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老兵奔赴中国,91岁高龄替全体日本兵下跪,他为何要赎罪?
创始人
2025-09-08 05:02:19
0

2005年5月19日,一位年逾九十的老人,在两位陪伴下,步履蹒跚地走上了卢沟桥。走到桥中央时,他突然跪下,声泪俱下地请求宽恕,并发表了一番震撼人心的话语:

“我是一个侵华日本老兵……我希望当着更多中国人的面,向你们道歉……我坚决反对那些日本教科书试图掩盖的罪行。”

说话的这位老人名叫本多立太郎,他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日本兵,亲身参与了日本的侵华战争,并且在战场上亲手结束过许多中国抗日战士的生命。时至今日,他已是半步踏入死亡的老人,却依然带着沉重的内疚,站在这片曾经血流成河的土地上,为曾经的暴行寻求宽恕。

事实上,本多立太郎早在日本便开始过类似的演讲,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多的日本年轻人意识到,日本曾经的侵略行为是多么残酷和错误。

为何本多立太郎在晚年反复前来中国谢罪?

为什么这位曾经的侵华老兵,总是无法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摆脱对战争的愧疚感,屡次回到中国为过去的错误忏悔呢?在他自己的回忆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他年仅23岁,正值青春年华。那时,他是一名新闻报社的记者,未来的生活仿佛一片光明,前方充满了希望。然而,这个年轻人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更无法预见自己会成为一个士兵,带着刺刀杀死一个无辜的中国人。

1939年5月,突然接到父亲的电报,内容简单而紧急:“速回家,征兵令已到。”接到这封电报时,本多立太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逃避上战场的命运。

根据本多立太郎的回忆,那个时期,日本的年轻人几乎没有逃避兵役的机会。如果有人想逃避,就会被周围的人孤立,甚至连军队也会包围他们的家。他提到一个极其沉痛的例子:有一名学长因为不愿参军,在被带走之前逃跑,最后被找到时,发现他和女友的尸体已经挂在树上,经鉴定他们是自尽身亡的。

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本多立太郎决定参军。加入了日本第15师团,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后,他被送上了战场,来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地方,那里成为了他一生的阴影。

战场上的深刻变化

在战场上,本多立太郎看到了日本士兵对中国人的敌意和暴力。战斗爆发后,很多日本士兵变得像发疯的恶魔,见到任何人就进行屠杀。目睹战友们的残暴行为,他逐渐对这一切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大家明明是活生生的人,为什么要如此肆意屠戮?”

本多立太郎本性内向,不喜争斗,他对战争深感厌恶,但无论如何,他无法逃脱战争带来的屠杀命运。有一次,日军抓了十几个国民党抗日战士,将他们双手捆绑,无法反抗。日军队长下达了一个残忍的命令:“把他们都处理掉。”本多知道,这是命令他们去杀害已经束手无力的战俘。

当时,本多立太郎因为近视和扁平足的原因,常被安排在后备役,因此他几乎没有亲自杀过人。但面对这次命令,他感到无比恐惧:“快点!”队长催促道。其他士兵都已经准备好,眼看着事情就要发生,本多立太郎硬着头皮刺上了刀。

他回忆道:“我记得那个中国士兵的脸色铁青,却毫不畏惧地盯着我。我根本不敢看他,手心满是汗水,心脏几乎跳出胸口。最后,我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握紧刺刀冲了过去……”

尽管本多立太郎内心充满恐惧,但最终那名士兵还是死于刀下,因为他知道,若不如此做,队长很可能会将自己杀掉。

慰安所的惊愕与质疑

此后,本多立太郎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1939年8月,他被派驻到江苏金坛,那里他亲眼见到日军建立的慰安所。慰安所里关押着中国、朝鲜等国家的女性,她们被强行带到那里,遭受日本士兵的摧残。看到这一切,本多的内心无法平静:“我从未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那时起,他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然而,在盲目服从命令与自我质疑之间,本多依旧过着没有自我反思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小女孩,改变了他的一生。

与小男孩和小女孩的邂逅

1941年,本多立太郎仍驻扎在金坛。一次偶然,他结识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纯真和对他的善意让本多感到温暖,渐渐地,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男孩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虽然本多是日本士兵,但他没有表现出敌意,反而待他如宾。于是,本多时常受邀到他们家中做客。

然而,小男孩的姐姐却对本多抱有强烈的敌意。每当小男孩邀请本多去家里时,姐姐都会冷眼相待,甚至有一次,她愤怒地大声叫道:“我宁愿唱歌给八路军听,也不愿为敌人唱歌!”她的愤怒令本多尴尬至极。为了弥补这场误会,本多决定追出去道歉。

他找到了那名小女孩,当时她正在树下哭泣。面对本多的道歉,她并未放下心中的仇恨。但本多平静地说:“我希望有一天,你们的战士能听到你的歌,那一天,对我们日本人来说,也是幸福的。”

本多立太郎的忏悔与觉悟

这段话道出了本多立太郎内心的真实想法。尽管他身为日本人,曾经历过战争的暴行,但他渴望和平,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回到日本后,他不再沉默,而是开始了漫长的忏悔之旅——通过演讲、创办手抄报、拜访纪念馆等方式,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

本多立太郎的心中始终有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代表那些无法再为自己辩解的日本人,去向受害者道歉。即使他无法改变过去,他也要尽一切努力让历史不被遗忘。

晚年反思与永远的谢罪

本多立太郎在晚年再次来到中国,2005年5月19日,在卢沟桥,他再次跪下,表达对曾经死去的抗日英雄们的哀悼与反省。此后,他又去到了淞沪抗日战争纪念馆,再次为过去的罪行请求宽恕。

本多立太郎的谢罪之行,也许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面对曾经的罪行。此时的他已年迈且身体衰弱,或许这次谢罪行动代表着他对一生罪孽的最后告别。虽然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可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但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0年,本多立太郎因病去世,享年96岁。曾经的战犯,如今终于可以安然离去。他的一生,弥漫着愧疚与悔恼,也因这份忏悔与觉悟,最终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结语

本多立太郎的故事,是对战争与人性深刻的反思。他既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然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选择站出来,为曾经的暴行忏悔,代表那些无法承认罪行的人,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或许,他的一生无法改变过去,但他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唤醒了更多人对历史的警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信宜茶山斗天坟地名传说故事 肇庆府罗定州西宁县信丰都,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群山深处,有一小村落,名叫茶山围渤垌甲张家寨。寨中不...
同花顺董事长拟减持68万股,称... 红星资本局9月7日消息,同花顺(300033.SZ)近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
俄军继续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乌... 每经编辑|黄胜 据CCTV国际时讯,俄罗斯国防部9月6日称,俄军继续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打击乌军部...
深圳楼市新政反响:坪山区升温,... 9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
原创 纵... 一枪不发,活捉500人!乍一听似乎不可思议。然而,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新四军的纵队参谋长张藩和司...
原创 中... 在您开始阅读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也能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参与感...
原创 一... 呼延庆:北宋外交迷局中的铁鞭孤臣 一、将门余晖:铁血世家的文质转向 (一)铁鞭记忆中的将门基因 北...
原创 司...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江山变换、英雄辈出,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关注。然而,...
阳甲的悲剧,他如何挣扎于商朝的... 商朝第18位王: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创作的,文章末尾标注文献来源) 血色...
李守奎丨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 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命 ——大盂鼎铭文新释 文/李守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李守奎教授 摘 要...