亚的人民与我国的蒙古族人有一些相似之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俄罗斯的某些区域依然保留着黄金家族的血统。而当忽必烈征服南宋时,并没有出现全军覆没的惨状。这是由于他对中原文化的深刻理解,在征服过程中注重招降并引导。生活在古代的女性,在宗法分明的时代背景下,受到重重封建道德束缚,加上战争更是让她们的处境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